古代志怪故事(女鬼告状,阅微草堂笔记,文言白话对照)

女鬼告状

【原文】

梁谿堂言:有客游粤东者,妇死寄柩于山寺。夜梦妇曰:“寺有厉鬼,伽蓝神弗能制也。凡寄柩僧寮者,男率为所役,女率为所污。吾力拒,弗能免也。君盍讼于神?”醒而忆之了了,乃炷香祝曰:“我梦如是,其春睡迷离耶?意想所造耶?抑汝真有灵耶?果有灵,当三夕来告我。”已而再夕梦皆然。乃牒诉于城隍,数日无肸蠁。

一夕,梦妇来曰:“讼若得直,则伽蓝为失纠举,山神社公为失约束,于阴律皆获谴,故城隍踌躇未能理。君盍再具牒,称将诣江西诉于正乙真人,则城隍必有处置矣。”如所言,具牒投之。数日,又梦妇来曰:“昨城隍召我,谕曰:‘此鬼原居此室中,是汝侵彼,非彼摄汝也。男女共居一室,其仆隶往来,形迹嫌疑,或所不免。汝诉亦不为无因。今为汝重笞其仆隶,已足谢汝。何必坚执奸污,自博不贞之名乎?从来有事不如化无事,大事不如化小事。汝速令汝夫移柩去,则此案结矣。’再四思之,凡事可已则已,何必定与神道争,反激意外之患。君即移我去可也。”问:“城隍既不肯理,何欲诉天师,即作是调停?”曰:“天师虽不治幽冥,然遇有控诉,可以奏章于上帝,诸神弗能阻也。城隍亦恐激意外患,故委曲消弭,使两造均可以已耳。”语讫,郑重而去。其夫移柩于他所,遂不复梦。

此鬼苟能自救,即无多求,亦可云解事矣。然城隍既为明神,所司何事,毋乃聪明而不正直乎?且养痈不治,终有酿成大狱时;并所谓聪明者,毋乃亦通蔽各半乎?

【译文】

梁豁堂说:有位客人出外旅游,走到粤东地区,不幸死了妻子,他便把妻子的灵柩寄放在山上的一座庙里。一天夜里,这位客人梦见妻子对他说:“这座庙里有个恶鬼,庙里的伽蓝神管不了他。凡寄居在庙里的魂灵,男的都得听他的驱使,女的都要遭他的污辱,我曾竭力拒绝他,结果也未能幸免。您是否到神明那里告他一状?”这位客人醒来后,梦中的情景仍记得十分清楚,于是他焚香祝告说:“我做了这么个梦,是因为睡迷糊了呢?还是因为我平时放心不下所造成的呢?抑或是你真地显了灵?如果你真有灵,应当一连三天都来告诉我。”

第二天夜里,他果然又做了个同样的梦。于是,他写了状纸,告到了城隍那里,可一连几天,毫无动静。一天夜里,这位客人又梦见妻子说:“如果您的官司打赢了,那么伽蓝神就会背上失察的罪名,山神土地也要承担管教不严的罪责,按阴间的法律都要受到制裁,所以城隍一直犹豫不决,对此事未能及时处理。您可以再写状纸,声称将要去江西找正乙真人告状,城隍迫于压力,一定会处置那个恶鬼。”这位客人按妻子的指点,又写了投诉状。

过了几天,他又梦见妻子对他说:“昨天城隍召见了我,对我说:‘此鬼原来就住在这间房子里,你来后,占了他的地方,并不是他主动摄取了你。你们男女二鬼同住一屋,他的仆们从来来往往,怎能不起疑心,传出点儿闲话,也是在所难免。你告他的状不是没有原因。如今,我已经命人狠揍了他的那些仆从,替你出了气,你应该满足了,为什么非要坚持说是他侮辱了你,落个不贞洁的坏名声?从来有事不如化作无事,大事不如化作小事。你赶快通知你丈夫把你的灵柩移走,这个案子就算彻底了结了。’我再三考虑,凡事能了就了,何必非要同神道争锋,弄不好还要激发意外的祸患。您还是把我移走吧。”这位客人问:“开始,城隍对此案拖着不肯办,怎么一说要告到正乙天师那里,他就马上出面调停了呢?”他妻子说:“天师虽然不管阴间的事,可是遇到有控诉状告上来,他可以直接向上帝奏明,诸神谁也不能阻挡。城隍怕天师出面后,会产生意外,所以急忙出来调停,采取了这么个折衷的办法,使双方都能接受。”说罢,郑重离去了。

这位客人按照妻子的嘱咐,把她的灵柩移走了,此后,他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梦。这位女鬼不过是为了自我拯救,除此以外别无他求,也可以算是明白事理的了。然而,城隍既是聪明之神,他应该知道自己该管什么。如此处理问题实在聪明,只是太不正直了。况且有了祸患不去治理,将来终归要酿成大患。看来他所谓的聪明,不也是一半明白一半糊涂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