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人言
湘潭某县有个小吏张某。砍伐庙前的树木建造住宅,还没完全竣工的时候,张某和家眷进去观看,听到有人说话,一会要茶,一会要酒,看不到人,只能听到到声音。大家认为是庙神来讨要木头,就合计着用官员的福气镇压,然后再搬进去。刚好有个赵主簿来赴任,还没在官舍安顿好,就让他先来这里住了几天,果然没有声音了。张家搬进去后,忽然又听到说:“你让官员吓唬我,以后在监狱里和你见面。”从此就悄无声息了。
过了一年,张某犯了错误,被上司关在了监狱中,有一天全身青黑的死了,官员追查原因,张的仆人说:“早晨来给主人送饭,吃的是一条鳝鱼,才吃了不一会,就躺下死了。他嫂子说鳗鱼头能治病,现在还留着呢。”把鱼头拿来看,这条鳝鱼有四只眼睛。家属知道是庙神作怪,也就不在追究。从此,大家知道四眼鳝鱼能致命。
【原文】潭之属县有典押张永者,伐神庙木竖一居稍壮,构架已毕,但未粉饰。张与其眷属入内观看,常有人应答,如唤茶,则曰“茶来”,如索酒,则曰“酒来”,不见有人,但闻有声。众谓此必庙神来取木而阴据此屋,若先得官员福气镇压,然后徐徐迁入为好。适有赵主簿赴任,未入官舍,先寓数日,则其声顿失。张遂迁入屋,忽又闻有云:“你令官员吓我,候过狱中来与你相会。”自尔寂然。越一年馀,张为上司专人追呼,存置司狱,一日死,而遍身青黑,委官究问,则其仆供云:“早晨送饭,乃煮一鳗鲤来与押,才吃未久,求卧而死。其嫂曾云,鳗鲤鱼头可以医瘵,今此头尚存。“索至看验,鱼乃四目。其眷属自知此必庙神为祟,以戕其性命,甘愿息讼。信知四目鱼能杀人者也。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鬼揶揄
陈生五十多岁了,还没过童子试。有一回,遇到一个没文化的刺史主考,大家传言,“刺史不识字,都是刺史的幕僚操控考生的取舍。”刺史听说后,想证明给大家看。就特别留心贫寒的考生,知道陈生又老又穷后,就把他提到第一名。幕僚都说陈生文章平庸,和刺史争辩。刺史把陈生找来,对他说道:“知道我为什么把你排到第一吗?你的文章赶不上别人,但是却比任何人都贫穷,我借此来平息谣言。但是学使未必怜贫,离省考还有半年,你要把一切事情都放在一边,专心学习,不要辜负我的一片苦心。”又送给他一封银子,做日用。
陈生感激涕零,当即去了省城,打算找个幽静的地方,用功读书。当地有个寄放棺材的三间小楼,人迹罕至,租金低廉。陈生到了那里,白天黑夜的学习了几个月。一个黄昏,听到屋子隔板上发出爆豆一样的声音。他注目看去,隔板的缝隙里现出一张人脸,像铜钱那么大。仔细去看,人脸越来越大,最后上额顶棚,下巴到地,占满了整面板墙。两只像簸箕一样大的眼睛,看着陈生微笑。
陈生素来胆大,就整理了衣冠下拜,祷告说:“我是一个贫寒的读书人,蒙刺史提拔,中了乡试的魁首。如果从此步步高中,就给您丰盛的祭祀。请收回尊容,不要吓人了。”巨面开口大笑,但是没有声音,忽然从墙角伸出一只小手,也是越来越大,到了一张多长。然后,用巨指在大脸上划了几下,好像是嘲笑人的样子,转眼就不见了。当年快考试的时候,陈某病故了。这是鬼知道他没有中举的命,来嘲笑他。
【原文】陈生年五十余,犹应童子试。遇刺史公之目不识丁者,开场取士,哄传为幕客所卖。刺史公无以自明,于给卷时留心孤寒者,得陈生,知其老且贫,拔之榜首。幕客以文理平庸争执,刺史公召陈生而谕之曰:“知予置汝前列之意乎?
汝文不及人,面穷则独胜,藉汝以息货取之谤,然学使未必怜贫,约计试期,尚有半载,汝须摒一切事,专心文学,以博进取,勿负予一片苦心也。”乃出朱提一笏,以佐膏火。生感激无地,即赴省垣,觅幽静之区,作用功计。适有寄榇之庄,小楼三楹,人迹罕到,赁价甚廉。生得之,闭户奋志,吚唔昼夜已数月矣。一日将昏,闻屋内隔板上作爆声甚厉,生凝目注视,板隙处现人面如钱大,谛审之,则渐巨,以至额顶粱而颐着地。颧阔满板,两目如箕,视生而笑。生胆素壮,乃肃衣冠,再拜而祝曰:“予寒士也,见知于刺史,谬列案元,谅今科一芹可采,若从此连捷,当盛设以祭。请收尊容,勿以骇人是幸。”巨面笑口大开,惟无声,忽墙角伸一小手,未几盈丈,以巨指划大面作羞状,转瞬而没。陈是年入学寻卒,鬼预知其无禄,揶揄之耳。《客窗闲话》
阴禄
衢州江山的毛知录,曾经梦见自己到了阴间,一个小吏把他领到一个地方,好像是个官府。两旁都是大屋子,里面装满了钱,上面都标着官职名称。
问之,回答说是官员的俸禄。毛知录想看看自己命中的是多少,那小吏指着五百千钱说:“这就是。”又看到旁边的十二千钱上写着饶州德兴某人俸。毛知录后来仅仅领了两个月的工资,就在兵乱中遇害。而德兴某人,登第做官一个月,就病故了。
【原文】衢州江山毛知录,尝梦入冥,吏引至一处,若官府,两庑皆大屋,贮钱满中,各以官为标识。问之,曰:“此俸禄也。”毛视其俸,吏指一处积镪五百余千,曰:“此尔俸也。位至丞郡。”又见旁别积十二千,题曰饶州德兴某人俸。毛后为徽州录参,值方寇作,州倅逃去,毛摄倅两月而贼至遇害。德兴某人者,后登第,授一尉,到官一月而卒。(刘运使文伯说)《睽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