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宋绍兴十年。
福州秀才吴洪,背井离乡,到临安府求取功名。
谁知没有考上,可是这次考试却用光了他的盘缠。吴秀才不好意思灰溜溜的回家,就在附近开了一个小学堂,打算一边教书挣钱一边复习,三年后再次参加考试。
吴秀才基本功应该还算扎实,过了一年,他开学堂的这条街上的小孩子们都到他的学堂里来上学了。
某一天,隔壁的媒婆王婆来访。见了吴秀才就问他有多大了,吴秀才说我今年22了,王婆说你才22啊,我还以为你30多了呢,瞧瞧你,这得有多累呀,你想不想找个媳妇啊?我知道有个从秦太师府三通判家里出来小娘子,名叫李月娘,不但标致,还带了一个陪嫁丫鬟,另外还有1000贯钱的嫁妆,还会很多乐器。很多人都想求娶这个小娘子,可是这个小娘子说只想嫁给一个读书的人,怎么样,感不感兴趣?
吴秀才听了十分高兴,两个人正说的热闹,这时一阵风把门帘儿吹起来,只看到外面有一个人走了过去,王婆就说快看快看,那是李月娘的房东陈干娘。
王婆一个箭步把陈干娘拦住然后两个人又确定了一番,说李月娘人品好,又有钱又会乐器,但是呢,就是只想找一个读书人,说得吴秀才几乎都坐不住了,当天很早就给学生们放学了,请了王婆和陈丹娘一顿饭,就把这事儿给说定了,还约定了和李月娘见面的日子和地点。
等到了见面的日子,吴秀才就换了新衣服,给学生放了假,然后就去找王婆和陈干娘。吴秀才非常猥琐的把窗户纸捅破了偷看李月娘,看了一眼就眼睛直了。不仅李月娘十分漂亮,就连丫鬟锦儿都十分美貌。于是这件婚事很快就敲定了。
两个人婚后不久,有天是十五,学生们要早起拜孔夫子,吴秀才也一样要早起,就跟媳妇说了声就往学堂去了。
谁知,经过厨房的时候,看到了锦儿,锦儿竟然头发披散,身有血污,吴秀才当即吓得昏了过去。李月娘赶来就醒了吴秀才,问他怎么回事,吴秀才觉得这事说不清,就随便搪塞了两句,说自己着凉了。但其实心里还是挺七上八下的。
转眼到了清明放假,吴秀才跟媳妇打了个招呼,就出去逛逛。路过万松岭净慈寺的时候,遇到一个叫做王七三的府判,大家都叫他王七三官人。两个人略聊了几句,王七三得知吴秀才新婚,就想消遣消遣吴秀才,不让他回家。
于是就对吴秀才说自己今天要去祭祀,想请吴秀才一起去喝几杯。吴秀才说好啊。两人便沿着苏堤一路前行,又在甫新路口坐了船,一直到了王七三官人家的家坟,两人在旁边的花园喝了大醉。
吴秀才想回家,王七三说,再喝一些,我和你一起回去。咱们在回去的九里松路上,随便找个地方过一夜。吴秀才心里很不愿意,想着自己的新媳妇还在家中,一夜不归,实在不好,可又没办法,估计等到了钱塘门那里,肯定门也关了。只好听王七三的,先走着,谁知,途中遇到了大雨。两人便找了个门楼躲雨,进了门楼,才发现原来此处是个野墓园。
不管怎样,也只能在这里等到雨停再赶路了。谁知,这时竟然有个人从竹篱笆外面跳进墓园,对着一个土堆叫朱小四,结果,土堆打开,真就跳出一个人跟着来人走了。
吴秀才和王七三都吓傻了。雨一停,两人战战兢兢的往前走。走着走着听到树林里有打斗的声音,原来是刚才那两个人在追打。吴和王吓得又是一阵乱跑,一口气跑进了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赶紧把门关上。俩人靠在门上,大气不敢出。可是听声音,刚才那俩人还在外面。
这时,突然有人敲门,声音却是女的,指责王七三拐走了吴秀才。吴秀才一听,这声音竟然是自己媳妇的,更害怕了,两人都不敢说话。
过了一会,外面的声音说:“你不开门,就从门缝钻进去。”有个锦儿的声音说:“别急,明天吴秀才应该就回来了。” 门外那个声音才算同意走了,
王七三说,吴秀才原来你家的媳妇和丫头都不是人啊,我们赶紧走吧。谁知路上又碰到了王婆和陈干娘。两人张口就说:“吴秀才,我们等你多时了。”这时吴王二人立刻明白,这两个婆子也不是人了,拔腿就跑。
眼看着前面有家店,两人冲进去想壮壮胆,谁知店里的也不是人。只好拔腿再跑。
好在天很快就亮了。吴王二人就分开了。
吴秀才赶紧去了王婆家里一探究竟,发现大门紧锁,王婆的邻居说,王婆五个多月前就去世了。吴秀才差点没吓死,赶紧又去陈干娘那里看,才知道陈干娘在一年前也不在了。
吴秀才又回到自己家,发现大门紧锁,邻居说,你昨日刚走,你媳妇就回娘家了。
吴秀才正在发蒙,有个道士刚好走过,对他说,你身上妖气太重,我给你除了吧。随即,道士起风捉怪,吴秀才这时才真切知道,自己的媳妇和丫头,包括昨夜遇到的那些,真的都不是人。而他们,就是“西山一窟鬼。”
吴秀才经历了此事,心灰意冷,云游天下。十二年后,在终南山遇到一位得道高人,从此不见了。
《警世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