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三则——西湖龟精,朱祥麟遇水鬼,遇何可成

西湖龟精

杭州西湖玛瑙寺故址前面,有一块大石头,对着湖面,大家都叫它停鹰石。有个僧人想在上面刻上金刚经。就在石头旁边搭了个草棚,召集刻字的工匠,准备第二天开始刻字。

忽然有一个黑衣人,到了棚子中闲聊。问工人们来这干什么。工人告诉黑衣人准备刻金刚经。黑衣人说:“刻字的时候要提前告诉我,不然,你们必定后悔。”问他在哪住,他说就在大石头附近。

第二天,准备刻字了,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黑衣人。到茶馆中寻找的时候,有当地人说:“大石头旁边从来就没人住,这是不是龟精啊?”刻字工人有点害怕,就详细的问询。当地人说:“这块大石头下有个龟精,以前人们老看见它。长的很大,但是从来不害人。现在把金刚经刻在石头上,肯定会压住龟精,不能自由出入了,它肯定不乐意。西湖南北的山上石头很多,适合刻字的也不少,干嘛非在这块石头上刻呢!你们再和僧人合计合计吧!”

大家半信半疑。到了晚上,这些工匠,有的眼睛疼,有的胳膊疼,才觉得的确不正常,告诉了那个僧人,就改在别的石头上刻经了。

【原文】杭州西湖玛瑙寺故址前,有大石一方,俯临湖ぞ,名停鹰石。有某寺僧拟刻《金刚经》于上,乃就石旁编木为棚,招集工匠于其中,将于次日奏刀焉。忽有一人衣黑色衣,青色半臂,至棚中与工匠闲话,问:“尔曹来此奚为?”告以故。其人曰:“俟刻石时,宜先告我。苟不我告,必贻后悔。”众工因询其所居,曰:“即在石旁不远耳。”及次日,将事刻,工匠遍觅其人不得。偶言于松木场茶寮中,有闻者曰:“石旁固无居人,得无龟精乎?”骇而问之,曰:“此石下旧有龟精,人往往有见之者,其大如五石瓠,不为人害。今刻经于其上,则彼为所镇压,不得出入自由,宜彼之意有所不欲也。西湖南北两山为石多矣,可刻之石亦必不少,奚必此?盍与僧再议之。”众疑信参半。是日因循未刻。越宿,而众工或病于目,或病于臂,乃觉其有异,言于僧,改刻他处。


朱祥麟遇水鬼

朱祥麟是苏州人,性格轻佻,好勾引妇女。

一次在朋友家喝酒,回来夜已经深了。到了护龙街,看到一个美丽少妇独自夜行。就尾随其后,用言语挑逗。少妇对他微笑,招手,朱祥麟大喜过望,就跟着这个少妇走了。

到了一个房子面前,少妇推开门,把他领了进去。屋子不太大,但是装饰的很好。镜子,胭脂等东西都很精美,床上的被褥也很华丽。少妇脱了外衣,催促朱先到床上去。朱春心荡漾,不能自持,刚要上床,忽然火光闪烁,十几个人打着灯笼出现了,灯笼上都写着苏州府城隍。一刹那,所看到的人和物都没了,他则站在范庄前石栏杆外边,栏杆里面就是水面。大惊之下,一时呆住了。

正好有当兵的路过此地,知道朱被鬼迷了,就送他回了家。这些景象,肯定是溺死鬼幻化的,如果不是城隍神出现,此人肯定在温柔乡里落水而死了,这真叫人害怕啊!

【原文】朱祥麟,苏州人,素佻达,好渔色。偶饮于友人家,而归时夜已深矣,路无行人。至护龙街,见少妇独行,睨之美而艳。尾其后,徐以言挑之。妇微笑,招以手,大喜随之。行至一处,妇推门引朱入。屋不甚大,而陈设颇华,遂同入房中。镜奁脂,无不精美,床上则绮帷罗幔,绣被锦衾,更极富丽。妇解衣裙置施上,仅留衤日服,皓质呈露,促朱先寝。朱心荡不能自持,方欲登床,忽火光灼烁,十数人拥人,手执灯笼,皆有苏州府城隍字。俄顷之间,所见人物一时都杳,其地则在范庄前石栏杆外近水处也。骇极痴立,适有武弁行夜至此,知为鬼迷,送之归。此等景象,必溺鬼幻为之,使非神灯一照,是人必于温柔乡中失足矣,可不惧哉!



遇何可成

桐乡周铁崖,在县里读书,乡试考试多次不中。一天,自外边乘船回家,晚上停泊在村落间的一个小码头。看见临水有户人家,二楼窗户外碧火如环,旋转不定。

周铁崖感到很奇怪,叫来船夫问是怎么回事。船夫见了,害怕地说:“这是缢鬼找替死鬼,我看过几次了。这家一会儿一定有人要上吊而死,不要出声。缢鬼如果知道你发觉了,会嫁祸于你的。”

周铁崖奋然说:“见人死不救,不是大丈夫。”立刻上了岸,叩门大呼。里边出来个家人,周铁崖就告诉了刚才船夫的话,家人大惊。

原来是刚才家里儿媳妇和婆婆吵了架,之后儿媳妇哭泣着上楼了,婆婆仍然在楼下埋怨不止。家人听了周的话,赶快上楼,撞开门进去,看见妇人手里拿着一条带子站在床前,已经神情恍惚了。叫了半天,才回过神儿来。全家都过来劝慰,妇人才安定下来。

周铁崖第二天到了家,晚上做梦梦见一位老人,对他说:“你勇于为善,以后一定会有好报的。”

周说:“这点事不算什么呀。如果说有好报,别的不敢指望,就是不知我能考取功名吗?”老人笑着伸出手掌给他看,掌中有“何可成”三个字。

醒来后,想到这三个字,周铁崖叹气说:“看来科名无望了。”第二年,竟然在乡试中考中了。当时的主考官姓何,这才明白当时梦里“何可成”的意思。

【原文】桐乡周铁崖士钢,少补博士弟子员,屡试秋闱不售。一日,自佗处归,夜泊舟村落间。望见临水一家,有楼翼然,楼窗外有碧火如环,旋转不定。异而呼舟人讯之,舟人见而骇曰:“缢鬼求代,多作此状,吾屡见之矣。此家必有将缢死者,慎勿声,鬼为人所觉,且移祸于人。”周奋然曰:“见人死而不救,非夫也!”登岸,叩门大呼。其家出问,告以故,大惊,盖姑妇方勃溪,妇泣涕登楼,姑犹呶呶未已也。闻周言,亟共登楼,排闼而入,妇手持带立床前,神已痴矣。呼之逾时始觉,举家共劝慰之,乃已。周次日抵家,梦一老人谓之曰:“子勇于为善,宜食其报。”周曰:“此何足为善。必欲食报者,他不敢望,敢问我于科名何如?”老人笑而示以掌,掌中有“何可成”三字。寤而叹曰:“科名无望矣!”其明年,竟登贤书。是科主试者为何公,始悟梦语之巧合也。


《右台仙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