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诫贪婪,老儒墨泼女鬼,小人心眼儿小(纪晓岚著)

狐仙诫贪婪


高冠瀛说:有个人家,居室后面的空屋里住着一位狐仙,人们不见其形,他却能面对面与人讲话。

这家经济比较宽裕,人们以为是狐仙帮他们致了富。

有人相信了这种说法,便求这家人搭桥,与狐仙结交。

狐仙对此人给予了友好接待,并从此和睦相处。

一天,此人打算设筵款待狐仙,狐仙自称虽然年老但饭量很大。

此人便多置备了一些酒菜。酒筵一直进行到日暮时分,有几位狐仙醉倒之后现出了原形,此人这才知道那位狐仙是招呼同类朋友一同来赴宴的。

如此重复了几次,他已是疲于供给,家中衣物典当一空,不得已,向狐仙微微露出了求助之意。

那位狐仙大笑道:“我正是因为没钱喝酒,才几次到你家赴宴。

倘若有钱,我自会找地方吃个酒足饭饱,何须同你交朋友呢?”《阅微草堂笔记》


老儒墨泼女鬼 


据刘香畹说,有位老儒生住在亲戚家,恰好主人的女婿也来了。

这女婿是个无赖,两人合不来,不愿意同住在一间屋子里,于是老儒搬到另间屋去。

女婿斜着眼笑,不知什么缘故。

这间屋子也还雅致整洁,笔砚书籍都有。

老儒在灯下给家里写信,忽然一女子站在灯下,不怎么漂亮,但文雅大方。

老儒知道她是鬼,但一点也不怕,抬头指着灯说:“既然到了这里,就不能闲站着,剪剪灯花吧。”

女子一下就把灯弄灭了,然后逼近老儒与他面对。

老儒发怒,急忙用手抹一把砚中的剩墨,打在鬼脸上说:“以这为标记,明天找到你的尸体,砍成段烧掉!”鬼叫了一声跑了。

第二天老儒告诉了主人,主人说:“有个婢女死在这间屋子里,常出来打扰人,所以晚上就没人住了。昨天没有地方安顿你,认为你年长德高,饱读诗书,鬼不敢出来。不料她还是现形出来。”

老儒这才醒悟到主人的女婿暗笑的原因。

鬼常在月下来往于院中,后来有人偶然遇见她,她就掩面急走。

留心观察,她脸上仍然墨迹狼藉。

鬼有形没有质,不知为什么能着色?这可能是有质的怪物,时间长了变成精魅,借婢女幻形。

《酉阳杂俎》中说:“郭元振曾住在山里,半夜时,有个脸像盘子那么大的人突然出现在灯下。元振濡笔在这人的脸颊上题写道:‘长期戍边人都死了,长期征战马肥不了。’这人就不见了。后来他跟着樵夫散步,看见大树上有个白木耳,有好几个头那么大,所题诗句就在木耳上。”这也是一个例子。


小人心眼儿小 


姚安公说:庐江人孙起山先生进京城候选时,因缺少旅费,沿途只能雇毛驴驮东西,北方人称之为短盘。

一天,他走到河间县城南门外,没雇到毛驴,正赶上天降大雨,便躲到一户人家的房檐下暂避。

那家的主人见到他,怒冲冲地说:“盖房时你既没出过钱,也没出过力,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避雨?”说罢,将他推到雨地里。

当时,河间县令正属空缺,孙起山到京城没几个月,便得到了这个职位。

赴任时,那位房主认出了新县令,惶恐之余,后悔万分,于是便筹划卖房搬家。

起山听说此事,将他召来,笑着对他说:“我哪至于同你们这些人斤斤计较。现在,你既然知道事情办错了,以后不再重犯,也算是登上了一条修身养性的途径。”

随后他又讲了个故事:“我的老家有个人喜欢培植花木,一天夜里,他偶然起身来到院子里,发现有几位女子立于花前,仔细看看,一个也不认识。他明白是遇上了狐魅,急忙拣起一块石块扔了过去,并怒斥道:‘你们这些妖精,竟敢来偷看我的花!’一位女子笑着答道:‘先生于白天赏花,我们夜间观看,对您有何防碍?我们夜夜来此,花并不因此损伤一茎一叶,对花又有何防碍?瞧您那声色俱厉的样子,怎么吝啬到如此地步?我们并非不能毁掉这些花卉,只是为怕外人耻笑我们同您一般见识,所以才不干这种事。’

说罢,众女子飘然而去。

事后也没发生什么意外。狐仙尚且不与这种人计较,我难道还不如狐辈吗?”

后来,那位房主仍是心中不安,终于搬得无影无踪了。

起山叹道:“真是小人之见,居然把天下人都看作小人。”《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