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崔炜


崔炜

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一个叫崔炜的人,是以前的监察史崔向的儿子。崔向在世时,写的诗为世人所称道,在南海(今广东广西一带)从事的任上去世。崔炜住在南海,性情豁达,也不管理家产,很崇尚豪士侠客的行为。不几年,他的家产全都耗尽,只好经常住在寺庙里。

当时正是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番禺县多在庙里陈设珍奇的物品,在开元寺则集中了许多人唱戏。崔炜于是就去看热闹,看到一位要饭的老太太,因为跌倒,碰倒了人家的酒瓮。卖酒的就打老太太。其实计算一下酒的价钱,也仅仅一贯钱而已。崔炜可怜那老太太,脱下衣服作价来替老太太赔还了,老太太也没有表示感谢就走了。



第二天老太太来告诉崔炜说:“感谢你替我摆脱困难处境。我善于用艾灸治皮肤瘤。现 在我有一些越秀山的艾送给你,但凡遇上长瘤的人,只要用一柱艾就可以治好。不光能给人治好病痛,还能使你得到美丽的妻子。”崔炜笑着接了过来。老太太忽然就不见了。


几天后,崔炜到海光寺游览,遇见一位老和尚耳朵上长了一个瘤,崔炜就拿出艾来试着给他灸治,就象老太太说的那样,只用了很少一点艾就治好了。老和尚非常感激,对崔炜说:“贫僧没有什么酬谢你,只能念经为您求福了。这山下有一个姓任的老翁,家里非常有钱,他也有这种病。你要能给他治好,一定能有厚报,请让我写封信给你推荐一下。”崔炜说:“好。”

崔炜来到任翁处,任翁一听说崔炜是来给他治病的,高兴得要跳起来,对崔炜非常恭敬谨慎。崔炜就拿出艾来,燃了一柱就治好了。任翁对崔炜说:“感谢您治好了我的病痛,没有什么优厚的酬谢,只有十万钱送给你,请从从容容地玩几天,不要急急忙忙地离去。”崔炜于是就留在任家。

崔炜擅长音乐,听到主人的堂前有弹琴的声音,就问家童这是谁弹的。家童说是主人的女儿弹的。于是崔炜就把她的琴借来弹奏一番。那女子暗暗听了崔炜的琴声,就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当时任翁家里供奉着一个叫独脚神的鬼,每隔三年,必须杀一个人给这个鬼上供。时间已经迫近了,却还没找到一个可以杀的人。任翁突然忘恩负义,叫来他的儿子商议道:“门下这位客人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可以杀他给鬼吃。我听说大恩都可以不报,何况他只给我治好了一点小病。”于是任老头下令给鬼准备饭食。快到半夜的时候,打算杀掉崔炜,任翁暗中把崔炜那屋的门锁了,而崔炜并没发觉。任翁的女儿暗中得知此事,悄悄地拿一把刀从窗缝递给崔炜说:“我家供奉着一个鬼,今夜会杀你祭鬼的,你可以用这把刀打开窗子逃跑。不然,一会你就死了。这把刀你也拿走,免得连累了我。”​

崔炜吓了一身冷汗,带着艾,挥刀砍断了窗棂跳了出去, 拔开门闩就跑了。任翁很快就发觉了,率领着十几个家僮拿着刀枪举着火把追出六七里,差不远就要追上的时候,崔炜因为迷失道路,一失脚掉进一口大枯井中。追赶的人因为找不到崔炜的踪迹,就回去了。


崔炜虽然掉到井里,但是掉在干树叶上,没有受伤。等到天亮一看,是一个深坑,一百多丈深,没法出去。坑的四边宛转曲折,能装下一千人。有一条几丈长的白蛇盘屈在那里。前边有一个石臼,岩石上有一种象蜜糖的东西滴下来,流进臼中。那蛇就把这些东西喝掉。崔炜见那蛇与众不同,就叩头祷告说:“龙王,我很不幸,掉到这里边来了,希望龙王可怜我,不要加害我。”于是他喝掉蛇喝剩下的那些饴蜜,也就不觉得饥渴了。他仔细看那蛇的嘴唇上,也长了一个瘤。崔炜感激蛇的怜悯,想要为它灸治,怎奈没地方弄火。过了一会儿,远处有火飘到洞里来。崔炜就用这火点燃了艾,告诉蛇并为其救治。那瘤子应手掉到地上。蛇的饮食,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这瘤的妨碍,等到除去,饮食就方便很多,于是蛇吐出一颗直径一寸的大珍珠酬谢崔炜。崔炜没有接受,他对蛇说: “龙王能呼风唤雨,天阴天晴世人没法猜测。体貌变化,或隐或显由您自己决定。你一定能有办法援救危难之人。如果能救我回到人世,我就永生难忘,铭刻于心。我只求能回去,不想要珠宝。”蛇就把珍珠咽下去,蜿蜒而动,要到什么地方去的样子。 崔炜就向蛇拜了拜,跨到蛇身上随它而去。​

蛇并未从洞口出去,只在洞中行走,走了几十里。洞里头漆黑一片,只有蛇身上的光亮照亮两壁。不时能看清墙壁上画着古代男子,个个顶冠束带。最后触到一个石门,门上有金兽咬着的门环,打开门之后很明亮。蛇低着头不进去,把崔炜卸了下来。


崔炜以为到达人世了,就走进门去。他看到一间屋,很空阔,有一百多步见方。再看四壁,都凿刻成一间一间的屋子,正中间的几间里有锦绣的帷帐,垂挂着金色的流苏,染作紫色的花纹,还用珠翠装饰着,闪闪烁烁的,就象许多明亮的星星穿连在一起。帐前有一个香炉,香炉上有蛟龙鸾凤、龟蛇鸾雀等形象,都张着口喷出香烟来,芳香浓郁。

傍边有一个小水池,池壁是用金子砌的,池里装的是水银,水银上浮游着用美玉雕刻成的野鸭和鸥鸟之类。四壁下有床,都饰有犀角象牙。床上有琴瑟笙管等不可胜数的古乐器。崔炜仔细一看,乐器上的手印还是新的。崔炜恍恍惚惚,不知道这是什么仙人的洞府。

过了好长一会儿,他拿过琴来试着弹奏,四壁的门窗全都打开了。有一位小婢女走出来笑着说:“玉京子已经把崔家郎君送来了!”于是她就跑了回去。一会儿, 有四位女子,全都梳着古人那样的环髻,拖着霓裳那样的衣服,来对崔炜说:“为什么崔公子擅自来到皇帝玄宫呢?”崔炜放下琴连连下拜,四位女子也还拜。崔炜说:“既然是皇帝 的玄宫,皇帝在哪?”女子回答说:“皇帝参加祝融的婚礼去了。”于是她们让崔炜坐在床上弹琴,崔炜就弹了一曲《胡笳》。女子问:“这是什么曲子?”崔炜说:“这是《胡笳》。”女子说:“什么是《胡笳》?我们不懂。”崔炜说:“汉朝时,中郎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流落在胡地,等到回来,她感叹自己在胡地的故事,就弹琴奏出了这支曲子,象胡地吹笳那种哀怨幽咽的声音。”四女子都高兴地说:“这真是一支新曲子。”于是就让人摆下酒菜开始喝酒。崔炜就叩头,恳切地要求回家。女子说:“崔公子既然来了,这都是前定的缘分,何必这么匆忙!请暂且少住几天,羊城使者不久就能来,你可以跟着他回去。”又对崔炜说:“皇帝已许田夫人作你的妻子,你这就可以见她。”崔炜不知是怎么回事,不敢答应。于是就让侍女把田夫人找来。田夫人不肯来,说:“没有得到皇帝的诏令,不敢见崔家郎君。”第二次让她来她也没来,四位女子便对崔炜说:“田夫人又善良又美丽,举世无双,希望你好好待她。这也是前世定的。田夫人就是齐王的女儿。”崔炜说:“齐王是什么人?”女子说:“齐王叫田横,以前汉朝初年灭掉齐国他住到海岛上去了。”


过了一会儿, 有日光照到座位中来,崔炜就抬头一看,见上边有一孔穴,隐隐约约好像看见人间的天河了。四女子说:“羊城使者来了。”于是有一头白羊,从空中慢慢地下来,一会儿就来到座间。羊背上有一位男子,衣帽整齐。他拿着一支大笔,还有一封青色竹简,上面写着篆字。他把竹简放到香几上。

四女子让一位侍女读那竹简:“广州刺史徐绅已死,由安南都护赵昌接替。”女子一边给使者斟酒一边说:“崔公子要回番禺县,请您给带回去。”使者大声答应下来。女子又回头对崔炜说:“改日你要替使者更换衣服屋宇,用来酬谢他。”崔炜不太了然,只是连连答应。四女子说:“皇帝有诏令,让把国宝阳燧珠给你。崔公子拿到那里之后,会有一个胡人拿十万贯钱买它。”于是让一位侍女打开一个玉匣,取出一颗珍珠交给崔炜。 崔炜拜谢之后捧接过来。他对四女子说:“我不曾拜见过皇帝,又不是皇帝的亲属,为什么要赠给我如此贵重的礼物?”女子说:“郎君的父亲在越台上留有诗篇,那诗篇感悟了刺史徐绅,徐绅就重新修缮了越台。皇帝感动,也写了相和的诗。赠给你珠子的意思,已显露在诗里。我们不说,郎君难道就不知道吗?”崔炜说:“不知道皇帝写的是什么诗?”女子让一位侍女在羊城使者的笔管上书题道:“千岁荒台隳路隅,一烦太守重椒涂。感君拂拭意何极,报尔美妇与明珠。”崔炜说:“皇帝原来的姓和字是什么?”女子说:“以后自然会知道的。”女子对崔炜说:“七月十五日,你要在广州蒲涧寺僻静的屋子里,准备美酒和丰足的饭菜,我们将把田夫人送去。”崔炜就连连下拜告别。他刚想要骑到羊背上,女子说:“知道你有鲍姑的艾,可以留下一点。”崔炜留下一些艾,却不知鲍姑是何人。

他瞬息之间就出了洞穴。两脚刚踩到平地上,使者和羊就不见了。望星空河汉,这时已经是五更天了。一会儿就听到蒲涧寺的钟声,他就来到寺中,寺僧给他吃了晨粥,于是他回到了广州。


崔炜以前在广州租了一所房子住,到家的这天他去房主处打听,主人告诉他,他已经离家三年了。主人问崔炜: “你到哪儿去了?为什么三年不回来?”崔炜没有实说。打开门一看,床榻还是老样子,他心里很悲怆。他打听刺史的情况,果然是徐绅死了,由赵昌接替了。

于是崔炜来到波斯人的商店里,偷偷地卖那颗珍珠。有一位老胡人一见了这颗珠子,立刻就匍匐在地上行礼说:“郎君一定是进入过南越王赵佗的墓中又出来的,不然,你不该得到这一宝贝,赵佗是用这颗珍珠陪葬的。”崔炜就如实地告诉了他,这才知道皇帝就是是赵佗,因为赵佗也曾经自称为南越武帝。于是老胡人准备了十万贯钱把珍珠买了去。崔炜问胡人道:“你是根据什么认出它是从赵佗墓里来的?”胡人说:“这是我大食国的国宝阳燧珠。以前在汉朝初年,赵佗派一个有异能的人翻山过海,把这颗珠子偷到番禺来,到现在已有一千年。我国有一个懂得天象占卜的人说,来年国宝应当回归,所以我国国王把我找去,给我准备大船和大量资金,让我到番禺来搜索此宝。今天果然得到了。”于是老胡人拿出玉液来把珍珠洗了洗,顿时光照满屋。胡人立即开船回大食国去了。


崔炜得到钱,就置备了家产。然而他寻访羊城使者却没有消息。后来他有事来到城隍庙去,忽然发现有一个神像很像羊城使者,又见那神笔上有小字,原来是侍女题的那首诗,他这才准备了酒肉来祭奠。他又重新装修和粉饰了神像,扩建了庙宇。崔炜这才知道羊城就是广州城,因为庙里有五羊的像。

崔炜又寻找姓任翁的住处,村里的老人告诉他说,这只不过是南越尉任嚣的坟墓。他又登上越王的殿台,看到他父亲的诗:“越井冈头松柏老,越王台上生秋草。古墓多年无子孙,野人踏践成官道。”又有越王赵佗的和诗。崔炜颇为诧异,他就向主管的人打听。主管的人说:“徐绅大夫因为登上此台,被崔侍御的诗感动,所以重新粉饰了台殿,使台殿焕然一新。”


后来要到七月十五中元节了,崔炜就准备了丰盛饭食和美酒,留住在蒲涧寺的僧室里。将到半夜的时候,果然四位女子伴着田夫人来了。田夫人容色美艳,言谈文雅。四女子和崔炜饮酒说笑,天将亮时才告别。崔炜于是再拜谢之后,写了信请四女带给越王,言辞谦虚,礼节敬重,表示尊敬而已。

然后崔炜就和田夫人回到屋里。崔炜问田夫人说:“你既然是齐王的女儿,为什么要嫁给南越人?”夫人说:“我国破家亡,被越王掳去做了嫔妃。越王死了,就用我殉葬了。我竟然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齐王烹杀郦食其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每次想起往事,就泪流满面。”崔炜问道: “那四位女子都是谁?”夫人说:“有两个是瓯越王摇进献来的,另两人是闽越王无诸进献来的,都是殉葬的。”崔炜又问道:“以前四女子说的那位鲍姑是谁?”夫人说:“是鲍靓的女儿,也就是葛洪的妻子。她在南海一带做了许多灸治病人的事。”崔炜这才惊叹昔日那个老太太原来就是鲍姑。他又问:“为什么叫蛇是玉京子?”夫人说:“先秦时候,安期生经常骑着这条龙去朝见玉京,所以叫它玉京子。”崔炜因为在洞中喝过龙吃剩下的余物,肌肤显得年轻细嫩,身体轻健有力,后来他在南海住了十几年,就散尽金银家产,专心修道,带着妻室到罗浮山去寻访鲍姑。后来不知他究竟到哪儿去了。

出自.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