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惊走吊死鬼
有一次,奴仆王发夜里打猎归来,看见一个人抓着两个人的胳膊,向相反的方向拉扯,但一点声响也没有。
他以为是盗贼趁着天黑抢劫财物,就向空中放了一枪,那两个人跑开了,另一个人也往回跑了,转眼就不见了,他这才知道有鬼。
等到了村口,看见有一家人点着灯,人客来往,声音嘈杂,一打听才知是有位新娘上吊后又醒了过来。
新娘说:“婆婆叫我晚饭做饼,饼被狗叨走了两三个,婆婆怀疑是我偷吃了,就狠打我的嘴巴。我承受不白之冤无处诉说,就呆立在树下。一会儿,有一个女人过来劝我,说受到这样的冤枉不如去死。我犹豫不决时,另外又有一个女人前来,怂恿我自杀,我恍恍惚惚,不知不觉就解下带子上吊,那两个女人还帮助我。我感到憋闷痛苦,真是难以形容,渐渐地我好像睡去了一样,身体也似乎走出门外。一个女人说:“我先讲的,应代替我。”
另一个女人说:“如果我不来,她不会下决心上吊,应该代替我。”
她们正在争执,忽然一声响雷,只见火光四射,那两个女人被吓跑了,我就又回来了。
后来王发夜里回来,就远远地听到哭骂声,说破坏她的事,誓必杀了他。
王发却也不怕,一天晚上,王发又听到哭骂声,王发呵斥道:“你是杀人犯,我是救命恩人,即便告到神那儿,我也会有理的。你敢杀就杀,何必虚张声势吓唬人?”
鬼从此再也不敢纠缠他了。
不过救人于死地,就会招致凶手的怨恨,怪不得遇到此类事情袖手旁观的人居多数。王发可以说是与这些人大不一样。《阅微草堂笔记》
用刑说谎
刘拟山家丢了金手镯,便拷问小女奴。
小女奴承认卖给了打着鼓收破烂的。
又拷问收破烂的衣着长相,去找却没有找到。
于是又拷打小女奴,忽然棚上轻声咳了两声说:“我住在你家四十年,从来也不愿露出身形声音来,所以你不知道有我。今天我实在不能忍受了。这个金手镯不是夫人检点杂物时,错放到漆妆盒里了么?”
按照所说的去找,果然不差;而小女奴已被打得体无完肤了。
刘拟山终生忏悔,他常说:“时时难免有这种事,怎能处处有这样的狐狸?”
所以他任官二十多年,审案时未曾以刑讯逼供。《阅微草堂笔记》
瞎子报仇
瞎子刘君瑞说:有一个瞎子,年纪三十多岁,总在卫河畔来往。
遇到停船的人,就一定要问“这里有殷桐吗?”
而且一定还会重申:“是夏殷的‘殷’,梧桐的‘桐’。”
有人晚上与这瞎子睡在一处,只听他说梦话也总是念叨这两个宇。
问他的姓名,则他过十天半月就要变一次,也没有人向他问个究竟,这样过了十多年,人们都认识他了。
有时他正要开口问,人们就说:“这里没有殷桐,你到别处去找吧。”
一天,运粮的船队停泊在岸边,瞎子又像往常一样去问,只见一个人挺身跳上岸来,说:“是你吗?殷桐在这里,你能把我怎么样?”
只见瞎子发出虎吼般的狂叫声,扑上去抱住他的脖子,用嘴咬他的鼻子,血流淋漓满地。
众人上前想拉扯开,但瞎子抱得死死的,根本拉不开,结果两人一齐滚入河中,随着水流沉没了。
后来人们在天妃宫前发现他们的尸首(尸首漂不出入海口,凡是在河中没有找到尸体,在天妃宫前一定会浮出来),只见殷桐将瞎子左边的肋骨全部捶断,但瞎子始终没有放手,他的十个指头抠进殷桐的肩背达一寸多深,殷桐两边脸上的肉几乎全被咬掉。
人们终究还是不知道他有什么冤仇,估计是杀害父母的冤仇。
以一个没有双眼的人,来搜寻一个有眼的仇人,不可能发现几乎是肯定无疑的;以一个残疾弱小的人,来与一个强壮凶横的人搏斗,不会取胜也几乎是肯定无疑的。这比起伍子胥要报楚国的杀父之仇,是更为困难的。但他仍然十几年不改变自己的决心,结果竟然咬了仇人的肉报了冤,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精诚之至,连天地也不能违背他的意愿吗?南宋高宗不肯出师北伐收复金人占领的北方,迎回徽钦二帝,而躲在临安游山玩水,轻歌曼舞,终究是不能以国势衰弱为理由替自己开脱的。《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