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收账遇鬼,打骂治好相思病

收账遇鬼

宁波某店的伙计,年底背着钱袋拿账本在各个村子里收账,钱袋和账本都写有他的店的名字。等回程时,钱袋里有洋钱三百多,铜钱五百多,当时已经黄昏了,伙计怕路上遇强盗,想找个地方住一晚上,又苦于找不到旅店。

又走了一里多,见路边有一草屋,敲门求住宿,这家只有母女两人,母亲坚持不让伙计留宿,女儿劝道:这么晚了,客人走投无路,不让他住他能住哪呢,我们母女挤一张床,留一张给他睡又何妨?母亲于是同意了,女儿顺便给他弄了些吃的。吃完后,伙计枕钱袋睡了。

半夜,这家女儿突然过来勾引他,求一起睡,伙计比较正直,坚决不同意,此女又不肯离开,于是伙计只有陪她扯了一晚上的淡。两人聊到鸡叫时,这家女儿催促客人起身,说我爹回来了,你赶快走吧。伙计慌张离开,走了百余步,想起钱袋还没拿,赶紧回去取,发现并没有什么草屋,只有两个放在一起的棺材。伙计大惊,仔细一看,钱袋一角还露在外边。

伙计还在犹豫的时候,来了个人,对伙计说:你在这里干吗?难道是盗墓的?这两棺材一个是我妻子的,一个是我女儿的。伙计就把夜晚借宿的事情给来人说了,只是隐瞒了来者的女儿勾兑自己的情况,并且说我钱袋里有多少多少钱,钱袋和账本上都有我店的名字,请取出来看,如果不符,我任你问罪。于是来人打开棺材取出钱袋,果然和伙计说的一样,就全部还给了伙计。

(这家人估计很穷,所以死了久没有下葬,女儿的亡灵就是要偷钱给来探望她们棺木的父亲给她们办后事用的,或者就单纯想留给父亲做生活费而已,不过很好奇万一伙计意志力不强,会是什么下场呢。)

【原文】

宁波某店一友,于岁终至各村中收债,肩负钱囊,手持簿籍,皆书其店之名。及归时,囊中盛洋钱三百有奇,钱五百有奇。时巳薄暮,虑遇暴客,将谋栖止,苦无逆旅可投。又行里许,见有草屋一所,扣门求宿,而是家惟母女二人,母执不可。女曰:“此客日暮途穷,不留焉往?吾母女可同榻,以一榻留客,亦何伤乎?”母从其言。女并为具食,客食已,枕钱囊而卧。夜半,女忽来求共寝,客峻拒之,女不肯去。客不得已,许以作竟夕之谈。谈至鸡鸣,女促客起,曰:“吾父归矣,可速去。”客惊起趋出,行百余步,忆钱囊未取,急回取之,至则并无草屋,有二棺攒焉。大惊,谛视之,钱囊一角犹见于外。正傍徨间,忽有一人至,谓客;“在此奚为?岂发丘摸金之徒乎?此两棺者,一吾妻,一吾女也。”客乃详述夜间止宿事,惟其女私就己则讳而不言,且告之曰:“吾囊中洋钱若干,钱若干,囊及簿籍皆有店名,请发视之。如有不符,吾任其罪。”乃发其攒,果如客言,俾尽取以归。


打骂治好相思病

有卖柴的老太带年约十八九岁的没对象的儿子进城,到了一富家,这家人正好有有隔夜冷粥一盂,里边淹死了一条蜈蚣,正想把粥倒了,老太的儿子正饿得慌,拿手指把蜈蚣驾出来扔掉然后把粥一饮而尽。

富家有个女儿见此情景看着他笑,老太儿子以为她对自己有意思,回家后就得了相思病,人日渐消瘦,差点要一病不起了。老太知道儿子心事,一次偶然间透露给了富家小姐的婢女,于是小姐也知道了。小姐让人传话叫老太的儿子赶紧来见她,老太儿子听闻后心花怒放,一路狂奔到小姐家。

哪知道小姐一见他就破口大骂:天下哪有你这样自作多情的人!我见你饥不择食,所以嘲笑你,你竟然敢因此生出痴心妄想来!然后让身边的仆妇抽他脸数十下,老太的儿子磕头谢罪,小姐才把他赶出门去,这家伙回家后觉得相思病一下子就好了。

(真是一个反传统套路的故事呐,富家小姐的做法虽然骄横,却也是治疗相思病的一种办法啊)

【原文】有卖柴老媪,挈其子入城,至一富家。其子年十八九,未娶也。富家适有隔夜冷粥一盂,有蜈蚣死其中,议弃之于河,其子正苦馁,即曰:“此不足为患。”乃以指捉去蜈蚣,而啜之立尽。富家有女睨之而笑。其子以为悦己也,归而思之不置,遂成疾,日以羸瘦,几不起矣。媪知其情,偶以语富家之婢,遂达于女。女曰:“然则速召此子来。”其子喜甚,力疾奔赴。女一见大骂曰:“天下有此妄人邪!我见汝饥不择食,是故哂之,汝敢遽萌妄想乎!”命婢媪辈批其颊数十,其子叩头服罪,始叱之出。及归,病若失矣。

《右台仙馆笔记》,译文来自朱棣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