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寺在今莱阳吕格庄镇汪家夼村西,嵯峨山西北,是金元时期道教信徒为纪念第四代祖师刘操所建的道观。
刘操,原名刘玄英,字成宗,燕山人,十六岁中进士,曾任辽刘守光丞相,南渡为宋代道教祖师,入道后号海蟾道人,自称海蟾子,是道教北五祖之一,刘海戏金蟾,就是他的故事。
在寺南的嵯峨山南的半坡上,有一个山洞,叫白云洞,山民叫它神仙洞。洞内空阔如屋,左右双门,从前里面有石桌石凳之类,传说这是海蟾道人修仙的遗迹。洞前曾有庙宇和碑碣,解放前碑上的文字就已经剥蚀,漫漶难辨。
当地居民能说很多关于刘海寺和刘神仙的传说。刘海寺建立时间不详,解放前庙宇还存在,是一座几近千年的大寺院,是道教在莱阳较早的,也是比较著名的遗迹之一。
在西去十余里的望城观(在莱西境,过去属于莱阳境内)里,有一幢大石碑,刻的是元道教祖师丘处机亲手所写的《刘海蟾入道歌》,比较详细地记叙了刘操的生平事迹。
歌曰:“余缘太岁生燕地,忆昔三光分秀气。
丱角圆明霜雪心,十六早登科甲第。
纡朱怀紫金章贵,各各绮罗轻挂体。
于今位及掌丝纶,忽忆从前春一寐。
昨宵家宴至三更,儿女夫人并侍婢。
被余佯醉拨杯盘,击碎珊瑚珍玉器。
儿女嫌,夫人恶,忘了从前衣食乐。
来朝朝退怒犹存,些儿小过无推托。
因此事,方醒悟,前身轮回谁救度。
退官纳印弃荣华,慷慨身心求出路。
此碑高5尺许宽2尺余,民国时期已损毁,所幸碑文记载在民国县志里。道
教典籍记载,刘操在望城观修炼过。望城观在嵯峨山附近,因此刘操在嵯峨山修炼过的说法当不虚。(作者:莱阳 王建华 赵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