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每个县城都要有一座文庙,俗称圣人庙,是礼教所归,县学所在,政府官员的重大典礼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
莱阳文庙的遗址,在旧县城内的东南隅,宋琬故居以东的妇幼保健站和住宅公司一带,现在已不存在。
民国《莱阳县志》载“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建文庙县治西南隅。”金末毁于战火,元初又在城东南隅重建,元明清三代因为受到政府和士绅重视,多次集资重修和扩建,最后渐成规模。
莱阳的文庙形制完备,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东西宽70米,南北长220米,占地1.54万平方米,四周建围墙。正门向南,是一座石结构的五门牌坊,琉璃罩顶,结构宏大,额匾曰“万世宗师”,是莱阳城里最大的牌坊。
坊北柏树成林,在中轴线上依次又有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敬阁等建筑。戟门的两边各有石碑,东曰“文官下轿”,西曰“武官下马”,以显示威严。
大成殿又称先师庙,是整个文庙的主建筑,双层金色琉璃顶,飞檐头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里面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及孔门十二哲的灵位。
左右两厢有乡贤祠和名宦祠等,乡贤祠里供奉着莱阳本地的历代先贤,名宦祠里供奉着任职莱阳的历代贤德官员,以备后人瞻仰学习。
大成殿后还有两进殿宇,中殿为明伦堂,是亚圣庙,最北为一座二层楼阁,名“尊经阁”,乃是学宫所在,用于教学和藏书。
文庙院内有花木、假山和鱼池等,环境幽雅,另外在文庙正南的城墙上还建有一座魁星楼,庙西的大寺街上还有一座石牌坊,叫“儒林坊”也都是文庙的标志性建筑。
解放前,这一带是城里最值得一看地方,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1928年军阀刘珍年部盘踞莱阳城时,部分被毁。1947年收复莱阳城后,此处曾先后为《胶东日报》编辑部、县公安局、地区中心医院、城厢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文庙建筑还基本完好。“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筑物基本被拆除,只存明伦堂,今亦不存在。
(作者:莱阳 王建华 赵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