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贞元大定年间(1153~1189),道教第五代祖师王重阳(王嚞)从陕西来胶东收下了马丹阳、谭处瑞、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刘处玄七位徒弟,在昆瑜山开创了全真教。是为道教北七真人,马丹阳是其继承衣钵的大徒弟。
马丹阳(1123~1183),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改名钰,号丹阳,宁海(山东牟平)人,金贞元元年进士,原来家中广有地产,为宁海首富。
中年以后拜王重阳为师,弃家修行,开创了游仙派。金大定九年(1169)十月,马丹阳和刘处玄、谭处瑞、丘处机四真人随师傅西游秦地。
第二年正月,在王重阳洛阳去世,马丹阳执掌全真教,他遵从师教,致力开拓,十一年间北方道教大兴。
大定二十一年(1181)冬马丹阳被遣还原籍,携谭、丘、刘返回胶东,第三年(1183)在莱阳见游仙宫遂以为晚年居所,一时间莱阳羽士云集,也成了金代北方道教的中心。
是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马丹阳于游仙宫辞世,当天在刚刚办理完王重阳的仙诞后,晚上嘱咐弟子说:“励修毋遇魔而退。”语罢枕肱而逝,终年61岁。
游仙宫原是唐代的一所道观,金皇统年间整修后,取名游仙宫,马丹阳在陕西开创游仙派,以为有缘乃取为归所,游仙宫遂成为一座远近闻名的道观。
后来经过元明清多次修建,规模逐渐扩大,共有大殿五座,中为三清殿,左右为三官殿、真武殿,前后有龙虎殿、玉皇殿,殿宇宏伟壮丽,气势非凡。游仙宫内松柏森森,夏日爽气逼人,邑人常憩此以乘凉,成为莱阳著名的一景“游仙避暑”。
七真人在莱阳的活动,给莱阳留下了很多的道教文化遗迹,像游仙宫、丹阳殿、八角庙(会葬阁)、四真庄等,几百年来一直为人民津津乐道。
这一时期道教的传播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莱阳的宗教、文化和风土民情,甚至医学。民国以后,政府于游仙宫旧址处兴办学校。
解放后,游仙宫旧址上建莱阳宾馆,至今宾馆该院内仍有一株紫藤,浓荫婆娑,传说是原游仙宫的旧物。(作者:莱阳/王建华 赵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