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过后,正是春耕的好时节。这一天,青龙河畔秦家湾的秦老汉起得特别早,天刚朦朦亮,他就高高兴兴地搬来一捆玉米秸,把自家的那头大黑牛喂上。然后哼着“喇叭腔儿”准备绳麻套股、犁铧和下种用的点葫芦,就等吃完早饭开犁耕地了。
可谁知正在高兴头上的秦老汉,突然呱嗒一下脸就变了。
他拿起棍子在牛棚里折腾开了,把大黑牛打得四蹄子乱蹦,牛瞪着眼不知为啥挨主人打。把个秦老汉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还不解恨。
老婆、儿子听到了牛棚里的折腾声,不知是啥事,就慌忙出来一看,牛棚里消停下来了,只见秦老汉阴沉着脸,蹲在磨石前“嚓嚓”地磨尖刀子。老婆小心地走过去,问道:“他爹,你要干啥呀?一大清早就折腾。”
“杀牛!”老汉闷雷似地吼了这一句。
老婆被惊得一愣:“哎!他爹,你是中邪啦咋的?好好地睡了一宿觉,起来眼一睁就把牛打得够呛,嘿!这会还要杀牛,牛把你咋的啦?”
老汉呼哧呼哧地生气,不作声,刀在磨石上走得更快了。
儿子小心翼翼地蹲在爹的身边,说:“爹,大黑是踢着您了?还是顶着您了?您老消消气,牛是畜性,跟牛斗气没用,吃完饭不等牛耕地呢。”
“你他妈地给我滚远点!少给我啰嗦!”秦老汉冲儿子撒气。
“他爹呀!这牛好歹也是咱家的半拉家当,也不能说杀就杀呀,要杀也得让我们明白是咋回事不是。”
秦老汉一边用手试着刀锋一边说:“我就是杀人你也管不着,我还没死,这个家还轮不到你说了算的份上呢!”
老婆也来气了,气乎乎地说:“就是杀,也得把话说明白,不说明白杀牛没门儿,除非先把我杀了!”
秦老汉红着眼睛吼道:“你他妈的别逼我,逼急了连你一块宰!”
儿子过去赶紧拉了妈一把说:“妈,您就少说两句吧!”儿子知道爹的犟脾气,爹要是牛劲上来,别说是一头牛,就是十头牛也挡不住。其实娘比他更知道,娘儿俩个莫名其妙地等着秦老汉杀牛。
秦老汉持刀进了牛棚,看着他心爱的大黑牛,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落。他牙一咬,心一狠,对准牛脖子的气管处刺去。牛疼得“哞哞”乱叫,四蹄乱蹦。血像水龙头似地喷,溅得满牛棚的墙上地上都是红。时间不长,牛“咕咚”一声重重地倒下了。没等剥皮,秦老汉的刀就朝牛腹刺去,几下就开了膛。他取出大大的牛肚,用刀拉开,将牛肚里的粪便往外倒出来一团粘糊糊的东西,儿子上前仔细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我的妈呀!原来是一堆钱,被牛嚼得破烂不堪。
秦老汉冲儿子吼道:“还愣着干啥!还不快找个塑料袋装上!”
儿子慌慌地找来一只塑料袋,把牛肚里取出的一堆烂钱装进袋里。
“快,马上跟我上银行。”秦老汉急急地说。
话说父子二人急慌慌来到银行,把塑料袋往柜台上一放。秦老汉“咕咚”一声跪下说:“同志呀,快帮帮忙吧!看这些钱能兑换吗?”
营业员慌忙走出来扶起老汉说:“老大爷!快别这样,有话慢慢说。”
秦老汉站起身来:“同志呀,两万块呀!刚从牛肚子里取出来的,行行好给想点辙吧!”营业员打开袋子看了看,说:“哎哟!这么多钱怎么进牛肚子的?”
秦老汉悔恨地一拍大腿,便从头至尾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秦老汉辛辛苦苦、土里刨食地积攒下了这两万块钱,存信用社吧,怕露了人们找来借,就一直搁在家里。近些天听说小偷挺多,他觉着这钱放哪儿都不安全,他想来想去,就把钱塞进了玉米秸里。早晨搬玉米秸喂牛把钱这码事给忘了。过一会儿他到牛棚取犁杖时,发现地上有碎钱片儿,还有包钱用的塑料布,他脑袋嗡的一下,坏了,一辈子的血汗钱被牛给吃了。他急得心火往上升,狠狠地打了一通牛。突然他想起,牛吃东西,囫囵吞枣,等闲下来才慢慢反刍细嚼,所以他才决定杀牛取钱。
银行营业员听到他的遭遇,很是同情,大家动手帮助老汉用小刀、竹片慢慢地把粘糊糊的钱拨离开,晾干,然后再一点一点地贴对,忙乎了近一天的时间,才勉强贴兑出了一万五现金。秦老汉损失了五千元,还搭一头牛。
营业员说:“老大爷,有钱还是存银行安全,以后别干傻事了。”
“唉!都怪我糊涂啊!”
(作者:张保学 题图/魏忠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