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应该是这样子的:在宽阔的场院里嬉闹的孩子,他们打尖儿,跳跳儿,爬猫儿,踢毽子,学车子……,大人们则忙碌在灶台前,在土炕上做各种面食。
最期待的是傍晚的鞭炮声,炸开了几多欢乐,几多开心,送走了多少烦恼和忧虑。
喜欢老人们在正间摆供时的虔诚、庄重与神秘。吃了饺子后,踩着黑暗中的鞭屑,氤氲着浓浓的年味儿,到村子各处的亲友家拜年。村子活了,每条街每个胡同都洋溢着乡亲的欢笑和问候。走进某家敞开的院门,轻轻走过院子里零散铺开的秫秸,走进满门的喜气里,按辈份分序问:“XX,过年好!”然后跪倒在祖谱前磕头。
没有电灯的炫目,有的是烛光的洗礼,这烛光调和着腾腾热气,把所有的亲情都升华了。
(高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