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盗信,鼓妖,夜半魍魉(纪晓岚著)

狐仙盗信

族祖黄图公说:顺治康熙年间,天下初定,民心还没安定下来。

有位某甲,给吴三桂做间谍。

他觉的某乙强健勇敢,素有心计,就勾引某乙做了同谋。

不久,吴三桂遭到诛杀,他手下的干将们也全部落网处死。

某甲决定洗心革面,不再对朝廷萌发逆心。

可是,他与某乙的往来密信,多在某乙那里。

密信中没有乙的姓名,乙用这些密信威胁要告发甲。

如果真要告发,甲的罪是要灭族的。

甲迫不得已,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乙,把乙赘入家中养起来。

乙春风得意,日益骄横,不再遵行伦理人道,胁迫甲家的每位女性。

全家老幼都饮泪受辱,还每日惴惴不安,唯恐他不顺心。

甲抑郁忧闷,无以自聊,常一人躲避出去。

一天,他在田间散步,遇到一位老翁和他说话。

他见老翁从没在附近村落中出现过,感到很奇怪。

老翁说:“实不相瞒,我是天界的狐仙。君固然有罪,然而乙也逼君太甚了,我心中很不平。现在把密信盗来,奉还于君。他失去威胁的根据,就会不驱自逃了。”

说完,拿出十几张纸交给甲。

甲一看,正是他给乙所写的密信,立即撕碎,吞入腹中。

甲固家后,将事情真相直接了当地告诉了乙。

原来,乙为了防止甲女盗取密信,已经把密信藏在铁瓶中,埋在了一个没人知道的隐避地方。

他听甲这样说,不大相信,自己偷偷前去检查,密信果然已经没有。

于是慌慌张张地带着甲的女儿离开了甲家。

甲的女儿天天和乙争吵辱骂,很快就离婚了。

后来,甲乙两家的内幕逐渐泄露出去,两家皆为乡党不齿,都各自携家远逃外地。

明朝末年的混乱,已经达到极端。

圣明的大清朝平定乱世,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甲蒙受君恩已经三十多年,当吴三桂抗拒朝命的时候,他暗通吴三桂,也称不上周代留恋故国的“殷之顽民”。

甲就是全家伏诛,也不算是冤枉。

乙乘机污辱甲家的人,罪恶似乎并不应该轻于祸害善良人家。

可是,乙当初本就是甲的同谋,罪恶与甲原就是相等的;乙又操戈挟制,放肆奸淫,罪恶实际上应该加甲一等。虽然乙后来得到什么恶报还不清楚,但是天道昭昭,谅他必定不会有幸免遭报的道理。《阅微草堂笔记》


鼓妖

姚安公又说,一天晚上他和几个亲友住在舅父的书房中。

已经灭烛就寝了,忽然响起一声巨响,如同大炮一般,是从床前发出的,屋瓦都震动了。

于是满堂的人都吓得发抖,说不出话来,还有人耳聋了好几天。

时值冬季十月,不应有雷霆;又没有电光冲击,也不像是雷霆。

姚安公的同年高尔老丈说:“这是鼓妖,不是吉兆。主人应勤修德行,以求禳除。”

德音公也终日战战兢兢,没有一事不谨慎。

这年除家中有一人上吊之外,并无其他变故。

大概这是他小心戒备的缘故吧。《阅微草堂笔记》


夜半魍魉 

姚安公曾在舅父陈德音家读书。

一天早起,他听见人声沸腾,有人说:“有个叫张珉的长工,昨夜在村外看守瓜田,今早已昏迷不醒。”

经过千方百计地救治,晚上才苏醒。

据他说:“二更后,我远远看见树林外有火光,越移离我越近。等我到了瓜园,才发现是一个巨人,有十多丈高,他手提灯笼,如同一间屋那么大。它站在窝棚前,俯视了好久。我惊恐万分,当时便昏了过去,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有人说是魍魉,有人说是主夜之神,一时难以成定论。

据考证,《博物志》记载有主夜神的咒语是“婆珊婆寅底”。

吟诵它就可以避免恶梦,不再恐怖。

因此主夜之神不应当一反常态,现出凶恶之怪相来吓唬人。

我估计是魍魉。《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