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维扬生

维扬生

江都县某秀才到宿迁去,同两个朋友一起参拜西楚霸王庙,于是说起钜鹿之战以及垓下之败,感叹了好久。

秀才独不以为然,说:“千古以来,没有才能见识,庸庸碌碌的,只有项王一个人而已。当初虬髯客志在夺天下,一旦看到唐太宗,自己惭愧不如太宗,就甘心避让,远去扶余国当国王【见唐传奇《虬髯客传》】。吴越王钱镠负有盖世的雄才大略,全部占有东南一方,坐看中原争斗,始终坚守臣子的本分。这两个人;不是不想创立基业,成为一代功高盖世的开国皇帝,并传于后世,直至无穷。只是估计自己的德望能力,见机而起,也能见机而止,因此不愧为豪杰,不失为英雄。哪能像项王只自仗扛鼎的雄豪,自逞拔山的大力,像沛公如此的豁达大度,他认识不到是真命天子。像张良、韩信有如此的才能,他认识不到他们是治国良才。亚父范增因为中了反间计气死,韩生因为直言敢谏被他烹死,项王是空具盖世的资质,空有重瞳子的外表。但是太史公还把他列入本纪,江淮人还用大庙来祭拜他,这是天下极大的不公平之事。而诸位还要津津乐道,并且还有仰慕学习的意思,就不怕被有见识的人笑话吗?”

两个朋友说:“不对,项王因为凶暴所以人们小看他,但也是上天的劫数使之如此。细想他为人,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烧毁秦朝宫殿,是他的坚毅;不沿袭秦国弊政,分封六国后代,是他的正义;相会鸿门,释放沛公,是他讲信用;七十多战,未曾失败,这是他的武勇;不杀刘太公,是他的仁慈忠恕;一败涂地,不忍再偷生,是他的果断。你真是书生之见,狂妄诋毁英雄,不是太自不量力了吗?”

秀才生气道:“你们不配谈论古人,我和我自己打交道已久,就自己和自己酬答罢。”就叫书僮拿来笔,在墙上题诗:“

炎刘受命顺皇天,天使重瞳作獭鹯。

千古中原群盗贼,让君马首一鞭先。”

此诗表现作者推崇刘邦、贬低项羽的立场。题完,丢下笔大笑,两个朋友沉默不语,分路散去。

当夜,秀才梦中被人绑到一个大殿下,见项王按剑而坐,怒气冲冲地斥责秀才,声如巨雷,房屋都波震动。秀才被惊吓趺倒在阶下,折伤了一条腿。项王命人拔掉他的舌头,就有几个壮士同声而应,蜂拥上前。一个人抠出他的舌头,用力拔去,秀才大叫而醒。从此秀才舌头蜷曲起来,不能再说出清晰的话。右腿也从此瘫痪,终生不愈。

兰岩曰:  项王事已隔几千年矣,何来狂生,畅一时无稽,致终生残废,悔何及哉!甚矣,人不可不慎言也!


【原文】

维扬生

  江都某诸生之宿迁,同二友谒西楚霸王庙。因话及巨鹿之战,及垓下之败,感叹移晷。生独以为不然,曰:“千古无才无识,庸而且碌者,项王一人而已。昔虬髯客志在天下,一旦见文皇,自惭不逮,甘心逊避,远帝扶余;吴越王负盖世之雄,奄有东南,而观衅中原,终守臣节。此二人者,非不欲创业垂统,为一朝烈祖,施后世而传无穷也;特度德量力,见机而起者,亦见机而止,故不愧为豪杰,不失为英雄。岂若项王矜扛鼎之雄,逞拔山之力,以沛公之豁达大度,不识其为真人;以张良韩信之才,不识为国士。亚父以反间死,韩生以直谏烹。徒具盖世之资,虚负重瞳之表,乃太史公犹列入本纪,江淮人祀以崇祠,此天下大不平事,而诸君尚津津然置诸齿颊,且有景行之慕,独不虑贻识者笑乎?”  二友曰:“不然。项王以暴,人故小之,要亦劫数使然。究其人亦有足多者,如烧秦宫室,毅然不袭秦弊,封六国后,义也;会鸿门,释沛公,信也;七十余战,未尝败北,勇也;不杀太公,仁也,恕也;一败涂地,不忍复生,果也。君书生之见,妄诋英雄,毋乃不自量乎?”

  生艴然曰:“君辈不足论古人。我与我周旋久,自为酬酢可也。”因呼僮索笔题句壁上,曰:“炎刘受命顺皇天,天使重瞳作獭鹯。千古中原群盗贼,让君马首一鞭先。”题毕,掷笔大笑。二友默然,遂分路而去。是夜,生梦中为人缚至一广殿下,见项王按剑而坐,盛怒叱之,声如巨雷,栋宇震撼。生震慴仆阶下,伤折一股。王命拔舌,即有数壮士同声而应,蜂拥至前,一人抠抉其舌,极力拔之,生大叫而寤。舌遂卷曲,不复能作了然语,右股亦病瘫痪,终生不瘥云。

  兰岩曰:  项王事已隔几千年矣,何来狂生,畅一时无稽,致终生残废,悔何及哉!甚矣,人不可不慎言也!

《夜谭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