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黑豆降妖
宝坻(dǐ chí)县的举人王锦堂说,宝坻县的旧城坍塌毁坏后,经雨水冲刷剥蚀,形成了许多洞穴,于是妖物们就在里边藏身。
后来修城时,拆毁了旧墙,妖物便失去了安身之处,于是就分散到空屋子或古寺中。
它们四出害人,不少男女都被它们迷惑住了。
忽然,县里来了位道土,他让人们拿来四十九粒黑豆,口念咒语炼了七天。
用黑豆击打妖物,豆一出手妖物便立刻死去。
锦堂家里有许多空屋子,被许多妖物占据了。
一个仆人的媳妇也被妖物迷惑了,用道士炼过的黑豆打去,忽然响起一阵大风声,好像听见许多人在呼喊:“太夫人被击伤致死了!”
跑过去一看,是一条大蛇;被黑豆击伤的地方,就像被铳炮的铅弹击中一样。
人们问道士:“凡是迷惑女人的必定是男妖,这条蛇为什么称作太夫人呢?”
道士说:“这是条母蛇。当蛇诱惑人的时候,它的头和尾都可以吸取人的精气,不一定非要采用交的方式。”
又一个人突然发现妖物,可黑豆包裹在纸里来不及打开,就连同纸一齐扔了出去,妖物也照样受了伤逃走了。
还有一个人被女妖所迷惑,虽然把黑豆给了他,可他却沉湎在女妖的美色中不肯击打她,最后因此而丧命。
妖怪们祸害人的事,那是常常会发生的。
到了一时汇聚成群,放肆地害人的时候,就为天道所不容了。
这位道士不早不晚恰巧在这时候来到宝坻,或许是神假手他来消除祸害吧。《阅微草堂笔记》
老医住鬼庙
叶守甫,是德州地方的老医生,与我家有来往,我年幼时还见过他。
我记得他曾与先父姚安公说过:曾有一次,从平原到海丰,夜里迷路,仆从也都走失了。
风雨将至,四周又没有村落,他遥望见远处有一荒废的古寺,就走去避雨。
寺门虚掩着,门扇上隐隐约约有白粉写成的大字,他打着火一看,上面写着“此寺多鬼,行人勿住”两句话。
但他当时进退无路,于是推开门,拜告说:“过客途中遇而,恳求神炅暂且容纳,雨一停就走,绝不敢久留。”
忽听屋顶尘板上有声音说:“钦佩你的礼貌。但今天我喝醉了,无法见客,真没办法!你可靠东墙坐,西墙有蝎窟,怕它螫着你;渴了不要喝屋檐流下的水,怕里面搀有蛇的口涎;殿后的酸梨树已结熟果,你可摘下来吃。”
守甫听了吓得毛发直立,一声不敢出。
雨渐停,就慌忙拜谢,急匆匆走了,像脱离虎口一样。
姚安公说:“在门上题字告示,必定因为伤人很多了。而你能够平安无事,得益于委婉的话语。大约以礼要求自己的人,没有不能够以礼征服的事情;以真诚感动别人的人,没有不能够用真诚打动的人。即使是异类之间也无差别。你不仅是老于医道,而且也老于处世啊。”《阅微草堂笔记》
鬼诱色书生
朱导江说,新泰县有一位书生,到省城去参加乡试。
在距离济南还有半天路程的时候,和几个朋友趁凉快在天没亮时就上路了。
黑暗中有两头驴跟着,时而在前,时而在后,他们也没有在意。
等到天蒙蒙亮时,这才看出骑驴的是两个女人。
再仔细一看,一个是老太太,大约五六十岁的样子,长得又胖又黑;另一个是少妇,差不多二十岁左右,身材、相貌都很不错。
那书生不断地打量她。
她忽然回头大声问道:“是几表哥呀!”
书生一听,愕然地不知该怎样回答。
少妇说:“我就是某氏的表妹,我们的家法中规定,表兄表妹不能见面,所以你就不认得我。我却曾经隔着门帘偷偷地见过你,所以我能认得你。”
书生想起来,原先是有个表妹嫁到了济南。
于是两个人就慢慢地聊了起来。
书生问:“你这么早赶路要上哪去?”
少妇回答说:“昨天和你妹夫一起到舅母家去探问她的病情,本来打算当天就赶回来。可舅母家碰上了件打官司的事,央求你妹夫到京城去周旋,就没能在当天赶回来。我今早回来是为他收拾行装的。”
少妇说话时眉目传情,神态妩媚动人,还流露出早在十几岁时就对书生一见钟情的意思。
书生有点动心了。等走到岔路口时,少妇邀请书生到家一起吃顿饭。
书生高兴地答应了,就和一起赶路的人约定晚上在某个地方等着他。
但他们一直等到报晓的钟声敲响也不见书生来。
第二天,还是没消息。
后来他们又到那天分别的地方,沿着岔路寻找,发现他骑的那头驴还在田野中,驴鞍子都没卸下来。
又找遍了村子的各个地方,竞没有一个人认得那两个女人。
于是又打听到书生的表妹家,而他表妹早就死去半年多了。
那个书生到底是被鬼所迷惑、被妖怪吃掉了呢,还是让盗贼诱拐,就都不得而知了。
而这个书生从此也就再没有消息了。
这件事也足以让那些轻薄的青年男子引以为戒。
《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