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父救赌子,不享非分之福,贪酒宴被戏弄(纪晓岚著)

鬼父救赌子 


黎荇xìng塘说:有个青年,父亲出外经商,很久不回家了。

青年没有人管束,就被赌窝主人引诱,参与赌搏,输去了几百两银子。

赌头和青年商量,由他代为出钱还大家的赌债,而逼勒青年写下把住宅卖给他的契约。

青年没有办法,只好按赌头所说的去做。

青年害怕无法跟母亲、妻子说,就不回家,晚上到树林里去上吊。

刚把带子结上,就听到很响的马蹄声音,回头一看,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回来了。

父亲惊讶地问:“你怎么这样做?”

青年无法隐瞒,就据实把事情说了出来。

父亲也不生气,说:“这也是常有的事,何必寻死呢!我这次回家,赚到的钱还可以抵赌债。你自己先回家,我素自去还赌债,并讨还卖房契约就是了。”

当时,赌头家的赌场还未散,父亲突然闯进门去。

这些人父亲本来都是认识的,于是一一指名道姓,先是骂他们引诱儿子,接着又骂他们追逼赌债不对。

赌徒们惊讶万状,都说不出话来。

后来,父亲说:“既然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写了卖房契约,我也知道不能以赌债告官处理。现在我还给你银子,你明天去分给其他人,就把卖房契约还给我,行吗?”

赌头知道自己没道理,就接受他的意见。

青年的父亲把身上带的银子交给赌头,赌头一一检验之后收好。

青年的父亲收回卖房契约,就在灯火上烧了,气愤地走了出去。

青年回到家,为父亲准备了饭食,可是等到天亮,他的父亲还没有回家。

青年到赌头家去探看,说是他父亲已经烧掉卖房契约,走了。

青年正担心有其他的原因。

第二天,赌头打开银箱,发觉那些银子都是纸钱。

但银子是自己亲自点收的,大家也都看到,现在没有办法说清楚,只好拿出自己的银子来还债。

赌头心中有点怀疑,大概是碰上鬼了。

过了十几天,青年听到了父亲的死讯,原来已经死去几个月了。《阅微草堂笔记》


不享非分之福 


刘某是沧州人。

他母亲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到了乾隆五十七年,已经是一百零一岁了,依然身板硬朗,饭量不小。

皇上屡次颁布恩诏,乡官想报官府领取粮食布匹,她都坚决辞谢了。

去年又要为她请求旌表,建立碑坊,她也坚决不同意。

有人问她不愿意的原因,老人慨然说:“我是一个穷人家的寡妇,天生命薄。正因为我这辈子颠沛困苦才为神明怜悯,得以长寿。一求非分之福,那么死期就会来啦。”

这老太太的见识非常高明。

估计她这一生,绝没有忙忙碌碌地进行份外的争求。

她顺和着天,当然就能恬淡静和地颐养天年,才得以能长寿啊。《阅微草堂笔记》


贪酒宴被戏弄


景州的宁逊公,能够把琉璃舂成碎末,用油漆调匀,堆砌成大字。

这些字有立体的凹凸,还有皱纹,很像石头的花纹。

宁逊公自恃有这种技能,常在富贵人家走动,还喜欢要人家招待他酒食。

他只要听到什么地方有宴会,一定去混吃混喝。

有一天,他刚好是吴桥镇赛神集会,宁逊公就把自己做的对联匾额拿去出售。

到了傍晚,对联匾额卖出去了,得了几两银子。

忽然,碰到十几个人来邀请他,说:“我们想请您花一个月的工夫,堆砌一批字,分送给亲友,也希望得点利润。今天晚上,我们先请您吃一顿,明天我们再请你到一个地方去堆字。”

宁逊公很高兴,跟着他们进了酒店,一起大吃大喝。

到头更天时,酒店主人催他们离开,说要关店了。

这时,那十几个人一下子不见了,酒席上只剩下宁逊公一个人。

宁逊公没有话说,只好把口袋中的银钱都拿出来付酒席费,又懊丧又气愤地回家去。

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是法术还是狐狸作怪。

李露园说:“这位先生应该受到这种报应。”《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