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守节
《隋书》记载兰陵公主用死来为后夫殉葬,所以《列女传》把她列在第一篇。
这种记载与传统史学相违背。
沧州有位名叫张作霖的医生,说有一位少妇,丈夫死了不到一年就嫁人了。
过了两年,后夫又死了,她就赌咒发誓不再改嫁,竟然守了一辈子。
有一天她去看望邻居家中一位有病的妇女。
那位妇女忽然瞪起眼睛,以少妇前夫的声调喝叱说:“你怎么甘心为后夫守节,竞不为我守节?”
她干脆利落地回答:“你不把我当作结发妻子,在一起生活了三年,你却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一句体贴温存的话,我凭什么为你守节?后夫不嫌我是二婚,结婚二年中,夫妻恩爱,情深义重,我怎么能不为他守节呢!你不扪心自问,反倒来责怪我!”
鬼魂被问得无话可说。
这个故事跟兰陵公主用死来缅怀后夫的故事差不多。
这也和豫让曾说过的“你以普通人待我,我也像普通人一样地对待你;你把我当作国宾,我就用国宾的身份来回报你”一个意思。
但是,在五常之中,只有朋友是以义相交的,朋友之间不讲报答,这就是厚道。
就是讲求报答,也说得过去。
兄弟之间的关系是天然的,不能谈报答;更何况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妇在三纲之内。
渔洋山人在诗《豫让桥》中说:“国士桥边水,千年恨不穷;如闻柱厉叔,死报莒傲公。”
他认为这诗可以敦睦世风,这看法倒是不错。
然而,柱厉叔因为不被国君了解而被放逐。
于是他挺身死难,以使不了解臣下的君主惭愧。
他的这个行动含着不满和怨恨,只为与君王计较是非,而不是为了捍卫汪山社稷。
他的事迹可以传说,但他的话却不合乎义。也许这是记叙者的过失吧?《阅微草堂笔记》
扮鬼遇鬼
我的本家叔叔行止说,有一位农家妇女和她的小姑子都长得端庄秀丽。
二人月夜乘凉,睡在屋檐下。
突然,从牛栏后窜出了一个红发青面鬼。旋转蹦跳着好像要吃人。
当时,男人们都去看守田园了,姑嫂二人吓得大气不敢出。
红发青面鬼便对她俩做了坏事。
之后鬼跳上了短墙,却“嗷”地一声怪叫,仰面掉了下来。
姑嫂见鬼倒地好久不动,才敢大声呼叫。
左邻右舍纷纷赶来察看,原来墙里躺着的鬼是本村的恶少某某,已昏迷不省人事;墙外有一个鬼巍然挺立。
原来是土地庙里的泥胎。
父老们议论说土地爷显灵,天亮要去祭祀。
一位年轻人哑然失笑说:“甲某每天都是五更天起身去挑粪,我把土地庙里的小鬼扛到这儿来,想吓唬他一下,取个笑,不料让这个假鬼给撞上了,倒把他给吓趴下了。土地爷有什么灵?”
有位老叟说:“甲某天天挑粪,你为什么别的时候不吓唬他,唯独今天才去吓唬他?开玩笑的方法多得很,为什么忽然扛来这尊泥胎来?这尊泥胎放在哪儿不行,为什么偏偏放在这家人的墙外?这里边一定有鬼神支使啊,你自己不知道罢了。
于是大家募集了些钱,祭祀了一番。那个恶少被他的父母抬回家去,昏昏沉沉地睡了好几天,也没有苏醒过来。《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