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老翁
姚安礼曾经住在驿馆,仆人们都休息了,当时正是盛夏,他热的睡不着,就独自起来在屋子里散步。忽然听到院子里有簌簌的声响,隔着窗户一看,是一个一尺多高的老翁,穿着白衣服,带着大帽子,拄着拐杖慢慢行走。一边走一边抬头看月亮,不时用手拍打额头。
开始的时候,姚安礼认为白衣老叟是神,就屏住呼吸,不敢声张。后来有一个蜣螂从老翁面前飞过,他举杖一击,蜣螂落地,老翁捡起来吃掉了。姚安礼就拔出剑来去追赶,老翁转过侧廊,跑到草丛中不见了。姚在那里做了记号,早晨让仆人挖掘,捉到一只很大的白刺猬,旁边还有一个铁撮子,和一根拨火的小铁棍。看来这就是他的帽子和拐杖。这个驿站里原来经常有怪事,杀掉大刺猬后,怪事再也没发生过。
【原文】姚大夫安礼尝暮宿驿舍,仆辈各已休寝。时夏夜盛热不得寐,独起散步屏后,闻庭下簌簌有声,隙屏窥之,正见一叟,皤然,素衣顶冠,长才尺许,策杖缓行,仰首视月,以手加额。姚初意其神物,屏息不敢惊。俄一蜣螂飞过其前,叟即举仗一击堕地,俯拾裂食之。姚乃拔剑逐之,转过厅侧廊庑后,走入郁栖而灭。插剑识之。明旦,命仆发视,得一白猬甚大,旁有故铁托、火箸各一,盖其冠杖也。乃杀之。驿舍旧多怪,自此遂绝。(陈襄仲谟说二事)
许钦明客
唐朝时,许钦明在仁和坊有所房子,曾经有个客人在他家读书。当时是冬天,客人在床上放了一个火盆。当他闭上眼睛休息的时候,好像听到老鼠走动的声音,睁眼一看,有一个老太太爬到床上烤火。她身材极其矮小,浑身长满了白毛,不像人类。客人吓的大喊了一声,妖怪就跳到地上,快速逃走了。客人觉得院墙高大,怪物应该没有翻墙出去。就喊了一个仆人,点起灯笼在院子里搜索。当找到一丛竹子下面时,看到一块大石头。掀开大石头,在下面的小洞里捉到一只白刺猬,就把它杀掉了。
【原文】唐东都仁和坊有许钦明宅,尝有人于许氏厅事,冬夜燃火读书。假寐,闻虫鼠行声。密视,见一老母,通体白毛,上床就炉,炙肚搔痒。形容短小,不类于人。客惧,猝然发声大叫,妖物便扑落地,绝走而去。客以宅舍墙高,无从出入,乃一呼奴持火,院内寻索。于竹林中,见一大石。发石,得一白猬,便杀之。(出《西京杂记》)
费秘
梁朝末年,四川人费秘收麦子,正赶上下大雨,就躲在岩石间避雨。突然看到离家几里远的路上,远远的来了十多个妇女,都穿着红色紫色的衣服,边走边唱歌。费秘感到奇怪,田野里哪来的一群彩衣妇女?那些女人走近后,就不再出声,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站住。
不一会儿,都转过身面对着费秘,他仔细一看,都没有眼睛鼻子嘴,满脸的短毛。费秘吓的昏了过去。天黑了,父亲打着火把来找他。看到费秘躺在路旁,左侧有十多个刺猬,见到火光四散而去。费秘到了家,一百多天后就死了。
【原文】梁末,蜀人费秘刈麦,值暴风雨,隐于岩石间避雨。去家数里,遥望前路,有数十妇人,皆着红紫栏衣,歌吟而来。秘窃怪田野何因有一群彩衣妇女?心异之。渐近,寂然无声,去秘数步,乃各住立。少时,悉转背向秘,秘到边过看之,其面并无眉耳鼻口,唯垂乌毛而已。于是秘惊怖,心迷闷倒地。至一更,秘父怪不来,把火寻之。见秘卧在道旁,左侧有十刺猬,见火争散走。秘至其家,百余日而死。(出《五行记》)
李婴
有个叫李婴的人,和弟弟都擅长用弩。兄弟二人曾经捕获到一头鹿,挂在树上剥皮,去除内脏后,在山上就地烤熟。正要吃,山下来了一个巨人,三丈多高,背着一个口袋,大踏步的走到近前。巨人把鹿皮鹿骨以及火上的鹿肉都装入口袋,背着就走了。李婴兄弟惊吓万分,不知所措。但后来也没有祸事发生。
【原文】有李婴者,与弟绦皆善用弩,曾射得一麈,解其四脚,悬置树间,剖以为炙,列于火上,方欲共食,忽见山下有一神人,长三丈许,鼓步而来,手持大囊。既至,悉敛肉及皮骨,并列火上者于囊中,迳还山去。婴与弟绦惊骇,莫知所措,亦竟无他焉。(出《鄱陟记》)
紫石
晋安有个樵夫陈某,经常看到山里有紫气冲天。偷窥了好久,发现光芒发自一头大鹿的口中。设法捕获后,从鹿肚子里得到一块紫色的石头,像珠子一样圆润光滑。陈某把石头珍藏起来,家里逐渐变的富有。传到陈某孙子的时候,他孙子好喝酒,一次喝醉后玩赏紫石,因为好奇,就打碎了看看里面有什么。结果,陈家日渐衰落贫穷。
【原文】晋安有东山樵人陈氏,恒见山中有紫光烛天。伺之久,乃见一大鹿,光自口出,设□捕而获之,刳其腹,得一紫石,圆莹如珠,因宝藏之,家自是富。至其孙,奢纵好酒,醉而玩其珠,以为石何神,因击碎之。家自是贫矣。(出《稽神录》)
杨迈
司农杨迈年少时喜欢打猎,他说:在长安的时候,去旷野放鹰,远远看到草丛里有一只兔子跳来跳去。鹰飞到那里捉兔子,到了跟前却不见了。把鹰收起来走了几十步,回头又看到那只兔子。再次放开鹰,兔子又不见了。这样好几个来回,他就命人割去那里的野草,找到一具兔子骨头。原来多次看到的,是兔子鬼。
【原文】司农卿杨迈少好畋猎,自云:在长安时,放鹰于野,遥见草中一兔跳跃,鹰亦自见,即奋往搏之。既至无有,收鹰上鞴。行数十步,回顾其处,复见兔走。又搏之,亦不获。如是者三,即命芟草以求之,得兔骨一具,盖兔之鬼也。(出《稽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