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之值殿将军
天台僧人智果好云游,在山上迷路了,走到一个石洞处,看见里面坐有一道人,身披树叶树滕。僧人跪下请求说:“我幸运地遇到仙人,愿受教导。”道人说:“我是人,不是仙,你来干什么?”僧人说:“我进山有好几天了,肚子很饿,想求仙酒喝。”道人说:“你稍等,我到后山去找。”过了一会儿,带一件东西来,样子像轮子而色彩鲜白,道人把它破开,自己先喝,然后剩余的给僧人,说:“这是千年茯苓。”叫僧人坐下,问:“岳飞将军还好吗?秦桧死了吗?”僧人说:“这是宋朝的事,如今改朝换代几百年已经是大清朝了。”于是告诉他《宋史》所记载的岳飞事迹的始末。道人凄惨地说:“岳将军终究不免被害啊!”接着大哭起来,又说:“我姓周,名通,是岳将军麾下的小将。当年秦桧用金牌召兵马回去时,我知道有难,就逃到这里,吃灵草才不死。我师父教我不要出洞,出洞就死。你应该快点出去,迟了恐怕来不及。”僧人害怕,拜辞而行。
道路很曲折,僧人受尽艰难险阻,忽然望见悬崖上坐着一巨人,高一丈多,遍体绿毛如纺织的翠锦,僧人惊恐地奔回洞里告诉道人。道人说:“这是我师父商高,商纣王的值殿将军,被飞廉、恶来(父子二人是商纣王时的大臣猛将)诬陷,逃避隐居在这山上,好吃野兽,所以他的形状与人不同。你去拜求,还可以问商代的事。”僧人本来愚钝,没有什么记忆,向巨人礼拜后,就问纣王宠爱妲己的事。巨人说:“你搞错了,妲的意思,是南宫女官的称呼,己的意思,是女官的级别名次。女官不止一人,你要问的是哪个妃子?”僧人不能回答,又问文王受天命的事。巨人回答说:“我不知道文王是什么人,或者是西方的诸侯姬昌吗?这个人对纣王很恭敬,并没有称王的事。”因而又问:“你所问的,是谁告诉你的?”僧人说:“书上说的。”巨人问:“书是什么东西?”僧人用手比划书的样子。巨人笑道:“我那时还没有这东西。”说完,用一臂搂着僧人行走如飞,最后把僧人放到平地上,拱手而别,这时僧人发现已经在天台郊外了。
【原文】
纣之值殿将军
天台僧智果好游,山行迷路,至大石洞。坐一道者,萝衣薜裳。僧跪而请曰:“某幸遇仙人,愿受教。”道者曰:“予人也,非仙也,子来胡为?”僧曰:“某入山已数日,腹枵甚,敢有云浆之请。”道者曰:“子姑待,吾往后山觅之。”去有顷,携一物来,状轮而色鲜白。道者破之,自吸其浆,以其余授僧,曰:“此千年茯苓也。”因令僧坐,问:“岳飞将军安否?秦桧死否?”僧曰:“此宋朝事也,今易代数百年为大清矣。”因告以《宋史》所载岳事颠末。道者惨然曰:“岳将军终不免乎!”遂大哭,曰:“吾姓周,名通,岳将军麾下小将也。当秦桧以金牌召兵时,我知有难,遂逃于此,食灵草得不死。我师教勿出洞,出洞即死。汝宜速出,迟恐无及。”僧惧,拜辞而行。
路甚纡曲,备历险阻。忽望崖上坐一巨人,长丈余,遍体绿毛如翠锦,骇而奔还告道者。道者曰:“此予师商高,纣王之值殿将军也,为飞廉、恶来所谮,避居此山。性好食野兽,故其状与人异。子往拜祈,兼可问商代事。”僧故蠢野,无所记忆。见巨人礼拜毕,便问纣宠妲己事。巨人曰:“汝误矣,妲者,南宫女官之称;己戊者,女官之行次。女官非止一人也,汝所问何妃?”僧不能答,又问文王受命事。曰:“吾不知文王为何人,或是西方诸侯姬昌耶?其人事纣甚恭,并无称王之事。”因问:“汝所问者,何人告汝?”曰:“书上云云。”巨人问:“何物为书?”僧手作书状示之。巨人笑曰:“我当时尚无此物。”言毕,以一臂搂僧行如飞,置之平地,拱手而别,已在天台郊外矣。
土地奶奶索诈
虎踞关的名医涂彻儒,与他交好的,是他儿媳吴氏、镇举人的妹妹。乾隆丙申年六月,吴氏夜里梦见街坊负责人李某拿着账簿募捐,口称“虎踞关将有火灾,集资演戏作为祭祷”。账簿上的姓名,都是街坊中相识的。正犹豫着,有老妇人身穿黄衫红裙从门外进来,对吴说:“今年这里火灾是九月初三日,你家首先遭灾,这是劫数不可逃避。须要烧纸钱、买祭品还愿,才不会烧伤人命。”吴氏梦醒,才想起负责人李某早就死了,于是到各家告诉梦的情况,并问:“这里可有穿黄衫的妇人吗?”都说:“没有。”吴有了戒心,去土地庙祷告,见雕塑的土地奶奶像,分明就是梦中所见,吴惊恐异常。邻居们听了,也很惊骇,都互相演戏祭祷,花费了数百两银子。
将到九月时,涂氏一家把衣箱器具都搬移到亲戚家,从初一日起,不再点火做饭了。到期,四邻平静无事,竟然没有火灾。涂氏至今安好。
【原文】
土地奶奶索诈
虎踞关名医涂彻儒,与之交好,其子妇吴氏,孝廉讳镇者之妹也。乾隆丙申六月,吴氏夜梦街坊总甲李某持簿化缘,口称“虎踞关将有火灾,纠费演戏以禳之”。簿上姓名,皆里中相识者。正徘徊间,有老妇人黄衫绛裙从门外入,谓吴曰:“今年此处火灾是九月初三日,君家首被其祸,数不可逃。须烧纸钱、买牲牢还愿,庶不至烧伤人命。”吴氏梦醒,方悟总甲李某久已物故,乃往各邻家告以故,并问:“此间可有衣黄衫妇人否?”皆曰:“无之。”吴有戒心,往祷土地庙,见所塑土地奶奶,宛然梦中所见,惊惧异常。诸邻闻之,亦大骇。彼此演戏祭祷,费数百金。
将至九月,涂氏一门衣箱器具尽搬移戚里家,自初一日起,不复举炊矣。至期,四邻寂然,竟无焚如之患。涂氏至今安好。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