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成神不必贤人

成神不必贤人(故事梗概,详情情节见下面原文)

有位叫李海仲的秀才,为了前住京师参加秋试,从苏州雇船北上,到淮上时,突然来了一位旧时姓王的邻居要求搭个便船,李海仲答应了,但是到了晚间,这位姓王的邻居明白的表示自己不是人而是鬼,此去是为了向一位在京帅刑部任职的汪某人索债,由于这位汪某人是李海仲的亲戚,李海仲闻言大惊,只有好言相劝,试图居中化解……


姓王的鬼魂终于同意只要汪某肯还钱,必不伤害他的性命,一人一鬼来到京城之后,由于鬼魂作祟,汪某突得疯病,终由李海仲居中调停,汪家还了债,鬼魂才放过他……

李海仲终究没考中,一人一鬼又同船回江南,鬼在船上时,一切饮食,只闻一闻而不吞食,但热的食物被他一闻立即变冷……

船行至宿迁(江苏省北部的小城)时,鬼魂说﹕「某村唱戏,我们不妨一起去观赏!」李海仲答应了,一人一鬼在戏台下看了几出戏,鬼魂突然不见了,只听到附近突然传来飞砂走石之声,李海仲只好一个人独自回到船上……


傍晚之时,鬼魂竟然穿了华丽的官服回来跟他说﹕「我不跟你回去了,我要留在此地做关帝了!」

李海仲大吃一惊地问他﹕「你怎么敢做关帝?」

鬼魂笑着答说﹕「世上观音关帝,皆鬼冒充。村中唱戏是为向村中关庙中的关帝还愿,那位在村中冒充关帝,接受村民牲礼香火供奉的孤魂野鬼,比我更无赖,连我见了他都很生气,所以和他打斗了一场,打败了他又把他赶走了,刚才你没听见飞砂走石之声吗?那正是我在和他打斗啊……」

最后,姓王的鬼魂就这样留在村中,取代原本那个无赖鬼继续冒充关帝接受村民的供奉,而李海仲则一人返乡,并且替他把讨债要回来的钱带给了他的妻子。 」


【原文】李海仲秀才,秋试京师,在苏州雇鸭嘴船。行至淮上,见舱前来王某求附舟,旧时邻也,因与同行。

洎晚,王笑问:“君胆大否?”秀才愕然,漫应曰:“大。”王曰:“惧君生畏,故以胆问。君既胆大,我不得不以实告。我非人,乃鬼也。我别君六年矣,前年岁荒,为饥寒所迫,掘坟盗财,被捕拿获罪,已斩决。今作鬼依旧饥寒,故往京中索逋,仗君乞带。”李问:“往索何人之债?”曰:“汪某。渠作刑部司官,许拟斩文书到部时为驳减等,故馈以五百金。不料渠全无照应,终不能保全性命,故往祟之。”汪某者,李戚也。李大骇,晓之曰:“汝罪宜诛,部议不枉,汪舍亲不应骗汝财物,我带汝往,说明原委,令渠还汝,以解此仇可也。但汝已死,要银何用?”王曰:“我虽无用,尚有妻子在家,居与君邻。我索得后,可代我付之。”李唯唯。又数日,将到京师,王请先行,曰:“我且到令亲处作祟,令渠求救无方,君再往说之,方肯听君。否则渠系贪财之人,君虽有言,渠不听也。”言毕不见。李入都觅寓,迟三日,往汪家,汪果得风狂之病,举家求神问卜,毫无效验。李方至门,病人口语曰:“汝家救星到矣!”家人争迎问李,李告以原委。汪妻初意要烧纸钱数万为偿,病人大笑曰:“以假钱还真钱,天下无此便宜之事!速兑五百金交李老爷,我便饶你。”其家如其言,汪病果愈。

又数日,来李处催与同归,李不肯,曰:“我未下场。”鬼曰:“君不中,不必下场也。”李不听。毕三场后,鬼又催归。李曰:“我要等榜。”鬼曰:“君不中,不必等榜也。”榜发无名,鬼来笑曰:“君此时可以归乎?”李惭沮,即日起身。鬼与同船,一切饮食,嗅而不吞,热物被嗅,登时冷矣。

行至宿迁,鬼曰:“某村唱戏,盍往观乎?”李同至戏台下。看数出,鬼忽不见,但闻飞沙走石之声,李回船待之。天将黑,鬼盛服而来曰:“我不归矣,我在此做关帝矣。”李大骇曰:“妆何敢做关帝?”曰:“世上观音、关帝,皆鬼冒充。前日村中之戏,还关神愿也。所还愿之关神,比我更无赖,我故大怒,与决战而逐之。君独不闻飞沙走石之声乎?”言毕拜谢而去。李替带五百金付其妻子。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