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抢馒头
文林曾告诉我:洞庭山一带有很多恶鬼。那里,某家人某天蒸了一笼馒头。等到蒸熟了,刚解开蒸笼盖子,咦,馒头就自己迅速的动了起来,缩小了,本来还有碗口那么大的馒头,顷刻之间变成了核桃那么大。拿来吃一口,感觉像是面筋,木渣渣的,馒头的精华都没了。
当时那家人很疑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有个老人说,这是饿鬼在抢馒头呢,等出笼的时候,用毛笔蘸朱砂点在馒头上,就抢不走啦。这家人就照做了,可惜,你这边点朱砂,那边馒头还是照样缩小。大概只有一个人在点朱砂,哪里挡得住一群饿鬼来抢呢?
【原文】文林言:洞庭山多饿鬼。其家蒸馒头一笼,甫熟揭盖,见馒头唧唧自动,逐渐皱缩,如碗大者,顷刻变小如胡桃。食之,味如面筋,精华尽去。初不解其故,有老人云:“此饿鬼所抢也,起笼时以朱笔点之,便不能抢。”如其言,点者自点,缩者仍缩。盖一人之点,不能胜群鬼之抢也。
贫鬼祟人富鬼不崇人
西湖畔有座德生庵。德生庵后门的外面,停放着一千多具棺材,堆积得像山一样。
袁枚先生往德生庵投宿,问庵中僧人:“你们这地方,闹不闹鬼?”僧人说:“这里都是富鬼。富鬼不出来作祟,所以长年太平无事。”我说:“杭州城里哪有这么多富人?又哪有这么多富鬼?再说,这些棺材久存而不葬,可见他们家中一定不富。”
僧人解释道:“所谓富鬼,并不是说他生前如何的阔气。凡是死后能享酒食祭祀、烧化纸钱的,就是所谓的富鬼。这里存放的一千多口棺材,虽然久积未葬,但每逢四时八节,就一定为他们募捐做道场、举办盂兰盆会,给他们烧成千上万的纸钱。鬼都吃饱喝足,就不生邪心了。您没见世上抢劫诈骗的事都是因为饥寒吗?大凡病人口里说的,眼中见到的鬼,哪有一个是衣冠华美、相貌堂堂的?凡是出来作祟、要求祭祀的鬼,大多是蓬头垢面、峆唇历齿、衣衫褴缕,一副穷酸相。”
袁枚先生觉得这番话很有道理,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即使是家僮、婢女,天色阴沉的深夜,也没有谁听见过一声鬼叫。
【原文】西湖德生庵后门外厝棺千余,堆积如山。余往作寓,问庵僧:“此地尝有鬼祟否?”僧曰:“此间皆富鬼,终年平静。”余曰:“城中那得有如此许多富人?焉能有如此许多富鬼?且久攒不葬,不富可知。”僧曰:“所谓富者,非指其生前而言也,凡死后有酒食祭祀、纸钱烧化者,便谓之富鬼。此千余棺虽久攒不葬,僧于每年四节必募缘作道场,设盂兰会烧纸钱千万,鬼皆醉饱,邪心不生。公不见世上人抢劫诈骗之事,皆起于饥寒。凡病人口中所说,目中所见,可有衣冠华美、相貌丰腴之鬼乎?凡作祟求祭者,大率皆蓬头历齿,蓝缕穷酸之鬼耳。”余甚是其言,果住月余,虽家僮婢子,当阴霾之夜,无闻鬼啸者。
僵尸抱韦驮
宿州有个叫李九的人,以贩布为生。有一次,他做买卖路过霍山,天色已晚,客店都住满了,只好借宿在一座庙里。
深夜二鼓,李九已经睡得很熟,忽然梦见韦驮神拍着他的背叫道:“快起来,快起来,你大难临头了!赶快躲到我身后去,我好搭救你!”李九从梦中惊醒,赶紧起身,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只听得床后有具棺树咔嚓作响,接着又见一个僵尸从棺材中冒出。这僵尸全身长满白毛,就像反穿着一件银鼠皮袄一样。他的脸上也都是白色的绒毛,两眼呈深黑色,瞳孔呈绿色,闪闪地发着光亮,直向李九扑来。李九跳上佛台,躲到了韦驮神的身后。僵尸伸出两臂,抱住了韦驮,又啃又咬,发出嘎嘎的声响。李九吓得大声呼喊,惊动了庙里的和尚。和尚们手持棍棒火把赶来,僵尸一见,就逃进棺材,棺盖合拢如初。
第二天,和尚们发现韦驮神像被僵尸咬坏,就连神像手中拿的一柄金刚杵,也被折成三段,才知僵尸力大无比。和尚们因庙里出现了僵尸,就向官府报案,官府当即命人把棺材烧毁了。李九十分感激韦驮神的救命之恩,就捐资为韦驮神重塑金身。
【原文】宿州李九者,贩布为生。路过霍山,天晚,店客满矣,不得已,宿佛庙中。漏下两鼓,睡已熟,梦韦驮神抚其背曰:“急起,急起,大难至矣!躲我身后,可以救你。”李惊醒,踉跄而起。见牀后厝棺砉然有声,走出一尸,遍身白毛,如反穿银鼠套者,面上皆满,两眼深黑,中有绿眼,光闪闪然,直来扑李。李奔上佛柜,躲韦驮神背后。僵尸伸两臂抱韦驮神而口咬之,嗒嗒有声。李大呼,群僧皆起,持棍点火把来。僵尸逃入棺中,棺合如故。
次日,见韦驮神被僵尸损坏,所持杵折为三段,方知僵尸力猛如此。群僧报官,焚其棺。李感韦驮之恩,为塑像妆金焉。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