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汉招狐狸却贻害妻子,狐狸戏少年,四位如愿(纪晓岚著)

穷汉招狐狸却贻害妻子


族叔育万说,在张歌桥的北边,有人看见有黑狐狸醉倒在场院的屋子里。

开始这人想捉住它,后来想到狐狸能让人发财,便给狐狸盖上衣服,坐在一边守着。

狐狸睡醒后,左抻右伸,便变成了人。

狐狸极感谢这人的守护,便和他交上了朋友。

狐狸时常送些礼物给他。有一天他问狐狸:“假设有人藏在你家,你能使他隐藏起来不暴露么?”

狐狸说:“能。”

他又问:“你能附在人身上飞跑么?”

狐狸说:“能。”

他便恳求道:“我家极穷,你所给的钱财还不足以维持生计;而你时常赠我钱财,我又感到惭愧。如今村里的某甲极富,而且怕打官司。不久前听说他要雇一个女人做饭。我想叫妻子去应聘,工作几天,弄叫她找机会逃出来藏在你家里。而我则以妻子在某甲家失踪为由要告官。我妻子还有些姿色,我可以诬赖他见色起意,便能迫使他给我一大笔钱。得到钱之后,你就依凭在她身上,使她跑到某甲的别墅里,然后叫人在那儿找到她。这样,我就很感激你的恩情了。”

狐狸答应照他说的做。

他果然得到了许多钱。

他把妻子找回来后,某甲因他的妻子是在自己的别墅中找到的,也不敢再说什么。

不料这妻子的疯病竟不好了。

她常常梳妆打扮,夜里好像和人在一起嬉笑,而不让丈夫靠前。

这人急忙去找狐狸,狐狸说没这个道理,便亲往观察。

回来后,狐狸跺脚道:“坏了,这是某甲家楼上的狐狸看上了你的妻子,乘我不在时迷住了你妻子。这狐狸我对付不了,这可没法子了。”

这人哀恳不已。

狐狸板起脸说:“比如你们村里的某某,凶暴如虎,假使他强占了别人的女人,你能帮别人去理论么?”

后来这妻子的癫狂病越来越重,并且把丈夫的阴谋都揭露了出来,医生针灸、术士镇治都无效,终于因痨病而死。

村里的人都说,这人像鬼那么狡黠,又有狐狸的幻术帮忙,应该没什么差错了。

不料狐狸引来了狐狸,好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

古诗中说“利”旁倚了一把刀,贪人自己害自己,一点不差。《阅微草堂笔记》



狐狸戏少年 


堂叔梅庵公说:我们家族中有两个少年(这是我年幼时听堂叔说的,已忘记他们的字号,大概也是伯叔一辈的人),听说某个墓上有狐狸的足迹,夜里携带猎铳前往,一起伏在草丛中侦察它们,背靠背地睡着了。

醒来,却发现两人的头发交结在一起,贯穿缭绕成一团,一时间竞解不开来;二人互相牵制着,不能行走,也不能站立;稍微移动一下,就彼此喊痛。

就这样二人连结苦恼到天亮,望见行路人,才叫他来,用佩刀割断头发,狼狈地回家。

他们十分愤怒,想去报复狐狸。

父辈说:“它们没有露出形状和声音,不是人力所能战胜的;况且人无故去侵扰它们,道理上也说不过去。你们的侮辱实际上是自己招致的,又有什么仇恨可言呢?报仇,必定失败更为惨重。”

他们两人方才作罢。

这是狐狸稍微戏弄他们,使他们警悟;而不严重伤害他们,激起他们必定来复仇,也可谓善于自我保全了。

然而,稍微戏弄也能够激起怒火,不如深藏不露,使他们侦察一无所得,更是自我保全的上策。《阅微草堂笔记》



四位如愿 


门人吴钟侨曾经作有《如愿小传》,寓深意于滑稽之中,是一篇游戏文字。

后来,他做四川一个县令,正值金川之战,因监运*死在路上。

他的诗文都已散佚,只有这一篇偶尔从故纸堆中翻出,附录在此。

《如愿小传》其文辞为:如愿是水府的女神,以前彭泽湖湖神青洪君赠送庐陵欧明的就是她。

因她事事都能满足别人的请求,所以有“如愿”这个名祢。

处处都有水府,能否遇上水神,却是由每个人的福禄和命运决定的。

有四个人一起访道,遍游江海,到处寻觅,遇到龙神召见。

龙神说:“鉴于你们精神至诚而有上进心,我现在赐给你们每人一个如愿。”

就有四位女子出来随从他们。

其中一人任何请求都获得满足,过得极其适意,没过几个月就病得快要死去,女子说:“今世的享受,都是前生的积德。你前生的积德,这几个月已消耗完了。请让我回去复命吧。”这个人果然死去。

又有一人的请求没有不实现的,却还不觉满足。

到了冬天,他请求弄来像瓜那么大的鲜荔枝。

女子说:“溪壑可以填满,这个要求却不能满足,这不是神道所能供给的。”

她也因此而离去。

另有一人的请求,有实现的,也有未能实现的,他因此责怪女子。

女子说:“神道的能力,也有差别,我有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事。然而,太阳当空必定西斜,月亮丰满必定亏缺。有不能满足的事,正是你的福份。你没有看到那个已经去世的人吗?”

这个人警惕起来,女子就跟随他而不离去。

还有一人虽然得到如愿,却从不曾有什么请求。

如愿有时主动替他做点事,他也皱起眉头表示不安。

女子说:“你的道德高尚,你的福泽深厚,天地明鉴你,鬼神保佑你。没有请求的获取,比有请求的获取高十倍。你就无须我的帮助,我只在暗地里帮助你而已。”

此后,四位如愿相遇,各人说出自己的经历,有的欢喜有的感叹。

她们说:“可惜啊,去世的人已听不到这些了!”

这是吴钟侨弄笔游戏之文,偶尔为之,以资惩劝,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如果写起来累牍连篇,动不动就成卷成帙,就不是应有的著书体裁了。《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