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梦殿
于谦祠有个偏殿,就是祈梦殿。曾经有三个考生同时来到于谦祠祈梦。其中有两个人整晚都没做梦,另一个人梦见于谦对他说:“明日一早,你去看看墙外照壁就知道考试结果。”
这个人醒来后就将他的梦境告诉了另外两个人。他们听后心里自然不高兴,于是趁着黑夜偷偷摸摸地在照壁上写了“不中”两个字。大家知道,古代的文字是竖着写的,他们在匆忙之下,不小心把“不”字给上下断开了,这样一来,这个“不字”就成了“一个”的字样。
第二天,三个人一起去看的时候,只见照壁上写着“一个中”。最后考试的结果恰好是有梦的考生中了秀才。于是,来于谦祠祈梦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原文】有三人祈梦于于肃愍庙,两人无梦,一人梦肃愍谓曰:“汝往观庙外,照墙则知之。”其人醒,告二人。二人妒其有梦,伪溲焉者,即于夜间取笔向墙上书“不中”二字。天尚未明,写“不”字不甚连接。次早,三人同往视之,乃“一个中”三字,果得梦者中矣。
《子不语》
于遘
东晋时期有个中书舍人叫于遘中了蛊毒,长期医治不了。无奈只好向朝廷请了长假,想要到处寻找治疗的办法。
一天,于遘柱着拐杖坐在二门外边。碰巧有一个补锅锔碗的工匠看见了,就问他说:"你怎么这么瘦弱疲惫啊?"于遘就向他陈述了一番。这个匠人说:"我也曾中过蛊毒,遇到了一位良医,他从我身体里钳出一条蛇来,我的病就好了。我也学会了这种技术。"于遘听了很高兴,就祈求匠人给他治病。匠人说:"这是细致的活,明天早上请不要吃饭,我来给你治病。"
第二天,匠人果然来了。他让于遘到屋檐下,面向亮处张开嘴,他拿着钳子等待着,到了要夹时,差点跌倒,没有夹成,就又约第二天再来。又过了一夜匠人又来了,他静静等待时机,一夹而中。那蛇已经长到二寸多长了,红色,有小树枝一般粗细,匠人急忙用火把它烧了。
于遘的病很快好了,复官就职,以后又多次升职,直到做到中书舍人才死去。那位匠人也不接受礼品,只说:"我发过誓要救人。"他在于家只饮了几杯酒,就离去了。
【原文】
近朝中书舍人于遘,尝中蛊毒,医治无门。遂长告,渐欲远适寻医。一日,策杖坐于中门之外。忽有钉铰匠见之。问曰:"何苦而羸苶如是?"于即为陈之。匠曰:"某亦曾中此,遇良工。为某钤出一蛇而愈。某亦传得其术。"遘欣然,且祈之。彼曰:"此细事耳,来早请勿食,某当至矣。"翌日果至。请遘于舍檐下,向明张口。执钤俟之。及欲夹之,差跌而失。则又约以来日。经宿复至。定意伺之,一夹而中。其蛇已及二寸许,赤色,粗如钗股矣。遽命火焚之。遘遂愈。复累除官,至紫微而卒。其匠亦不受赠遗。但云:"某有誓救人。"唯饮数觞而别。
(出《玉堂闲话》)
搜河都尉
我(袁枚)区亲家张开士在任宿州知州之时,曾经奉旨开掘一条运河。
民工挖着挖着,挖到一只巨鳖!
有一个大车轮大小!
其脖子下有一个金牌。
上面雕刻着“正德二年赦封搜河都尉”十二个大字。
此鳖两眼深绿,背壳上长满了一寸多长绿色茸毛。
宿州百姓都闻讯来观看此鳖。
民工就报告官府此事。
张知州念他为前朝皇帝(正德年间距离袁枚的时代大约200年左右)赦封之物,命人放生。
当夜风雨大作。
在开掘之中的河道一夜之间自动延伸了三十多丈。
【原文】
予亲家张开士,牧宿州,奉旨开河,掘地得鼋,大如车轮,项系金牌,鎸“正德二年皇帝敕封搜河都尉”十二字。鼋两眼深碧色,背壳绿毛寸许。民间聚观,告之官,官念前代老物,命放之。是夜,风雨飒至,河不掘而成者三十余丈。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