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娘
有一位侍御名叫钱琦。这一天他奉旨去巡查南城,南城一带所有负责安保的官员们都来迎接并接受检查。
因为每一位侍御来巡查的结果,都是直接汇报给皇上。奉命来巡查的侍御权力极大,几乎等同于钦差大臣,所以负责治安的官员们都很重视这一类的巡查。
在这次的检查时,其中有一位姓梁的守备特别引起了钱侍御的注意。这位守备年龄在六十岁上下,年纪虽然已老,但是身体还十分强壮。
梁守备身体状况并不亚于年青人,力量超大,动作敏捷。他奔跑的速度飞快,而且腾空跳跃的高度和距离都远远超过一般青年人。
据当地官员们说,经他手破获大案而被擒拿的大盗数以百计,官员和老百姓都十分佩服他。
对此钱琦十分惊奇,希望能找这位梁守备谈谈。更详细了解梁守备平素擒拿盗贼立功的情况,以便汇报并给予奖励表彰。
于是便找来梁守备询问,最好能讲几件英雄擒匪故事来听听。
梁守备跪在那里说道,“平时巡查擒拿盗贼就是日常工作,不足为奇,也没什么好说的。"
梁守备停顿了一下。“但有一件事,令我心悸而且叹绝者,那就是擒拿妓女三姑娘。这件事印象太深刻,真是终生难忘,我可以给你讲一下。”
雍正三年某月某日下午,九门提督某人,通知我去见他。到了提督衙门,某提督将我带到一个小房间,让其余人都避开。
他对我说:“你知道金鱼胡同有个妓女三姑娘吗?”我说,听说过一点。某提督说:“这个三姑娘可不是一般的妓女,她背后的势力非常大,你听说过吗?”
我稍犹豫了一下说:“是听说过,但究竟背景如何不太清楚。”某提督来回踱了几步,转过身体对着我,两眼直视着我:“你能够抓捕她吗?”
我想了想,心里说,你是我的顶头上司,我能说不行吗?无奈之下说:“可以。”
某提督对我说:“那么,你考虑一下,要带多少人手?”我脑海里浮现出金鱼胡同的地形地貌,盘算了一下:
“大人,在金鱼胡同这个地方,要确保不失手。不能少于二十五个人,而且人要精干。”
提督神秘地微笑下点点头,“好,我给你三十个人”。提督立刻调集了三十个人归我指挥,临走时提督拉下面孔,沉声道:
“如果这次行动,你不能将她抓捕回来,那么,你就抬着棺材来见我。”
这位三姑娘的堂馆坐落在金鱼胡同的深处,胡同的两旁都巨宅大屋,深堂广厦,要藏起个把人那是太容易了。
另外,金鱼胡同四周的小胡同如同蛛网般四通八达。如果有一点风声走漏,三姑娘临时逃走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真发生这样案犯逃脱的事,那么我真是要提头去见提督大人了。
梁守备受命后,回去仔细筹划。考虑了所有可能发生的细节,做了万全的准备。
抓捕行动时,这三十个人将三姑娘的整个宅院包围起来,有部份人准备翻墙进入院内实施擒拿。
剩余人等候在外,所有胡同口都有人布防,万一有人漏网翻墙出来则就地抓捕。
实施抓捕这天,天一黑,梁守备带人开始行动。虽然是夏末秋初了,天气开始凉爽。但夏日院子里遮挡屋子的高大遮荫棚还未拆除。
梁守备先潜入院子,就偷偷伏在遮荫棚上,等候时机。
大约到十一点钟,只见有两个小丫鬟,从西边的屋子出来,手里提着红灯笼。
两人的身后紧跟着一位青年男子,两个小丫鬟直到东边屋子的窗下跪下,对着窗户低声说,“郎君已经来了。”
然后丫鬟将这位男子带到中堂等候。青年男子在中堂上坐了相当长的时间,这期间丫鬟们给他上了三次茶。
当青年男子第三次茶喝了几口时,有四位丫鬟提着红灯笼,簇拥着一位丽人出来。
这位美女走到青年男子面前,向他行礼,并轻声问候。梁守备从篷上望下来,此女的肤色目光如同明珠一般闪闪发光,让人不能直视。
梁守备心说,无疑此女便是传说中的三姑娘了。
稍后,丫鬟们摆上了两桌酒席,年青男人与三姑娘对面坐下。六个丫鬟在一旁服侍,给他俩酌酒。
梁守备只觉得美人在眼前晃动,五彩缤纷的奇装异服层出不穷,先前从没见过这种场面,真是目不暇接。
当酒过三巡后,音乐响起,丝竹之声绕梁三匝,间或笙箫之音又起,如天籁之音久久回荡在厅堂之上。
梁守备以前哪里听过如此美妙的音乐,一分神差点从篷上掉下来,赶紧宁神屏息继续观察。
只见三姑娘看着青年说,“有点累了吧,要不我们去休息?”那年青人点点头,三姑娘起身,用手拉着他的衣服,牵着他进入东边的屋子。
这时满堂屋的灯烛全部熄灭,惟有楼西竖着两个高高的灯杆上挂着两个大红灯笼。
老梁感觉差不多是一探虎穴的时机到了,于是小心翼翼从篷上爬下来。蹑手蹑脚靠近东边屋子,在门口静听了一下,屋里没有一点动静。
梁守备用手轻轻推了一下房门,门没上锁。老梁闪身进入房内,没想到三姑娘十分警觉,立刻从床铺上一跃而下,赤身祼体冲过来。
梁守备躲闪不及,就被三姑娘抱住了腰。
三姑娘对着老梁的耳朵低声说:“大人,你是哪个衙门派来的?”梁守备回答:“九门提督。”
三姑娘说:“真是冤孽啊,没办法了。哪里有提督要拘人而能额外豁免脱逃的人呢?”
三姑娘接着说:“我跟你走吧。然而,我光着身子去见大人也太不合适了,这也不合乎礼仪。你让我去穿一下衣服,我给你一双明珠作为谢礼。”
梁守备同意了,从旁边拿过来一条裤子,一条裙子,一件内衣,一件外套扔给她。
三姑娘打开一只箱子,从里面取出八颗硕大的明珠,交到老梁的手中。
三姑娘穿好衣服,从容不迫地问道:“大人为这事带了多少人来。”老梁答到:“有三十个人。”
三姑娘问:“这些人现在都在哪儿呢?”老梁说:“都在外面围着你的屋子呢。”三姑娘说:“赶紧都请进来吧,已经是后半夜了,我也不跑。为了我的缘故,辛苦大家了,且又饥又渴,我于心不安。”
姑娘叫手下的人准备餐具,厨房里的人开始杀羊宰兔,大家忙的不亦乐乎。
过了一会儿,三十个人的伙食就完成了,老梁呼哨一声,在外面围着的三十个人一拥而进,就席地而坐,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这时梁守备私下想到,那个年青男人还没有抓获,虽然提督没有要求抓客人。但一般是捉奸拿双,就去揭床上的帐子。
三姑娘摇摇手说:“大人,怎么可以这样。他是某大臣的儿子,事关国体,而且并不是他的罪。我已经让他从地道中出走了。”
三姑娘对着老梁继续道:“现在放了他。到时候,提督审讯时不会迁怒于大人的。如果迁怒大人,我会将放人的责任全部承担下来,你放心好了。”
天色黎明时,一切安排妥当。三姑娘与梁守备坐上自己的红帷车,一起前往九门提督衙门,一路平安无事。
当车辆行走到距离衙门公署不到半里路时,九门提督的信使持提督大人的朱砂信飞马来报。
朱砂信上说,本衙门所辑拿的三姑娘,信息不准确,请立即释放。不要误抓了良民,伤害好人。否则会受到上面重重的谴责处罚。
老梁读完这朱砂信,当下目瞪口呆。老梁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赶紧下车。拿出那几颗明珠还给三姑娘,三姑娘笑笑而不肯收下。
此时,三姑娘手下的丫鬟,有十二人骑着马已经从后追来迎接。丫鬟们回转马头,簇拥着红帷车快速返回驰去。
第二天,老梁还到三姑娘的宅第去探看了一下。老梁惊讶地发现,整个宅子所有东西全部搬空,空荡荡,毫无人气。仿佛此宅长久无人居住。
【原文】
三姑娘
钱侍御琦巡视南城,有梁守备年老,能超距腾空,所擒获大盗以百计。公奇之,问以平素擒贼立功事状。梁跪而言曰:“擒盗未足奇也,某至今心悸且叹绝者,擒妓女三姑娘耳,请为公言之:
“雍正三年某月日,九门提督某召我入,面谕曰:『汝知金鱼胡衕有妓三姑娘势力绝大乎?』曰:『知。』『汝能擒以来乎?』曰:『能。』『需役若干?』曰:『三十。』提督与如数,曰:『不擒来,抬棺见我。』三姑娘者,深堂广厦,不易篡取者也。梁命三十人环门外伏,己缘墙而上。时已暮,秋暑小凉,高篷荫屋。梁伏篷上伺之。
“漏初下,见二女鬟从屋西持朱灯引一少年入,跪东窗低语曰:『郎君至矣。』少年中堂坐良久,上茶者三,四女鬟持朱灯拥丽人出,交拜昵语,肤色目光,如明珠射人,不可逼视。少顷,两席横陈,六女鬟行酒,奇服炫妆,纷趋左右。三爵后,绕梁之音与笙箫间作。女目少年曰:『郎倦乎?』引身起,牵其裾从东窗入,满堂灯烛尽灭,惟楼西风竿上纱灯双红。
“梁窃意此是探虎穴时也,自篷下,足蹋寝户入。女惊起,赤体跃牀下,趋前抱梁腰,低声辟咡曰:『何衙门使来?』曰:『九门提督。』女曰:『孽矣,安有提督拘人而能免者乎?虽然,裸妇女见贵人,非礼也,请着衣,谢明珠四双。』梁许之,掷与一裈、一裙、一衫、一领袄。女开箱取明珠四双,掷某手中。
“女衣毕,乃从容问:『公带若干人来?』曰:『三十。』曰:『在何处?』曰:『环门伏。』曰:『速呼之进,夜深矣,为妾故累,若饥渴,妾心不安。』顾左右治具,诸婢烹羊炮兔,咄嗟立办。三十人席地大嚼,欢声如雷。梁私念牀中客未获,将往揭帐。女摇手曰:『公胡然?彼某大臣公子也,国体有关,且非其罪,妾已教从地道出矣。提督讯时,必不怒公;如怒公,妾愿一身当之。』
“天黎明,女坐红帷车与梁偕行,离公署未半里,提督飞马朱书谕梁曰:『本衙门所拿三姑娘,访闻不确,作速释放,毋累良民,致干重谴。』梁惕息下车,持珠还女。女笑而不受。前婢十二人骑马来迎,拥护驰去。明日侦之,室已空矣。”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