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二则——蓝姑娘,沈文崧

蓝姑娘

王中丞丁忧后(清代,官员的父母之一去世之后,官员必须暂停职务回家守孝一段时间,通常为两年的制度),住在杭州的羊市的公馆里头。

某天,他家负责烧火的一个婢女突然倒在地上,昏迷了很久才苏醒过来,眼睛直愣愣的,说话却是满语:“我是镶红旗某都统家的蓝姑娘。口渴肚子饿,麻烦给大人说一声,赶快来设祭品供养我。”王中丞听说后,就亲自过去问她:“你既然是旗人,怎么跑到我汉人家里来呢?”鬼回答说:“我和一群姐妹,清明节这天出门看赛会,没想到布政使国大老爷路过,车马随员很隆重威武,把我们一群姐妹冲散了。我躲不过,只好躲避到大人家来。”

王中丞就说:“你怕国大人,却不怕我,难道不知道国大人还是我的属下吗?他冲撞了你,你干嘛不去他家作祟呢?”鬼就说:“我怕他啊。”中丞就说:“你们做鬼的人,也这么势利啊,只怕现任官员,不怕离任的官员呢?”鬼说:“不是的。哪怕是离任的官员,如果他是个好官,我也一样怕他。”中丞很不高兴,没办法,只好准备酒饭、烧纸祭祀了那个鬼,婢女的病就很快痊愈了。不到一年之后,中丞就遭难了。

原文:

  王中丞丁忧后,居杭州羊市公馆。灶下婢忽仆地,良久苏醒,瞪目作旗人语曰:“我镶红旗某都统家蓝姑娘也,口渴腹肌,可致意大人,作速供养我。”王亲临问曰:“尔既系旗人,何故到我汉人家来?”鬼曰:“我与群姊妹清明日出门看会,不料布政使国大老爷路过,仪从甚盛,将我姊妹一冲而散,我避不及,只得避到大人家来。”中丞曰:“汝避国大人不避我,独不知国大人尚是我之属员乎?他冲汝,汝何不到他家作祟?”鬼曰:“我畏之。”中丞曰:“然则汝辈作鬼者亦势利,只怕现任官,不怕去任官耶?”曰:“不然。去任者果做好官,我亦怕他。”中丞大不喜,不得已,且供饭焚纸钱与之,婢病旋愈。未一年,中丞及于难。


沈文崧

高邮人沈文崧,任山东霑化知县时,有个相好的同僚,奉命到西藏去办理公务,但他家中有年迈的双亲需要侍奉,无法脱身。沈文崧知道这一情况后,愿意代他到西藏出差。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赞叹沈文崧的高尚友谊。

沈文崧奔波三年多,完成了公务,开始返回山东霑化。据他回忆,西藏沿途,高原苦寒,冰天雪地,往往行走一个多月,也不见人烟。沈文崧身边有两个仆人,其中有一个名叫夏祥的,服侍沈文崧最为忠心。每到一个宿营的地方,夏祥就突然不见了,不一会儿,又捧着一堆粟子回来,炒熟了给沈文崧吃。也弄不清他这些粟子是从哪儿弄来的。

有一天,天色阴暗,大雾弥漫。他们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来到了一个险峻的山头上面。那山的下面,是个万丈深涧,两个仆人失足掉了下去,沈文崧骑的马,前蹄也已跨出。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见云雾中显现出观音大士的形象,手托青莲,向沈文崧指示方向。只见那马一声狂啸,飞身跃过山涧,来到了一片平地,终于化险为夷。沈文崧痛失两名仆人,只身孤影,徘徊不前。

过了很久,天渐渐黑了。这时,忽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沈文崧急忙大声呼喊。只见一个黑影向他走来。等那黑影走近,沈文崧定睛一看,却是他的仆人夏祥。沈文崧忙问夏祥怎么能够生还。夏祥说他掉入山涧时,被一个身高一丈多的绿毛人接住,背着他走出山涧。说着,主仆两人相抱大哭。

沈文崧回到山东后,把这一段经历说给朋友高文良公听。高文良公大为感动,就提笔画了一幅《观音大士图》,上面题了年月,作为沈文崧这次西藏之行的纪念。

三十多年后,沈文崧的孙子沈均安,任江西赣县知县;高文良公的孙子高士昆,任赣县县尉。两人开始并不了解,后来谈及家世,才知道他们的祖上曾是至交。那幅《观音大士图》,作为传世之宝一直保存在高家,高士昆又把它转交给沈均安珍藏。

【原文】

高邮沈公文崧,宰山左沾化时,有相好同官某,亲老无子,将奉差西藏,公慨然代往,闻者无不惊其高义。跋涉三年余,始回内地。途中冰雪苦寒,往往月余无人烟。有仆二人,名夏祥者,侍公最忠。每至住营帐时辄不见,少顷,必手捧粟至,炊熟奉公,不知其粟何自来也。一日晦雾,行至险坂,下临深涧万丈,二仆俱堕涧中。公马足已陷。忽见云雾中有大士像,手持青莲,向公指导。俄顷,身已过涧至平地,痛失二仆,逡巡不前。久之曛黑。闻人语声,急呼之,则夏祥至矣。问:“何来?”称:“堕涧后,有绿毛人长丈余,自涧中负出。”主仆相抱大哭。

公归后,将此事语高文良公,高为动色,绘大士图,书年月以纪之。后三十余年,沈之孙名均安者,知江西赣县;高之孙名士鐄者,官赣县司马。初不相识,既而询及世系,彼此爽然,始知大士图犹在高处,传为至宝,至此乃以归沈。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