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周将军墓二事,西海祠神

周将军墓二事

山西宁武的周遇吉将军坟墓,自崇祯甲申年一百多年来,受河水侵蚀,渐渐地倒塌了。当地有个百姓张某,备了酒肉供品,到周遇吉将军墓前祭奠,默默地祈祷说:“将军生前威武不屈,死后也该成神显灵,为什么不设法保护一下自己的墓地呢?”

第二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雷雨,方圆百里之内,可听到兵马奔腾呼啸的声音。过了一夜,人们就发现墓地旁边凸起了一座山头,有十几丈高,把河水阻断,水只能在山头边绕道而流了。人们都感到这事很奇怪。

乾隆四十五年(1780),山西宁武地区山洪暴发。有个周某,是周遇吉将军的后裔。他背负母亲出逃,天黑路滑,一路踉踉跄跄,又认不清方向。他母亲伏在他背上骂道:“你有妻儿,妻子可以为你生儿育女,儿子可以替周家传宗接代,你却全然不顾,而只背我这将要入土的老婆子,你这不是太愚蠢了吗?”周某任凭老人家责骂,还是牢牢地背着母亲,向前狂奔,逃出了洪水的包围。第二天早晨,他才发现自己和母亲都站在了周遇吉将军的坟头之上。这坟头高一丈多,洪水淹不到。周某虽走了一夜,但离家还不到三里之地。

洪水退后,周某背着母亲回到家中,发现妻子幼儿全都安全无恙。妻子告诉他:“洪水袭来时,好像有人扶着我们母子上了屋顶,所以得以活命。”而周某的街坊邻居,全都被洪水卷走,没有一个人幸免。

【原文】山西宁武有周将军遇吉之墓,百余年来,河水啮其旁,坟渐倾泻。土人张某哀之,具牲牢致祭,默祷曰:“将军威灵,当思所以护墓之法。”次夕,天大雷雨,百里内闻有兵马腾踔之声。次日,将军坟旁忽涌出一山,高十丈余,拦截冲水处,至墓前,便绕道曲流矣。人咸异之。乾隆四十五年,其地山水暴至。有周某者,将军之族孙也,负母而奔,黑夜踉跄,全不认路。其母在伊背上骂曰:“汝有妻有子,妻可以生儿,可以传代,汝俱弃之,而独负我龙钟之母,不太愚乎!”其子不顾,牢负其母狂奔而已。次日天明,始知身与母俱立将军墓上,土高丈许,水不能淹。虽行一夜,并无三里之远也。归家视妻子,皆无恙,云:“水来时,似有人扶我上屋者,故得生全。”其旁邻人,已无孑遗矣。


西海祠神

嘉兴人钱汝器,是太傅钱文端公的第七个公子,选任陕西武功县令,但到任没几个月,就得病死了

钱汝器去世前的一天,清晨起来,就命家人给他准备了沐浴器用,洗了个澡,然后穿戴了朝服,向北九拜,又向东九拜。家人问他做什么,他说“向北拜,是谢皇上的大恩。向东拜,是我当初出京赴任时,路过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住宿在西门外的禹王庙,夜里梦见禹王把我召去,任命我为水神,驻地在西海祠。我再三推辞,禹王不允,明天就是我上任的日期,非去不可了。所以我向东而拜,就是拜谢禹王。”第二天早上,钱汝器端坐在床上死去了。那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九月十七日发生的事。

在这以前,有位姓郭的书生,盩厔(周至)人,聪明智慧,能歌善舞,钱汝器对他很眷爱,而当时有位孙渊如也很喜欢他。不久,郭书生因事离开了钱府。后来,孙渊如客居在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东)县令庄虚庵的府上时,接到郭书生的一封信,信中说:“今年九月我经过解州(今山西运城市解州),梦见钱七公子也来解州,仪仗随从众多,气派非凡。钱公子对我说,他将到西海祠去任水神,要我仍像通宵达旦畅叙的老朋友一样,不要有阴阳隔世之感,到蒲州城南郊去找他。钱公子说罢,我也就醒了。如果梦中听到的话是真实的,那么钱公子可能已经不在人间了。”

那时,孙渊如正在打听郭书生的行踪,却一直得不到确实的消息。接到信,他当天就乘车出发,渡过黄河。到了蒲州寻访,那里果然有个西海祠。这祠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现在是已经重新修过了。孙渊如正在祠前徘徊,忽见郭书生从廊下走来。两人相见,互道别情,真是悲喜交加。随即取酒列供,同行祭祀之礼。孙渊如还为钱汝器写了篇祭文,文中说:“昔者巨卿死友,厥有素车之驰;子文酒徒,无损成神之骨。恭闻故实,不谓逢君。当时阳湖举人洪亮吉也有吊诗,诗中有句道:“少年有愿须先偿,既入神籍何能狂。”

【原文】嘉兴钱汝器,太傅文端公第七子也,选陕西武功令。抵任后,不数月,以疾卒。卒之前一日,旦起告家人具汤沐,朝服北向九拜,复东向九拜。家人问故,曰:“北向所以谢主恩也。东向者,余出都时,过蒲州,宿西门外禹庙,梦禹王召我为水神,居西海祠。余固辞不获,定于明日当去。”次早,果端坐而逝,时壬寅九月十七日也。

先是有郭生者,盩厔人,明慧善歌,为钱所眷,孙君渊如亦善之,旋以他事逸去。后孙在朝邑令庄虚庵所,接郭生书云:“九月过解州,梦钱七公子来,仪卫甚盛,告余云:『将赴任西海祠,如申旦之约,无间幽明,当访我于蒲州南郭外。』言讫而寤。若梦中言果真,公子当不在人间矣。”

时孙正访生消息不得,接此信,即日脂车渡河,至蒲州相访。果有西海祠,建于至元十二年,现在重修落成。方徘徊间,忽郭生自廊庑出,相与叙述前事,共相悲喜。因酾酒洁羞,为文祭云:“昔者巨卿死友,厥有素车之驰;子文酒徒,无损成神之骨。恭闻故实,不谓逢君。”阳湖洪孝廉亮吉亦吊以诗云:“少年有愿须先偿,既入神籍何能狂?”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