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刘海仙行走
湖南常德徐文度知府的老家在江苏如皋的北门。
他曾经买过一尊泥塑的刘海仙。
此仙有六寸多高。
此仙被供奉在大厅的佛龛很多年了。
徐在老家之时,一夜在睡觉,朦朦胧胧地闻得大厅脚步声四起。
他就命一丫鬟持灯去查看。
不到一会,丫鬟慌慌张张跑回来,道:
“神龛的那刘海仙,忽然在地上走起路了!”
徐一开始还有所不信,然后看那丫鬟实在慌张,就亲自去看个究竟。
只见那刘海仙果然在跌跌撞撞的走路。
全家人闻讯而来,都道此刘海仙成精了。
大家都道毁掉它。
徐道:
“不必惊慌,此像既然能行走,或者存在什么灵验的预兆,因此不可毁。”
然后命人把此泥塑置于神龛内,继续供奉。
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也没发生什么怪异现象。
徐的儿子徐湘浦,目前任两浙副使。
【原文】如臯北门内湖南常德太守徐文度家,买一泥塑刘海仙,长六寸许,置于堂前神龛内有年矣。一日,文度欲睡,忽闻堂前有剥啄声,命婢携灯照视。其婢惊奔入告曰:“龛内泥刘海忽然下地行走!”公初不信,视婢惊怖之状,乃出堂谛视,而泥刘海果跦跦而行。咸以为妖,欲毁弃之。公语众曰:“汝等且勿惧,此像既能行走,或有灵应之征,不可毁弃。”仍令供奉龛内。迄今二十余载,绝无他故。其子湘浦,现任两浙副使。
北门货
绍兴人王某和徐某,于明朝末年往河南躲避李自成、张献忠之乱,所过之处,只见尸横遍野。一天晚上,王、徐遇上了李自成的两名士兵,自忖没有活路,就钻到乱尸堆中。
到了半夜,有明亮的灯火从城头下来,怀疑是贼兵在巡逻。灯火渐渐靠近,发现灯笼上写着城隍的名号。就更加害怕,不敢出声。不一会,一个城隍的随从说,怎么有活人的气味?另一个随从说,一个是北门货,一个不在数。就渐渐的走远了。
第二天早晨,贼兵出城,二人赶紧逃跑,牢牢的记着昨晚听到的话,尽量往南走。
傍晚,又到达一座城,恰恰是北门。又遇到了贼兵,徐某被杀,王某逃回了家。这个王某后来子孙满堂。
【原文】绍兴王某与徐姓者,明季在河南避张、李之乱,所过处尸横遍野。一夕遇李兵,二人自度必死,避城内乱尸中。夜半,灯烛辉煌,自城头而下,疑贼兵巡城。渐近,乃城隍灯笼。愈惊惧,不敢作声。少顷,闻从者曰:“有生人气。”又一吏呼曰:“一个北门货,一个不在数。”神渐远去。次早,贼兵出城,二人起走,紧记夜所闻,认南路而行。傍晚,又抵一城,恰是北门。突遇贼兵,徐被杀,王遁归家。后子孙甚众。
镜水
湘潭县有一汪泉水,清澈如镜,能照出人前三世的形象。有个骆秀才去照,水面上映出来的不是人形,而是一只猛虎。有个老艄公去照,映出一个霞帔云鬓的亭亭美女。这汪清泉上开满了莲花,花瓣都是青色的。
【原文】湘潭有镜水,照人三生。有骆秀才往照,非人形,乃一猛虎也。有老篙工往照,现作美女,云鬟霞佩,池开莲花,瓣瓣皆作青色。
蔡掌官
虎丘人蔡掌官,以卖古董为业,年轻、英俊。某日,他在倪康民家喝酒,散席之后,倪某就让自己的一个小仆人打着灯送他回家。走到没人的地方,那个仆人忽然看到蔡某对着口气作揖,口中喃喃自语。仆人就问:“您跟谁在说话啊?”蔡某回答说:“好友李三哥在叫我呢,我就跟他去了,你不用再跟着了。”话没说完,人噗通一声就跳到河里了。那个仆人赶紧把他救了起来,连拉带拽的送回了他家,告诉了蔡某的父母刚才的事情。蔡某的亲友都很惊讶,一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蔡某则如痴如醉,神志不清,一言不发,但看到刀子就抓过来抹脖子,遇到绳子就打成绳套往里钻,似乎天下最欢乐的事情,莫过于死于非命了。家里人吓坏了,就把他锁在屋里,身上从里到外的衣服都没有带子(防止他拿来投缳自尽),只在门上开了一个小洞,给他送饮食而已。
清明节那天,全家人去上坟,蔡某趁机跳窗逃走了,两天都没回来。家里人心想,这些肯定是已经死了吧,就四处寻找准备收尸了。找到白莲桥附近的旷野时,忽然看到蔡某靠着一根桑树大声喊道:“我就在这里,不用再找啦!”家里人很高兴,赶紧跑过去一看,他已经挂在树上,冰凉冰凉的了。刚才大呼小叫的,只是他的魂魄而已。投缳用的带子,是从染坊晾在地上的布搓成的。
【原文】虎丘蔡掌官,以古董为业,年少貌美。饮倪康民家,倪遣小奴持灯送归。于无人之处,见掌官与人作揖,口喃喃细语。奴问:“与何人说话?”曰:“好友李三哥唤我,我便同他去,你不必跟我。”语未毕,跳入河中。奴急救起之,拉归家,告知蔡之父母。亲友咸大惊,都来问蔡。蔡如醉如痴,口无所言,但见刀即摩其喉,见绳则试其颈,若以为天下至乐之境,无如横死者。家人锁闭之,虽小衣衫裤,皆不缝带,但穴一洞通饮食而已。
清明日,全家人坟,蔡从窗外逸出,两日不归。家人知其必死,四处寻觅,至白莲桥空野,忽见掌官倚桑树大呼曰:“我在此,不必再寻矣!”家人喜,奔趋视之,则已缢死树上。呼者,乃其魂也。缢带系偷染坊店地上所晒布为之。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