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审判,沈某,神罚争讼

审判


杭州清泰门外有个叫徐彭宣的读书人,一天晚间喝醉了回家。路过乡里土地庙的时候,见庙中灯火辉煌,人语喧哄,非常奇怪,就偷偷地进去观看。见有位官员坐在堂上,两旁有些小吏,有个小吏正拿着名册叫人,台阶下站着很多人,一一答应着。徐彭宣看这些人大多认识,就更想弄个明白。一会儿有人举着一牌自堂而下,牌上大书“自写履历”四字。众人见了,都皱眉叹气说:“难,太难了!”徐想写履历这事最容易,有什么难的呢?

这时远远地看到堂西的角落有一人,是自己的哥哥,执笔而手哆哆嗦嗦,几次写不下去,徐就想:“我哥哥难道连自己的履历也忘了吗?”想过去问,而巡逻的人过来了,没敢过去。

徐彭宣顺着墙走到一处,叫“受卷所”。中间一人靠着案子坐着,竟然是死去的一位朋友曹某。曹见徐,惊曰:“你怎么来了?快藏起来!”徐走进去,问那些人在干什么。曹说:“所谓自写履历者,就是让他们把自己平生所做的事,分善恶,一一自己写下来。若没有掩饰真实书写,且能忏悔认错,还可以姑息宽容,令他回去改正。如果有点点的不实不尽,则立刻转送冥司治罪,不能生还了。”一会儿众人纷纷来缴卷,大概看看都是多恶而少善。徐想自己的哥哥平素号称老实人,该不会有什么恶行的。等看了他的卷子,竟然写着曾经玷污一处女,又曾侵占他人千金之财,都是自己以前根本不知道的。

一会儿门开了,很多人出去了,曹急忙带着徐出来,说:“这会儿不走,就再也出不去了。”徐彭宣赶快跑出来,脚下一拌摔了一跤,原来是睡在了土地庙里,东方已经渐渐亮了。

回家后去见他哥哥,家人说昨晚寒热大作,昏迷不省人事,黎明时出了些汗才好转。问他有没有做梦,愣愣地茫然不知。徐彭宣悄悄问他是否侮辱过某某女孩子,是否侵占了某某的钱财,他哥哥大惊,说:“这些事过去十多年了,根本没人知道的,你怎么都知道的?”徐就把昨晚在庙里所见到的,详细告诉了哥哥。两人感叹真是天不可欺呀,于是一起来到庙中,立誓忏悔。现在他哥哥已经五十余岁了,尚在,或许是他真诚忏悔改过,上天饶过了他的罪行了吧!

【原文】:

杭州清泰门外有士人徐彭宣者,夜饮醉归。过社庙之前,见庙中灯火辉煌,人语喧哄,异之,入而觇焉。见神坐堂上,吏役环侍,有按籍而呼名者,阶下鹄立之人闻呼则应,各受一卷,鱼贯而入。视其人多相识者,欲穷其异,因亦阑入其内,见诸人列坐东西。俄有人荷一牌自堂而下,牌上大书“自写履历”四字。诸人见之,皆蹙相顾,曰:“难,难!”有顿足摇头口张而不能翕者。徐意此最易事,何足为难。遥望堂西偏有一人,乃其兄也,执笔而手战,欲书又止者屡矣,曰:“岂吾兄善忘至此欤?”欲往语之,而逻者将至,惧为所见,乃循墙行。至一处,署曰“受卷所”。中一人据案坐,则其亡友曹某也。曹见徐,惊曰:“子何来此?为逻者所见奈何?速匿此!”徐入,因问其故。曹曰:“所谓自写履历者,使其人将生平行事,为善为恶,一一自书。若无所讳饰,是尚自知其过,犹可姑容,冀其悛改。小有不实不尽,则转送冥司科罪,不能生还矣。”已而缴卷者纷集,略一层卷,率多恶而少善。徐思其兄素号端人,必无遗行。及视其卷,则曾奸一处女,又尝干没人千金之赀,皆平素所未知者。未几门启,诸人皆出,曹急麾徐出,曰:“及此不出,即不能出矣。”徐趋出,履阈而仆,则身卧庙庑,东方白矣。归省其兄,则夜间寒热大作,昏不知人,黎明汗出始愈。因询以冥中事,兄茫然不知也。微以所见隐事叩之,兄大骇曰:“此十许年来未尝告人者,弟何处得之?”乃以社庙所见告,因同至庙中,立誓忏悔。今其兄年五十余尚在,或神许其改过欤!


沈某

江苏丹徒有个姓沈的,文章写得很好,但家里非常贫穷,吃饭都成问题,于是就帮人写讼状。一天晚上,梦见过世的父亲痛骂他,告诫他说怂恿人打官司是件败坏德行的事,沈某这才不敢干了。之后先后考中举人、进士,分配到河南去当知县。十余年后,退官回家时,资财已经颇丰厚了。

这年的除夕,将近半夜时,沈某的妻子听见前厅好像有人说话,从门缝看过去,见有几个穿古代衣服的人坐在堂上,其中一人说:“沈某的不义之财,应该一把火烧了他们。”另一个人说:“这样好像过份了,就断绝他的后代吧。”又一人说;“沈某做县令时,判案还算清楚,没有不公正的时候,断绝后代似乎太重了,就散掉他的钱财吧。”妻子听了,又害怕又担心,躲进了屋里。后来沈某家果然渐渐贫穷下来。

【原文】:

丹徒有沈某者,工举业,而家甚贫,无所得食,乃为人作讼牒。一夕,梦其父痛责之,始辍不作。其后举于乡,成进士,以知县分发河南。十余年后,宦成而归,橐中颇丰。至岁除日,夜将半矣,其妻闻听事前似有人聚语,乃自门隙窥之。见古衣冠者数人列坐堂上,一人曰:“沈某不义之财,宜付之一炬。”一人曰:“此似过重,绝其嗣可也。”一人曰:“沈某作县令,听断尚无枉挠,绝嗣亦太过,但当散其财耳。”其妻悚然而入。后其家果日贫。


神罚争讼


安徽黟县的北郊有个姓王的,非常擅于写讼状,靠着这个赚了很多钱,盖起了漂亮的大房子。一天,有几位客人从外乡来,到了村里就打听王某家住在哪里,邻居指着新盖的大房子说那就是。那几个外乡人就进去了,但却再没见出来。

过了几天,新房子里突然着火,众人一起灭火才止住。从此以后,家人总是着火,还有家里的东西总是被什么提到空中,然后摔下来。在锅里煮饭,等到饭熟了,打开锅盖,里边却被掺进了泥沙,而粪盆便壶也总是被扔在床铺上,无法收拾。这样闹了一个多月,家人不胜其扰。王某自己写了张讼牒要到城隍庙去告状,但却听到空中有人厉声呵斥他:“你的伎俩不过能欺骗人间官府罢了,岂能欺骗神明?”之后家里闹得更欢了。王某非常惊恐,跪在地上磕头,承认错误,说以后不敢再怂恿别人打官司从中赚钱了。于是又听到空中声音说:“快搬离这个地方,免你的死罪。”王某赶快全家搬到外乡去了,废弃了这个漂亮的大宅子。

【原文】:

黟县北郊有王某者,以工为讼牒,遂致殷富,营造新宅,颇极华美。一日,有数客造其邻比,问王某所居,邻人指新宅告之,遂入,然莫见其出也。越数日,新宅中忽火起,众奔救乃熄。自是火发无时,旋起旋灭,家中什物每提掷空中,悉皆破坏。煮饭于釜,饭熟,辄杂以泥沙,甚至粪函溺器,狼籍衾枕间。月余,不胜其扰,王某自作牒将讼诸城隍神,若有人厉声曰:“汝伎俩能欺人间官府耳,能欺明神欤!”祟益甚。王大惧,伏地自投,且言知罪,愿许悔过。又厉声曰:“速迁去,免尔死!”遂举家远避,空闭其宅。

《右台仙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