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寺僧
柏林寺有个和尚,几十年积攒下白金十两,熔成金锭一个,装在荷包里,珍藏在胸前。有一天忽然丢失了,到处找不到,不管如何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起丢在哪里。日子一长,积忧成疾,卧床不起。全寺院的人都知道他的病因,没有不同情可怜他的。
寺中有个粪池,又深又宽,积满后照例要雇人掏洗。来人掏粪时,捉到一只癞蛤蟆,有量米的升那么大,紧紧抱住一件东西,丝毫不放。用力把蛤蟆腿掰开,发现是一个荷包,里面存放着一个金锭,约十两重。众和尚都不明白它打何处来,何况正是隆冬季节,蛤蟆又何以能在外面活动。正猜疑时,忽然想起某和尚丢失金锭的事,拿去给他看。某和尚一见正是己物,霍然病除,蛤蟆却倏忽不见了。有见识的人认为这是某和尚的精神凝结变化而成的。
恩茂先说:“若是在求道上如此专一,何尝不能修成正果?可惜这个僧人如此的精神,只用来惦念十两金子了!”
【原文】
柏林寺僧
柏林寺某僧,积聚数十年,蓄白金十两,熔成锭,盛以荷囊,什袭胸前。一日,忽失之,遍觅不可复得,冥想亦不记忆失于何所。日久成疾,颓然不起。举寺悉知其以失金所致,罔不悼惜。寺中溷坑深且阔,积秽满,例雇人净之。适净人出粪,得一虾蟆,大如升,紧抱一物,不少放松。力劈之,见一荷囊,内贮金一锭,约十两,众僧莫知所自。且时际隆冬,虾蟆何以独生。猜疑间,忽忆某僧失金事,持以示之,僧乃蹶然而兴。虾蟆倏不见,识者谓是僧精神之所凝结而化成也。
恩茂先曰:苟于道如此专一,何佛菩萨不可到得?惜僧如此精神,用之于十两金也!
薛奇
薛奇是山东滕县人。以侍卫出身,获任陕西宜君营参将一职,常使用一把铁锏,重三十斤。宜君地方一向多老虎,薛奇常常能活活搏杀老虎。两年期间,前前后后打死的老虎竟达九十九只。薛奇打算打满一百个整数,然后用虎骨煎制百虎膏。
一天,有人报告说发现了老虎,薛奇兴冲冲前去。果然有只老虎,体形庞大,比寻常所见的要大一倍,毛色黄底白纹,随从人员很惊异,觉得可怪,劝薛奇不要去打。薛奇不听,丢开马握着铁锏迎上前去。虎不动,薛奇大声喝叫,虎慢慢往北而去。薛奇追上去,三次向虎猛击。虎大吼一声,转身猛扑过来,把薛奇扑倒在地,蹲伏在他身上。随从人员料想薛奇心死无疑,一起点燃了火枪向虎射击。虎跑走了,薛奇竟然平安无事。从此以后,薛奇发誓不再杀虎,而此地也灭绝了虎患。有人说薛奇生理上颇奇,每天晚上睡觉,眼睛不闭而且炯炯有光,十分有虎的特点。
【原文】
薛奇
薛奇,山左滕县人。以侍卫授陕西宜君营参将,常把一铁锏,重三十斤。宜君固多虎,薛往往生杀之,居二年,前后杀虎九十九。欲尽一百,用其骨煎百虎膏。一日,报有虎,奇踊跃而往,果有虎,大倍如常,黄质白章,从者惊以为异,谏止,不听,弃马掉锏而前。虎不动,叱之,徐步而北。奇追之,击之者三,虎大吼反扑。仆奇于地而坐之。从者料其必死,共燃火枪击之,虎舍去,而奇固居然无恙也。遂誓不复杀虎,而虎患自此顿息。或言奇有奇质,每夜寝,眼不闭而有光,酷类虎也。
兰岩曰:
勇往直前,改过不吝,奇真异人也!《夜谭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