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在古代也是这个道理,如果用谈判的方式无法解决问题的话,两人之间只能用武力来解决。相对应的国家会制定法律来约束人们减少暴力的出现,但是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统一全球,所以人与人的摩擦也会出现在各个国家与国家之间,战争就这样伴随着人类的出现一直到现在。
在战争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只是为了生存和保护自己的族人而战斗,但是随着生活水平上升,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出现后,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改变,战争的正义性开始被考虑进来。
中国古代战争讲究个“师出有名,如果你是为了一己私欲侵略他国,其他国家还没怎么样,国内的反对声就会日益高涨起来。所以在战争中,必须占领道德的制高点,这样可以极大的鼓舞本方士兵的士气,也可以用来打击敌方的士气。
在汉朝建立之初,北方的匈奴就一直是汉朝最大的敌人。不管是在文化上还是生活方式上面都和汉朝极端对立。一开始迫于形势汉朝只能和匈奴进行和亲政策来安抚匈奴,随着本国实力逐渐变强,汉朝与匈奴这一层遮羞布也就被扯下来,汉匈正式开启了战争。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汉朝对匈奴形成了道德制高点的压制。在匈奴人们信奉实力,他们对老者毫无尊敬之意,族中最肥美的食物优先供给年轻人,在匈奴年轻的人可以继承自己的庶母也可以继承自己的大嫂,这是汉朝人无法理解和认同的。
所以汉朝就以孝道来抨击匈奴人的做法,在道德上占据制高点。汉朝人眼中匈奴人这样不伦不类的做法和蛮夷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国家派兵攻打这样一个凶残的邻居大家都是非常赞成的,所以汉军在战场上士卒普遍士气高昂、作战勇猛。
匈奴面对汉朝的舆论攻势也作出过一些努力,说匈奴贱老只是迫不得已,草原恶劣的生活不是生活在中原的汉朝人所能想象的,匈奴青壮年如果不能保持自己战力,就会被别人吞并,妻女也会被别人霸占,为了不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才有了这一套的生存法则。
但是汉朝依然不为所动,还在匈奴人中找一些个例来进行宣传。例如本是匈奴休屠王子的金日磾,被霍去病俘虏之后,汉武帝看到他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把他的事迹宣扬出去。在匈奴人心中造成了很大的触动。
最后匈奴人在汉朝军事和文化上面的双重打击下,曾经强大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就此分崩离析,而汉朝对占领区的匈奴人进行孝道的教化,算是彻底断绝了日后匈奴人造反的可能。
而现在很多西方国家也都是感受到了道义制高点的用处,例如美国就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到处干涉别国的内政。很多国家在文化软实力上无法和美国匹敌,在很多被美国干涉的国家中有很多人会站在美国这一方,认为他们真的是来拯救自己的,所以在现代战争中道义制高点是重中之重,一个国家强大不仅仅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文化软实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