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火攻:一晚消灭10万日本人,战后面对质问:我不在乎死多少人

柯蒂斯李梅是二战时期公认的战争英雄,他少言寡语,表情严肃从不微笑(其面部神经曾因冻伤而坏死,所以无法做出笑容),对待任何人都是一幅冷漠的面孔。从他参战以来一直对于暴力坚信不疑,在他参战的人生中,他一直将重型轰炸机视为知己,研究如何能让轰炸达到更好的效果。提到李梅也就不得不提到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李梅火攻”让日本一个晚上死伤了超过十万的人民。

并非出生名门的美国少将

李梅出生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只是一个普通工人的孩子,由于他不是名门之后家庭非常的普通所以在之后也没能进入西点军校,仅仅是在一个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上学,学习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也是这个专业为他之后在二战中的轰炸策略的制定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从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后,李梅就参军成为了一名空军学员。1929年李梅完成飞行训练后便成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后备役部队少尉飞行员,并且在1930年转为现役起初服役于驱逐机中队,后来被转入到了轰炸机大队。自此李梅便开始完成他独树一帜的战略思想。

1941年的时候李梅还只是一个少校军衔可是到了1944年的时候,年仅37岁的他就迅速晋升为少将,成为当时美国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他没有显赫的身世,为人也并不和蔼他能够迅速晋升的原因就在于他是能将作战飞机变成杀人机器的轰炸天才。他喜欢轰炸机,喜欢战场上厮杀轰炸的过程,对于李梅来说他害怕的不是死亡,他甚至渴望战死沙场,他真正害怕的是战争的失败。

著名李梅火攻

1944年底在对德国进行了持续近20个月的轰炸后,李梅被调到了太平洋战区,在这里他收到了一个新的任务便是对日本进行轰炸。但是在进行了几次轰炸后李梅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对德国进行轰炸时经常使用的高空昼间精确轰炸战术并不适用日本,主要是因为日本的房屋主要是木制房屋,地势低矮对于轰炸的精准度要求较高。

大学毕业于土木工程系的李梅迅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改变战术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决定——使用燃烧弹在夜间对日本发起低空轰炸。为了发挥最大程度的轰炸效果,李梅要求所有的轰炸机都拆掉机炮和弹药,限制了燃油量,为了尽可能带更多的燃烧弹。

李梅使用燃烧弹这样的轰炸方法极其成功,因为日本东京房屋都是木制结构,相互之间挨的很近一旦一个着火,边上的房屋也难逃幸免。李梅要求的轰炸事件是半夜,日本都在睡眠中,根本没有时间反映就已经被大火包围了。

1945年3月9日夜间,334架B-29轰炸机从关岛出发直奔东京,总共投下了2000多吨燃烧弹,日本东京的41平方公里瞬间被大火吞噬夷为平地,26万建筑付之一炬,整个东京都陷在火海之中。更残忍的事据飞行员回忆当时东京城上都飘着一股皮肉烤焦的味道,令人作呕。

在这次行动中,有9万日本人被烧死,10万人受到重伤,超过100万人无家可归,美军付出的仅仅只是9架轰炸机被击落。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花费了25天的时间才将这些尸体全部清理干净。

在东京火攻之后美国又不断的利用这个战术对日本的进行轰炸,所到之处尽是一片废墟,人们无家可归身边都是烧焦的尸体,那段时间对于日本大部分幸存下来的人民来说就像是人间炼狱。

战争结束

正是因为持续的轰炸,日本政府无法在看着自己的人民每天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加上美国的两枚原子弹让日本正式投降。

战后李梅的暴行曾遭到世人的质问,他则是义正言辞的说道:“日本人并没有使我感到不安,使我不安的是战争的结束。所以我不在乎我们的行动杀死了多少日本人。”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在战后李梅受到了日本天皇赋予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不过李梅对此感到非常的不屑,基本没有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