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很早以前,莱阳城东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归东海龙王管。东海龙王十分贪婪,对百姓非常苛刻,每年玉皇大帝分给人间的雨水,他都要克扣一番,因而大地经常闹旱灾,搞得民不聊生。
老龙王有五个儿子,长子白龙,二子黑龙,三子青龙,四子玄龙,五子富龙。
五个儿子中,白龙勤劳善良,一心想为百姓多做些好事。
黑龙好吃懒做,经常到人间兴风作浪,残害庄稼禾苗,百姓对他又恨又怕。
白龙做为长子,每每狠狠教训大弟的作为。但黑龙非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为此两龙经常闹别扭。几个幼小的弟弟心里虽然向着大哥,无奈父王总是偏袒黑龙。
海边上有个村庄,名叫初家庄。庄上有位初老爹和初老妈,老俩口膝下无儿无女,过着清贫的日子。白龙见俩老人可怜,便经常化做个白面后生到岸上帮助老人犁田种地。
村里谁家盖房、垒墙,红白喜事,白龙也去帮忙。庄里的人对小白龙象一家人一样,很是亲热。黑龙心怀疾妒,就到老龙王面前告白龙的状,添枝加叶的说坏话。
老龙王听了很生气,斥骂白龙身为太子,与百姓混在一起,没出息。最后老龙王叹息着说:“我也快老了,象你这样接替我的王位,叫我怎么能放心啊。”
老龙王的这最后一句话,使黑龙的心里为之一震。
春天来到了。
一天,老龙王要与南海龙王云游四海了。临行前,老龙王把白龙、黑龙兄弟俩叫到跟前:“我此次出去一段时间,龙宫中之事就交你兄弟俩掌管。”最后叮嘱,龙宫里的火牌、水牌、雨牌、风牌,不可胡乱动用。
老龙王起驾走了。黑龙看着火牌、风牌,心里绕开了闳子。他心里想,我用火牌和风牌让百处受灾,白龙一定会想法救他们,到那时……哈哈!
想到这里,黑龙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奸笑。
这天半夜,黑龙见大家都睡熟了,偷偷地从宝盆里取出火牌、风牌,来到岸上,摇动二牌,施展法术顿时滚滚热浪随风奔涌,满坡绿油油禾苗打蔫卷叶。
一连七天,每晚如此。
这一来,辛勤的庄稼人慌了神。庄稼可是百姓的命根子呵。
人们眼看着枯千的禾苗,心急如梦,便扶老携幼,跪拜在龙王庙前求雨叫天。
看到百姓痛苦的景象,白龙焦急历分,坐卧不安。
而黑龙却悠哉游哉,好不得意。
蓦然,白龙想到了父王的雨牌,赶忙找弟弟黑龙商量行雨牌救民。
黑龙见白龙中计,心中窃喜,假惺惺地说:“百姓受灾确可怜,不过动用雨牌之事,大哥可要三思而行,难道你忘了父王临行的嘱咐?“
黑龙这么一说,白龙一时也踌躇起来:是啊,父命不可违呀!
黑龙见白龙有点犹豫,便别有用心地说:“不过,父王不在家,长兄比父,救人如救火,哥哥看着办就是。”
白龙一思量,毅然取出雨牌,于当夜行起东南风,普降甘露,百姓夜里突然间听得雨声大作,
都高兴地爬起来看。第二天,雨过天晴,人们敲锣打鼓,抬着三牲,到海边向龙王叩谢救命之恩。
不觉半个月过去,老龙回宫了。
黑龙闻知,急忙到老龙王跟前恶人先告状,说白龙无事生非,怎么怎么不听劝说,擅自动用雨牌降雨云云,老龙王也不问个分明,气得浑身打颤,汗珠直冒,话也说不清了:
“呵,呵?……造孽的逆子,这可叫我怎么交待?”
原来这风火雨三神牌,必须玉皇大帝降旨,方可使用,否则,为欺君之罪。
正在老龙王束手无策之际,突然天庭钟鼓声骤起,天空中降下一朵白云,云朵之上,太白真人宣玉帝圣旨:宣东海龙王上天庭,责问擅用风火雨三神牌之事。
老龙王听罢,一下子瘫倒地下,恼怒地大喊:“给我把白龙逐出去,永世不得返回!”
白龙被不由分说地赶出了龙廷,逐出了东海。他被迫无奈,只好化着白面书生,在田野上徘徊,他走啊走,来到熟悉的初家庄。
在村头的大河上,他又饿又渴,眼前乱冒金星,一头栽到了河水里。人人都知道,龙是离不开水的。
在水里,白龙又恢复了力量。打这,白龙在这条河里安下了家,白天他化着小伙子上岸帮人们干活,晚上回到河里。河水因他在,更清了,而且水比以前更充足了。
不久,这事又被黑龙知道了。
一天夜里,黑龙又悄悄地偷取火牌,来到河上,摇动牌子,施展法术,将河水烧得滚烫,多亏居住在上游的好心的凤凰神,早早发现了黑龙的用心,多放了些泉水,才救了白龙的性命。
但是,白龙的一身玉鳞被烫掉了,再也不能化做人上岸去帮助百姓们干活了。
从这以后,白龙再也没有离开这条河。
河水淙淙,四季碧清,水源茂旺,奔腾不息。河两岸的百姓们安居乐业、林茂粮丰。人们为了报答白龙的恩德,也为了纪念白龙,在河边的山止,修了座庙,叫白龙庙,这条河也就叫做白龙河。
至于那黑龙,也因他偷用神牌,残害百姓,被玉皇大帝发觉,发配到遥远的北方,去镇守黑龙江。不过,他现在也后悔了,还想再回老家来看看,以报答百姓对他的宽恕之恩呢。
(整理:莱阳/唐风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