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名胜」富水长流之河——富水河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由此诞生了河流文化。

河流文化作为人类的文明类型,被世人认知已历经了很长的岁月,人们称其为“大河文明”。大河文明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发祥地。

位居胶东腹地的莱阳,因为五条大河的亘古奔流,孕育出璀璨的五龙河文明。富水河,清水河,白龙河,蚬河,墨水河,五条河流如同五条巨龙,穿越过去历经现代直抵未来。

五条大河在莱阳大地上蜿蜒穿梭,沿岸村庄在变迁中发展,沿岸百姓在岁月的更迭中创造着厚重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荟萃成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的流域文化。

其中,富水河为五龙河水系中水流最长、水量最丰的条河流。富水河发源于栖霞市牙山前,河水蜿蜒南流,经过海阳县徐家店镇,在山前店镇崖东夼村入莱阳境,至万第镇儒林泊村东与昌水河汇流,然后曲折萦回南下,于五龙峡口汇入五龙河。

富水河是隋唐以前历史典籍上最早有记载的河流,古称浮游水,唐代以后称昌水。因其河流绵长,支流众多,长年流水,给人民带来财富和幸福,故清朝以后称其为富水河。

富水河在莱阳域内共流经山前店、万第、照旺庄3个乡镇70余座村庄,全长100多公里,境内流长75公里,河床宽达80至250米,总流域面积1061.2平方公里。仅在万第镇域内,富水河便流经40余座村庄,是富水河的主要流经区域。著名的水口村、胡留村、儒林泊村、小院村等都分布在富水河沿岸。

河流冲积,给沿岸带来大片良田,百姓傍水而居,富水河与沿岸村庄,共同孕育出灿烂的文化。

富水河在干沟万壑的丘陵山地中蜿蜒迂徊,因此河道蜷曲,在五条大河中拐弯最多,俗称72揆(大拐个精灵。因此富水河的传说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秃尾巴老李与富水河72按的故事。在万地镇民间,随便打听个上了年纪的村民,都能讲出故事大概来,可见流传甚广。

当然,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说法不秃尾巴老李的家乡就有文登说、即墨说、莱阳说、诸城说等十几处。然而,在众多的版本中,因为五龙河的缘故,莱阳版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内容最丰富,故事最精彩,成为莱阳民间文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传说秃尾巴老李因犯了天条被罚看守天庭南天门,后蒙张天师说情,玉帝恩准其回乡探母,返回天庭途中,秃尾巴老李拱出了一条富水河,共拱出72揆,形成了72个大水湾。

万第镇胡留村东就有一个大水湾,从北而来的河水,经过胡留村东,遇到石梁挡水,形成很深的湾,因为石梁上能满楚看到马子印,有传说神马在河里出现,所以村民称其为马蹄湾。马路湾便是富水河72揆之一。

马蹄湾的水很深,究竟多深没有人知道。湾里的水黑幽幽的,而且水很寒,即便夏天,也没有谁敢在马跪湾附近洗澡,村里祖辈传说这马蹄湾透着邪劲儿。马蹄湾两岸有柳树和芦苇,从来没有人在湾里种荷。可每年夏天,总有一些村民看到水面开出朵莲花来,色彩艳丽,招人喜爱。

有年,一个村民看到神秘的莲花又开了,并且靠近岸边,便心生好奇,正好他扛着一把铁锹,于是挥傲铲过去莲花不见了,一条大蛇张牙舞爪地扑过来,一口咬断了铁锹民间还有一说法,72揆每一揆都对应着一个大官。

老百姓言之凿凿儒林泊村在清朝出了个左侍郎,瓦马村出了个大使,胶东第一个县委在水口村诞生,这得出多少大官啊。

水多,弯多,传说多,但终究比不了丰饶的物产带给百姓最直接的实惠。所以,沿岸百姓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富水间的丰富物产。

水量丰沛的富水河自古便是鱼虾蟹的天堂,小鲫鱼、白漂鱼、黄鳍、河虾下、河蟹……成群出没,提供给沿岸村庄绵绵不绝的河鲜美味。一盘野生小间虾,清炒或者油炸,都是水乡百姓最拿手的家乡特产美味,用来招待贵宾最合话不过,有一段时间,富水河的小河虾几乎绝了踪迹,因为这种小虾最挑剔水质。近几年环保给力,富水河水质又恢复了昔日的清澈,小河虾重新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振于飞,于彼西雍”,《诗经周》这样赞美白鸟飞翔 时的高雅风姿。有白鸟栖息的水域,自带高洁光环。近年来,流水淙满、鱼虾成群的富水河吸引来成群的白,精灵般的白鹭鸟出现在哪里,哪里便沾惹上白鸟的灵气。

白鹭出没的富水河流域便成为摄影家们追逐的焦点,阳光下,宽阔的河面波光粼粼,茂密的芦苇丛俯仰生姿,鱼虾畅游其间,吸引白鹭鸟酈翩而至,镜头一闪,富水河流域最仙最美的生态风光就此定格。

在万第镇富水河沿岸漫步,临水的村庄都修建有现代跨河大桥。站在大桥上,远眺俯视皆成风景。远眺,座座胶东传统民居矗立在河岸坡地上,红瓦白墙掩映在绿树丛中,村庄倒映在水面,形成一幅静美的水村风光画卷。

俯视桥下,成群成群的鱼儿在水中自在游弋,目光追随着鱼群的行踪,眼前晃动着水草的招摇,时光仿佛逆流,儿时下河摸鱼捉虾的镜头一闪过。最应景的是一群鸭子,嘎嘎叫着从桥洞下穿了过来,排着整齐的队形,向着远方的水面游去。

盯着这些水禽,我却不厚道地想到了富水河的鸭蛋鹅蛋。这里水草肥美,这里鱼虾成群,在河湾里孕育的禽蛋该有多么的美味。

除却食物,富水河还出产黄龙王。虽然莱阳其他地方也出产玉石,但富水河流域的黃龙玉玉化程度高品相最佳。前些年,莱阳并没有多少入知道黄龙玉,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在开采一种叫做“黄蜡石”或“黄皮石”的石材,这些石材作为园林石,被南方人广泛收购。

水多、弯多、物产丰饶的富水河千百年来,浩荡不休,不仅孕育着多彩的生命,也书写下厚重的沿岸历史,缔造了丰富的水乡文化。唯愿桑梓锦绣,富水长流。

(作者: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