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西玉泉庄村,原关帝庙后,有一座老屋。传说,一只没了尾巴的黄狗,闪着金光,从屋内跑出……
老屋的主人,姓王,本是穷汉,三十多岁了,光棍一人。家有古稀老母,吃了上顿愁下顿,拮据紧巴地过日子。
这天,大清早,穷汉挑着一担柴禾,要赶到城里卖。出了村口,天蒙蒙亮,山坡道旁,一位中年妇女,正坐在石头上歇息。她见了穷汉,连连呼喊:“大哥!大哥!你救救我!”
穷汉停了脚步,看这妇人,虽然穿着朴素,却细皮嫩肉,不是出身富贵,也是在富贵人家当差。
他放下柴担,对妇人说道:“我不过一个穷汉,怎么能救你?”
那妇人叹了一口气,回答道:“我一个逃难之人,千辛万苦,没日没夜地,我实在连半步也走不动了。你行行好,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单身男人,让他娶了我,我也有落脚之地了!”穷汉随口说道:“我就是个单身汉,可我家里穷,你不会嫌我吧!?”“谢谢!谢谢!唉!救命大恩,我感激不尽,怎么会嫌弃呢?”……
于是,穷汉与妇人约定,等他去城里卖了柴禾,回来后,再领她回家。
穷汉挑了柴禾,到了城里,卖了后,手里捏着少得可怜的几文钱,心里犯了嘀咕,后悔了:他觉得自己这么穷,哪里有钱再娶女人啊!越想越悔,他后悔不该冒冒失失地答应那妇人,又觉得见了她的面,难以改口食言,心想:我故意晚点回家,她等不及了,等不到我,不是就离开原地了吗?这样,自己就不用为难了!
于是,穷汉饿着肚子,故意的在城里东逛西荡,一直挨到日落西山,才慢慢悠悠地,顺着原路,回到了村东山坡。那妇人正巴巴着双眼,望着他呢。
穷汉见状,长叹一声:”也罢,缘分啊!人家不嫌我穷汉一个,我哪有资格嫌人家呢?”
妇人随着穷汉,到了老屋,见了王母,王母也是无奈地接受了,明知这妇人年龄偏大,已经不能为自己的儿子传宗接代了,可终究穷汉儿子有了媳妇,终究算是成家了。
妇人便嫁给穷汉,成了穷汉名正言顺的妻子。
穷汉母子,尽管穷困,对那妇人也是全心全意,一碗稀饭三人分;脏活累活,穷汉抢着去干,起早贪黑,惟恐苦着累着自己的媳妇。那妇人,尽管细皮嫩肉,也无半分娇气,穿破衣,吃剩饭,粗活细活,抢在穷汉母子前面去干,把原本四壁通风、简陋不堪的家,发拾的井井有条,像模像样。穷汉一家的穷日子,“有滋有味”的过了一段时间。
妇人对穷汉说道:“咱们得想办法买几亩好地,得改变这个穷面貌!”穷汉连声长叹道:“谁愿意过穷日子?!不是没钱买不起吗?”妇人说道:“你尽管去打听,钱的事我解决!”
巧的很,邻村石水头,有一个外号“八一”的大户,赌博成瘾,手头紧,家里十亩良田想出手变卖。穷汉听说了,故足勇气,到了“八一”面前。见到穷汉的寒酸样,“八一”嗤之以鼻,大咧咧地说道:“我这十亩好地,别人买非得要一百两白银!至于你嘛,三日内,你能凑齐八十两,我便卖给你!”穷汉转身回了家,把原话传给了妇人……
第二天,穷汉又要起早去莱阳城卖柴禾。
天刚蒙蒙亮,穷汉起床了。妇人把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布包,交到穷汉手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保管好布包,半路上不能拆开了看,等到了城里,卖了柴禾,再到当铺,直接把布包交给伙计典当……
穷汉按照妇人的叮嘱,卖了柴禾,怀揣着布包,来到了当铺。伙计打开了布包,里面包裹着一条指头粗、长的黄金狗尾巴。掌柜按市价,给穷汉兑换了大堆的散银,一百两多,穷汉立即买了一辆马车,包装掩盖好,连夜拉回了家。妇人细细清点后,穷汉连夜把八十两的现银,赶车送到了“八一”家。“八一”也不食言,果真把十亩良田卖给了穷汉。
妇人用剩下的银两,为全家人添置了新衣,购买了耕牛、犁耙等,又翻新了房屋,穷汉之家大变样了……
又一日。妇人与穷汉商议道:“俗话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不能为你生儿育女,你王家需要传宗接代。现在家里有积蓄了,京城‘和府’被抄,家仆、丫鬟正在变卖,你要……”妇人贴着穷汉耳朵,这般那般的教了一番。
按照妇人的计谋,几经周转,穷汉往返京城,从“和府”买回了一个年轻的丫鬟,穷汉娶了她为妾。
丫鬟为穷汉怀孕,生了一个三胞胎。
这三胞胎有点怪,生来有异,一个大耳,一个红脸,一个黑脸。邻居们嘀嘀咕咕,说是怪胎不吉利……
到底农村之人,穷怕了,见识短,穷汉听不得村人的闲言闲语,不听妇人的一再苦苦相劝,坚持把红脸、黑脸婴儿送了人,剩下了一个大耳婴儿。这大耳婴,一直啼哭,不几日断了气。孩子生母那个丫鬟,连失三子,痛苦万分,一病不起归了西。一气之下,妇人也中风瘫痪了,身体动弹不得,说话没人听得清……
好事的人劝穷汉,让他向妇人要财宝,她一定在某处藏起来了。可是,无论穷汉如何追问,妇人始终毫无反应。有人又指点穷汉,让他挖地三尺,也许可以挖到金银。
按照风水先生的测算,穷汉在屋后挖了深坑,结果挖出来一只玉鸽子。
那玉鸽初出土,晶莹透亮,展翅欲飞。不过它见风即化,眨眼间,便化为了乌有。
恰在此时,妇人怒目向天,不舍不甘地咽了最后一口气。
汪!汪!从妇人床头,突然窜出一条闪着金黄色、没了尾巴的狗,穿窗而出,离开老屋,没了踪影……
妇人原是和珅府上的女仆。因和府被抄,她脚底裹藏起来了一只金狗,辗转潜逃几千里,在疲惫之际,巧遇并嫁给了穷汉;经过厮磨相处,感于穷汉母子真诚相待,砸下一个金尾巴,帮穷汉买上了良田;又教穷汉买回了和府的丫鬟。
不想,穷汉愚钝还心狠,导致丫鬟母子四人生离死别。
人们相传:那三胞胎,本是刘、关、张结义重生,命该大贵,不意生不逢世!妇人目击一切,心里痛苦,怨恨穷汉心贪而中风离世,徒留下了千古奇谈!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位启,莱阳市农行职工,爱好文学创作,曾经发表过小说、报告文学、传说做事多篇。自去年坚持写作莱阳传说系列八十余篇,已在“金融文坛”发表莱阳传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