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斋故事:哑巴新娘
承聊斋之志,谱静月新篇|颂古之情义,明今世德尚
青牛镇的牛松,在镇上的周氏米店做伙计。他家住在离镇七八里外的小村,每天骑着毛驴回家。他家中,除一个老母也没有别人。
这天晚上,他运米回店里天已经黑了。月上树梢时,他才骑上驴子回家。
在镇子东边的破庙外,他看见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妇人看起来十分年轻,大约二十来岁,有七八分姿色。只是她穿着的衣服很破旧,蹲在地上轻轻的拍着孩子哄他入睡。
看样子,这可能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女子。
牛松心中一动。他已经28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媳妇,打算过两年,存点钱娶西村的李寡妇,可现在看见这个女人,或许是个机会。
牛松上前去问:“姑娘一人在此,怎么不回家呢?”
那女人看着她摇摇头,也不说话,神色颇为凄惨。
牛松又问她有什么困难,或许自己可以给她一些帮助。那女人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对着他摆摆手。牛松明白了,这女子原来是个哑巴!
牛松又问了她几句,这女子只摇头或点头作答,看来还是能听得懂。牛松说:“如果你母子无地方住,可以去我家暂且住下,日后再作打算。”
那女人打量了牛松几眼,大约认为他不是坏人,便点头同意了。牛松心中大喜,忙拉过驴子,让那女人坐上去,他自己则牵着驴子走路。
就这样,牛松捡了一个女人回家,还抱着一个七八个月的孩子。
牛松母亲见儿子带回来一个女人,虽然有个娃的累赘,但也很惊喜。她连忙下厨,做了一大桌好吃的,那哑女大口大口吃得很开心。饭后她去洗了个澡,稍微整理下出来,母子俩眼前一亮,这女人原来如此漂亮。
只是,她真的愿意给牛松当媳妇吗?牛松母亲收拾了一间空屋,把家里最好的被褥铺上去,安排这女人住了下来。
次日,那女人果然也不离开。牛松母子对女人和孩子都很好,她也住得很安心,就这样过了十来天。
牛松母亲催他去问那女人的意思,是否真的愿意在他家做媳妇。
这天晚上,牛松硬着头皮进了女人的房间,他吞吞吐吐的说出了自己的意思。这么久了,他还不知道这女人的名字,女人不能说话,也不识字。
没想到,女人听明白他的意思后,轻轻点了点头。
牛松激动地抱住了她,这女人的身体柔软而舒服!牛松从没有抱过女人,想着就要有一个妻子了,心里激动不已。
牛松说:你放心,这个孩子,我也会像亲儿子一样对待的。
找先生看了个吉日,十天后成亲。牛松把他这些年存的银子拿出来,把房屋修整装饰了一番,给家中添置了不少东西,做好了一间漂亮的新房。
结婚这天,村中邻居和亲戚们都来了,摆了十几桌酒席,也非常热闹。
牛松觉得就像在做梦一样,他感觉好幸福,那女人穿上了新娘妆,越发的光彩动人!虽然是个哑巴,也并非无法接受,能娶如此美丽的女人,这辈子不白活!
夜已深!婚宴的宾客们散去后,那孩子吃饱了已睡着。一片红烛闪动中,牛松掀开了新娘的盖头。她真美!熄了灯,他抱着她拉开床帐,倒在了床榻上。
人生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洞房花烛夜。
牛松享受了无尽欢乐,觉得很困,便沉沉睡去。那女人见他睡着,从床上坐起,对着他幽幽一声长叹:第98个,魔功就要成了,希望你别怪我!
她右手捏一法诀,在她背后,突然浮现一个青面獠牙的黑色恶鬼头颅。
那鬼头张大嘴巴,对着沉睡中的牛松,猛力一吸。牛松头上一个寸多长的小人儿,挣扎着脱离身体,飞入獠牙大口中。那大口猛一咀嚼,嘴中发出脆响,似乎在吃很美味的东西。吃完后那虚影一闪,融入了女人的身子。
第二天,牛松被发现死在新房的床上,身体却完好无损,根本不知死因。
而那个女人和孩子,早已不知去处。
看来,外面的陌生姑娘,纵然美如天仙,也还是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啊!
申明:本文由静月斋原创(作者|阿飞),民间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喜欢请关注@静月斋文化。
微信公众号:静月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