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斋:男子赌博败尽家财,气死祖母醒悟,乱葬岗佳人指点得功名

新聊斋故事:槐仙玉兰

承聊斋之志,谱静月新篇|颂古之情义,明今世德尚

平原罗云腾乃世家子弟,自小锦衣玉食,聪慧过人,祖父亲自教导四书五经等,以期他未来可以光耀门楣。

在他十六岁那年,家逢巨变,境况大不如前,父母离世,与祖母相依为命。家道衰落以后,一度沉迷赌桌,唯愿以小搏大,重回往日光景,让祖母能够安度晚年。奈何他逢赌必输,将手中的银两输完不算,还将祖宅抵押了出去。

嗜赌如命,抵押款也被他拍在了赌桌之上。老宅中的祖母并不知道,安身立命的宅院被不肖子孙云腾抵押,还以为他去外面帮人写字作画赚钱补贴家用。一连七日,他未归。祖宅易主,祖母气急攻心一命呜呼。

待罗云腾回老宅的时候,新主人派出随从将他轰走。

待问了周围的人才知晓,自己不在家的这几日,祖母去世,无人收尸,被扔在了乱葬岗,老管家因阻碍新主人进宅,被殴打致死。一时间,身无分文的他,落魄失魂,悔之不及。

罗云腾跌跌撞撞地朝乱葬岗走去,不知走了多久,许是累了,在一棵老槐树下睡着了。

只见仙雾缭绕中,依稀见得亭台楼阁中有一女子静坐抚琴,琴声悦耳,宛转悠扬。罗云腾闻声走去,走近后,惊扰女子弹琴,惊讶之余脱口就问,来者何人。云腾见自己惊扰家人,十分抱歉,并请求对方原谅。

交谈中,得知女子名叫玉兰,为了弥补自己惊扰之罪,特画一幅女子抚琴图送给她,弥补唐突之过。玉兰见他才气斐然,非常疑惑为何他看起来如此落魄?

云腾神色戚戚然,和她说起了前因后果,对自己沉迷赌博所造成的恶果后悔不已。玉兰见痛悔往事便道:公子莫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观画知人,小女子认为,公子并不是贪赌的恶人,只要改过自新,未必不能柳暗花明。

听玉兰如此说,罗云腾眼中闪着泪光:我害死了最疼我的祖母,祖宅抵押被收,还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玉兰见罗云腾哀伤不已,心疼难安:公子,为今之计唯有重新振作方才能对得起家人。云腾听后更是心中难过,大哭不止。

半夜被蛟虫咬醒时,再看周围,原来自己睡在树下,并不是真实的。

再一想梦中佳人之言,他决定重新振作。于是,他寻回祖母遗骸并妥善安葬,然后赴京赶考,求取功名。

身无分文,他将父亲留给自己的护身玉卖了数两银子。拿着这些银钱,向京师出发。为了节省开支,罗云腾饿了就用野果果腹,渴了就喝雨水或者山泉水。一到城镇便宿在客栈几日,然后卖字画赚钱谋生,为科考做准备。

这一走,便是半年。路途远,徒步而行,见惯了人世沧桑,颇有感慨。

在京郊附近有一座山上有广云寺,寺庙香火鼎盛。

据说每年科考之人都要来此烧香祈愿。罗云腾恰路过此处,便去烧香进拜,保佑自己金榜题名。

上香之后,缴纳了香火费,便要离去。寺中僧人告知:今有阵雨,施主下山一定要多加小心。拜谢之后,罗云腾开始启程。

行至半山腰,突然狂风大作,眼看就有一场大雨来袭,云腾便快速奔跑起来,待雨水落下,正好跑到一棵大树下。巧的是,这棵树也是一棵有年份的槐树。雨势渐涨,他只得在树下躲着,还好枝繁叶茂,身上依旧干爽。

傍晚,雨仍未停,无处可以安身。行囊中的书籍怕水,云腾爬上了树,靠着树干小憩一会。

玉兰借此再次入梦。原来玉兰是罗云腾祖父所救的树精,为报恩特此入梦,以劝解云腾弃赌,重拾信心。玉兰柔声:公子长途跋涉,只要肯努力,今年必定高中。罗云腾吃惊:我们又见面了,如你所说,我想尽办法前来京师,为的就是金榜题名。

玉兰:公子一路走来,颇为艰辛,我信你的才气与德行。一定要努力备考啊,切莫因杂事染了心思……

云腾正要说话,顿时醒了。方知一梦遇故交。

二次相遇玉兰,都是在树下,云腾摸着槐树自言自语:树啊树,你可知我心思,玉兰温柔可人,激我奋进,我心悦她,奈何只是梦一场。

雨停,行人匆匆。罗云腾下树后,继续往京师赶路。

到了京师,找了一个偏僻的小院,租住下来,安心备考,希望待自己功成名就之时,能够再次和玉兰相见。

时间飞快,云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屋外雨潺潺,屋内读书兴致正浓。守着和玉兰的承诺,除非选购必备之食物,洛云腾概不出屋。经过认真备考,加上幼时刻苦读书的底蕴,榜上有名,高中榜眼,一时间风光无限。

当朝宰相看中罗云腾文采以及人品,欲将女儿嫁他做妻。

云腾将家中境况以及自己曾经沾赌的过往一一告知,宰相听闻吃惊之余,有些感慨:如果本相不在意这些,你可愿意为我女婿?

罗云腾:年少的荒唐事,愧对祖先。蒙您厚爱,婚姻大事需要我回乡安顿好祖母后事之后,方做打算。

宰相肚里能撑船,决定让其先回乡,待其来翰林院述职时再议婚事。

回乡之后,罗云腾来到祖母坟前哭诉一番,将自己的经历以及与玉兰之间的故事一一告知。

玉兰其实一直跟随于他,暗地里守护。因为知道人妖殊途,当知晓对方心意的时候,便决定不再现身。这次回乡,罗云腾并未再见玉兰。

多年后,罗云腾携妻(宰相之女)回乡赎回祖宅。回忆起,当年的憾事,将玉兰入梦的故事写了下来。机缘巧合之下,流落民间。

申明:本文由静月斋原创(作者|阿夜),民间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喜欢请关注@静月斋文化。

微信公众号:静月斋文化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