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仙故事——董奉

董奉

董奉,字君异,候官县人。三国吴先主时,有一个年轻人,任候官县的长吏,当时见董奉四十来岁,他并不知道董奉有道术。后来这个长吏罢官走了。五十多年后,他又担任了其他的职务,经过候官县,看到当年的同僚,都变老了,唯独董奉的容貌,却和五十年前一样。他就问董奉:“你是不是得了道呢?我当年看见你是这样,现在我已白发苍苍,可你看上去,却比当年还年轻,这是怎么回事?”

董奉只说了一句:“这是偶然的事罢了。”

交州刺史杜燮,为人忠厚,得了暴病死去,停尸三天了。正好董奉在交州,听说后,就去杜燮府上,把三个药丸放在杜燮的嘴里,又给他灌了些水,叫人把他的头抬起来摇晃让药丸溶化。没过一会儿,杜燮的手脚好像就能动了,脸上也有了活人的气色;半天功夫,就能坐起来;四天后,就能说话了。

杜燮说:“我刚死的时候,像在做梦,看见来了十几个黑衣人,把我抓上车。进了个红色的大门后,将我塞进了监狱。监狱里都是一个个的小屋子,只容得下一个人。我被关进其中一间屋子后,门就被用土封上了,没有一丝光亮。我忽然听见门外有人说:太乙真人派人来召我,又听见有人挖开门上封的泥土,好久才把我弄出来。这时,我看见有一辆罩着红色伞盖的马车,车上坐着三个人,其中一个人拿着符节,招呼我上车。车把我送到家门口,我醒了,就复活了。”

杜燮向董奉跪拜说:“您让我死而复生,如此的大恩大德,我该怎样报答您呢?”于是就在庭院中给董奉盖了一座楼,侍奉他。董奉不吃别的东西,只吃干肉和枣,再喝一点酒。杜燮就一天三次,侍奉他这些吃的。

董奉每次来吃东西,都像鸟一样腾空来到座位上,吃完了就飞走。别人常常无所察觉。这样过了一年有余,董奉向杜燮辞行,要离开。杜燮哭着挽留,也留不住,就问董奉要去什么地方?要不要买一条大船?董奉说:“我不要船,只要一具棺木就行了。”杜燮就准备了一具棺木。第二天中午,董奉就死了,杜燮把他装殓后埋葬。七天之后,有个从容昌来的人,说董奉捎话给他,说很感谢他,希望他以后多多珍重。杜燮知道董奉并没有死,就到墓地,打开棺材,发现棺木里面,只有一块锦帛。锦帛的一面,画着个人形,另一面,用朱砂画了一道符。

后来董奉回到豫章庐山,在山下住了下来。有一个人得了热病,快死了,家人用车拉着他,来见董奉,叩头哀求董奉救他的性命。董奉让病人坐在一间屋子里,用五层布蒙上他,让他不要动。病人说:起初觉得一个什么动物,用舌头舔他身体的每一个地方,使他疼痛难忍。那舌头好像有一尺多长,喘气像牛一样粗,不知是什么动物。过了很久,那东西走了。董奉就把病人带到水池,给他洗澡,然后就让他回家。董奉告诉病人,他的病不久就会好,不要受风。十几天后,这个病人身上的皮,全都脱掉了,全身通红,十分疼痛,必须洗澡方能止痛。二十天后,病人身上就长出新的皮肤,病也好了,皮肤如凝脂般光滑。

后来,当地忽然大旱,县令丁士彦和官员们讨论:“听说董奉有道术,也许能有降雨的本事。”就亲自带了肉干和酒,去拜访董奉,说明了旱情和自己的来意。董奉说:“下雨还不容易吗?”同时抬头看看自己的屋子,说:“贫道的屋子都露天了,要是真的下了雨,我可怎么办?”丁士彦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就说:“先生只要能让天下雨,我保证立马给你盖新房子。”第二天,丁士彦自己带着官员和役卒一百多人,运来竹子、木材,屋架很快就立起来了。但和泥没有水,打算到几里外去运水。董奉说:“没有必要,今晚就会有大雨。”众人就没去运水。到了晚上,果然下起了大雨,水把高处低处的田地,都灌平了。老百姓们欢欣雀跃!

董奉住在山上不种田,天天给人治病,也不收取一文钱。得重病的,经他治好后,他就让这人栽五棵杏树;病轻的痊愈后,就栽一棵杏树。如此过了几年,山上已经栽了十万多株杏树,成了一大片杏林。

他招来山中的鸟兽,都在杏林中嬉戏。树下不生杂草,像是专门把草锄尽了一样。杏子熟后,董奉就在杏林里,用草盖成一间仓库,告诉人们,买杏不用告诉他,只要拿一罐粮食,倒进仓房,就可以装一罐杏子回去。曾经有个人拿了很少的粮食,却装了很多的杏。杏林里的老虎,突然吼叫起来,追逐他,这人十分害怕,捧着装杏的罐子,急急忙忙往回跑,罐里的杏子,一路上掉出去不少。回到家一看,剩下的杏正好和送去的粮食一样多。

还有的人来偷杏,老虎就跑来追赶,一直追到偷杏人的家中,把他咬死。死者的家人,知道他是因为偷了杏,赶忙把杏还给董奉,并磕头认罪。董奉就让死者复活。

董奉每年都把卖杏换来的粮食,全部救济了贫困的人和在外赶路缺少路费的旅行者。一年散发的粮食,能有两万多斛。

县令有个女儿,被邪鬼缠身,什么医生都看不好。就投奔董奉,让他给治病,并说如果治好了,就把女儿许配给董奉为妻。董奉答应了,就作法召来了一条数丈长的白鼍,鼍一直爬到县令家门口。董奉就让随从的人,把鼍杀死,县令女儿的病就好了。之后,县令的女儿嫁给了董奉,但很久他们都没有子女。

董奉经常外出,他的妻子,觉得很孤单,就乞求董奉收养一个女孩。小女孩长到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董奉腾空飞身入云,成仙而去。他的妻子和养女,仍然住在家里,靠卖杏维持生活,有敢欺骗她母女的,老虎仍然会出来追咬。

董奉在人间呆了三百多年,容貌仍像三十岁的人。



【原文】

董奉

  董奉者,字君异,候官人也。吴先主时,有少年为奉本县长,见奉年四十余,不知其道。罢官去,后五十余年,复为他职,得经候官,诸故吏人皆老,而奉颜貌一如往日。问言“君得道邪?吾昔见君如此,吾今已皓首,而君转少,何也?”奉曰:“偶然耳。”又杜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坐起,后四日乃能语。云:“死时奄忽如梦,见有十数乌衣人来,收燮上车去,入大赤门,径以付狱中。狱各一户,户才容一人,以燮内一户中,乃以土从外封塞之,不复见外光。忽闻户外人言云:‘太乙遣使来召杜燮’,又闻除其户土,良久引出。见有车马赤盖,三人共坐车上,一个持节,呼燮上车。将还至门而觉,燮遂活。”因起谢曰:“甚蒙大恩,何以报效?”乃为奉起楼于庭中。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枣,饮少酒,燮一日三度设之。奉每来饮食,或如飞鸟,腾空来坐,食了飞去,人每不觉。如是一年余,辞燮去。燮涕泣留之不住,燮问欲何所之,莫要大船否。奉曰:“不用船,唯要一棺器耳。”燮即为具之,至明日日中时,奉死,燮以其棺殡埋之。七日后,有人从容昌来,奉见嘱云:“为谢燮,好自爱理。”燮闻之,乃启殡发棺视之,唯存一帛。一面画作人形,一面丹书作符。后还豫章庐山下居,有一人中有疠疾,垂死,载以诣奉,叩头求哀之。奉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巾盖之,使勿动。病者云:“初闻一物来舐身,痛不可忍,无处不匝。量此舌广一尺许,气息如牛,不知何物也。良久物去。”奉乃往池中(明抄本池中作除巾),以水浴之,遣去,告云:“不久当愈,勿当风。”十数日,病者身赤无皮,甚痛,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愈,身如凝脂。后忽大旱,县令丁士彦议曰:“闻董君有道,当能致雨。”乃自赍酒脯见奉,陈大旱之意。奉曰:“雨易得耳。”因视屋曰:“贫道屋皆见天,恐雨至何堪。”令解其意,曰:“先生但致雨,当为立架好屋。”明日,士彦自将人吏百余辈,运竹木,起屋立成。方聚土作泥,拟数里取水。奉曰:“不须尔,暮当大雨。”乃止。至暮即大雨,高下皆平,方民大悦。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傍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斛。县令有女,为精邪所魅,医疗不效,乃投奉治之,若得女愈,当以侍巾栉。奉然之,即召得一白鼍,长数丈,陆行诣病者门,奉使侍者斩之,女病即愈。奉遂纳女为妻,久无儿息。奉每出行,妻不能独住,乃乞一女养之。年十余岁,奉一日竦身入云中去。妻与女犹存其宅,卖杏取给,有欺之者,虎还逐之。奉在人间三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出《神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