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之302(杨叟,出自唐代传奇)

  唐朝乾元初年,会稽有个姓杨的老人,家里因资产充足,而闻名于州县。一天,老人要死了,躺在床上呻吟,已有几个月了。他有个儿子叫杨宗素,以孝行名闻远近。等到他父亲病了,用尽资产给其父治病。后来找到一个姓陈的医生,号其脉说:“老人得的是心病。因为你家财产太多,他为财产操碎了心,所以心神已经离开他的身体,不吃活人的心,不可以弥补它。然而天下活人的心,到哪找去呀?这不是我所知道了。”

杨宗素听后,认为活人的心不能得到,只有修佛法,但愿可以除去他的疾病。立即叫来僧人念经,让工匠画、铸佛像。后来,他带着食物,到州县的寺庙给僧人送饭。

一天,他提着食物要到寺庙去,误入山间小路,见山下有一供奉神像的小石阁,阁中有个西域的僧人,面貌很苍老、枯瘦,穿着黑黄色毛线织成的袈裟,坐在大石头上。杨宗素认为他是奇异的人,马上躬身施礼问:“大师是什么人呀,独自一人在这贫穷的山谷里,把人迹不到的地方当家,又没有侍者,不怕山中的野兽伤害大师吗?不然的话,就是得道高僧?”

僧人说:“我本来姓袁,祖居巴山,其后的子孙,有的在弋阳,在各山四处交游,都能继承整治祖业,有的在林中泉边做隐士,经常感受吟咏的乐趣。有人喜好诗词,就多次称赞吟咏他的好诗,于是在天下小有名气。其中的孙氏,也是我们家族的,则多游历于豪强富贵之家,又善于谈笑戏谑,所以又常游历于集市,每次表演,能使自己获得收入。惟独我喜欢佛法,脱离尘世,寄心在山谷中不为世俗所动,在此已经有几年了。常羡慕歌利王的割截身体、以及萨埵弃身投崖以饲饿虎,所以我吃橡子、饮流泉,遗憾没有虎狼吃我,吾心甘情愿地接受。”

杨宗素请求道:“大师是情感真挚的人,能舍身忘死,以身喂野兽,真可谓仁义勇敢都达到顶点了。即然这样,我的父亲有病已数月,现在还没痊愈,我日夜忧愁焦急,毫无办法。有个医生说:“是心的病,非要吃活人的心不可,得到就痊愈。现在大师能舍身于豺虎,以救它们于饥饿中,不如舍命于人,把恩惠施与人?请大师明鉴。”

僧人说:“真是这样的话,确实是我的心愿。施主为了父亲而求我。我那有不同意的道理。并且我舍身于野兽,不如恩惠于人吗?然而今天尚未吃饭,我想吃饱后再死。”

杨宗素又惊喜又道谢,马上把所带的食物放在他前面。僧人一会儿就吃完了,而后又说:“我既然吃完了,就该祭奠四方之神,然后接受教导。”

于是整理衣服,出阁祭奠,祭奠东方已毕,忽然跳上一高树。杨宗素以为他有出奇的本领会变化,大概深不可测。一会儿,叫杨宗素,厉声问到:“施主刚才要求什么?”

杨宗素说:“想得到活人的心,以治父亲的病。”

僧人说:“施主所想得到的,我已经同意了,现在我想先给你讲讲《金刚经》深奥的含义,你想听吗?”

杨宗素说:“我一向崇尚佛法,今天能得到机会遇见我师,怎敢不听?”

僧人说:“《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施主若要取我的心,也不可得!”

说完,忽然跳起来大叫,变为一猿而去。杨宗素奇怪,惊骇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