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之293(崔张自称侠,出自唐代传奇)

进士崔涯、张祜落第后在江淮一带游走。经常聚众饮酒,耍笑捉弄当时著名的人物;或者乘着酒兴,自称为江湖上的豪侠。二人因喜好相同,因此相处得特别融洽。崔涯酒醉后曾经写有赞颂侠士的诗:“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

从此,人们常说:“崔涯、张祜是真正的豪侠啊!”

凡是这样说的人,往往都是经常摆酒款待崔涯、张祜的人。他们之间互相推崇赞许。

一天,张祜给盐铁使书赠一首赞美诗。盐铁使授予他儿子管漕渠的小官职,负责维修冬瓜这一段堤坝的工作。张祜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椿儿,一个叫桂子,当时有诗说:“椿儿绕树春园里,桂子寻花夜月中。”

有人开玩笑地对张祜说:“你的儿子不应该任这个职务。”

张祜自我解嘲地说:“冬瓜就应产生张祜的儿子!”

开玩笑的人听了相望着讥笑不止。

一年后,张祜家有了一点资产。一天晚上,有一个不同寻常的人,武士打扮,腰间悬挂一柄宝剑,手中拎着一只行囊。囊里盛着一件东西,有血从囊中渗出。来人进入屋门后问:“这不是张侠士住的地方吗?”

张祜回答说:“是的。”

他非常恭谨地请这人进屋落坐。坐下后来人说:“我有一个仇家,十年没找到。今夜我将他杀了,高兴地无法言表。”

指着行囊说:“这里面就是他的首级。”

又问张祜:“有酒吗?”

张祜让人摆酒,来人说:“离这儿三四里地有一位义士,我想报答他的大恩。那么我平生的恩仇就都没有了。听说张大侠非常讲义气,能借我一亿文钱吗?很快就还给你。这是我的夙愿!今后就是让我赴汤蹈火,做鸡做狗我都无所畏惧。”

张祜不是个吝惜的人,听他这么说大喜过望。马上倾其所有摆放在烛光下,将中等品级以上的书、画真迹,相当于一亿文钱的价值,给了他。客人说:“真痛快人,我平生再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啦!”

于是将行囊和人头留下就走了,说完事后马上返回来。

到了约定时间却没回来。五更鼓完了,东曦既驾,沓无踪迹。张祜害怕一旦行囊中的人头让人发现,又不是自己干的,还会连累自己。况且他又不按约回来,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啦,只好让家中的仆人把头埋了,打开行囊一看,原来是一只猪头。这才醒悟而感叹道:“图有其名,就会这样被欺负,能不引以为戒吗?”

张祜的豪侠之气从此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