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之324(宁茵,出自唐代传奇)

大中年间,有个秀才叫宁茵,租赁南山下的大寮庄的房子,房屋塌了一半,短墙又没了。这天夜里风清月朗,他在院中诵读诗词。一会儿,听到敲门声,称“桃林斑特处士相访”。他开门,看那人外表魁梧,言谈内容空泛。说:“我是在田野耕田的人,在田间辛勤劳作,与农夫一样。住在侧近,看清风明月明亮洁白,听您诵读诗词,特来拜见。”

宁茵说:“我在非常僻静的山林中,和农具为邻,破房远离人烟,车马不来;有幸你来拜访,抚慰游子的情怀。”

于是请到里面,说:“你的职业是什么?很愿意听你说。”

特处士说:“我年青时,兄弟们争着当优胜者,每次读《春秋》,读到颍考叔挟辀以走,恨不得帮助他们。读《史记》,读到田单破燕之计,恨不参与其中。读《东汉》,读到光武新野之战,恨不得跳到他们中。这三件事都很称心如意,但都没赶上,真遗憾呀。现在潦倒,又没后代,空有舐犊之情,况且又仰慕徐孺子吊郭林宗说的话:“鲜草一束,其人如玉。其人如玉,却不敢当,鲜草一束,足以让人思考玩味。”

一会儿,又听到有人敲门说:“南山二斑拜见。”

宁茵于是把它请进来,气度威严高傲,样子刚强勇猛。等二斑相见,也非常欣慰。二斑说:“老兄知道获得姓氏的来由吗?”

特处士说:“当年吴太伯为荆蛮,断发文身,因此就有了斑姓。”

二斑说:“老兄大错特错,竟不知道来由。斑氏出自斗穀於菟,有文斑的像貌,因此以斑为姓氏。远祖班固和班捷妤,会写诗词文章,闻名于汉朝,在史书上都有传记。其后英雄辈出、蝉联不断。后汉有班超投笔从戎,宰相说:‘君当封侯万里外。’班超追问他,说:‘你相貌威武,飞而食肉,在万里之外做侯爷。’后来果然镇守玉门关,封定远侯。我世代为武贲中郎,排在武官班中,因为有过错,逃窜到山林中,昼伏夜游,不露形踪,苟且偷生。刚才听到微风吹拂月高星疏,在墙外散步,听到您吟咏诗词,特紧跟着来拜访,正好遇见一家人,有增添了许多快慰。”

二斑看到棋具在床上,对牛说:“想和老兄下盘棋。”

特处士于是欣然答应。 良久,没分出胜负。宁茵也参与进来,给牛支了一两步。二斑说:“主人是高手吧?”

宁茵说:“就象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二斑笑着说:“大有微妙的机缘,真是一箭双雕。”

宁茵倒酒请它们喝。到一盘结束才饮,数巡过后,二斑请求准备干肉以便喝酒。宁茵拿出鹿肉脯,二斑大口地吃,一会儿就没了;特处士却不吃。宁茵追问:“为何不吃?”

特处士说:“没有门齿,不能明嚼。”

数巡后,特处士称有点不舒服,便不敢过量。二斑说:“谈何容易,有酒如池,方学纣王作长夜之饮。我已感觉面色泛红了。”

特处士说:“兄弟大概是大钟或大鼎吧。”

一坐下沉溺于酒中就不再动。后来二位喝完酒,话就混乱。特处士说:“兄弟靠着是爪牙锋利,而苦苦侵扰,为什么?”

二斑说:“老兄凭借犄角,而苦苦相欺,为什么?”

特处士说:“兄弟吹嘘自己勇猛刚毅,假如遇到象卞庄子这样的人,就该粉碎了。”

二斑说:“老兄吹嘘自己刚勇有力,假如遇到象庖丁这样的人,就成碎屑了。”

宁茵面前有把切肉刀,一尺多长。宁茵愤怒地说:“我这有短刀,你们二位不得喧闹相争,只是饮酒。”

二位非常怕。特处士吟咏曹植的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这一联非常好。”

二斑说:“俗语说:‘鹁鸠树上鸣,意在麻子地’。”

都大笑。宁茵说:“不要多言,请各赋诗一首。”

宁茵说:“晓读云水静,夜吟山月高。焉能履虎尾,岂用学牛刀?”

二斑接着和道:“但得居林啸,焉能当路蹲。渡河何所适,终是怯刘昆。”

特处士和道:“无非悲宁戚,终是怯庖丁,若遇龚为守,蹄涔向北溟。”

宁茵看后,说:“真是奇才!”

二斑大怒,拂衣而起说:“你怎么有这样的朋友?从古至今有班马之才,哪有什么班牛之才?并且我生下三天,便要吃人;这人偷用我的姓氏。但不能有共同语言,给我们班氏家族丢人。”

并愤怒地说:“不能始终在你面前摇尾。”

于是拱手而去。特处士也愤怒地说:“古人敬重马良,你现在是白色的额头,哪有有人敢说你好呀,为什么如此发怒?”

特处士也告辞走了。到天亮后,看门外,只有老虎的踪迹和牛蹄子的印迹。宁茵才明白,向前寻找了几百步,在人家废弃的庄院内,有一老牛卧着,身上还带着酒气;虎进山了。宁茵后来就不在此住了,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