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下二鬼
江苏省丹阳南门外一户吕姓人家的家中有个皂荚园。 每当皂荚结果,父子二人就去守园,以防盗贼偷果。
一夜,月光通明,吕父坐于石之上看守园子。 忽然发现一棵树下升起团物体,好比一头乱发! 吕父心里惊慌失措,只觉骨子里一股冷气寒彻骨髓。 他就喊他儿子拉那东西看看,看看是什么? 儿子一拉,居然发现果然是一个人头,用力再扯,扯出一个红衣女子来! 吕父惊倒在地,他儿子则逃回屋子了。 那女子追赶儿子,紧追不舍。 但是女子追到门口忽然僵住了,一只脚在室内一只脚在室外的僵住了。
儿子只好打呼救命。 家人一起拿刀棍到门口追杀鬼魅。 一群人只觉得那女子身上冷气咄咄逼人,均不敢接近。 那女子不紧不慢地的走到床前,弯腰走入床下,然后就消失了。 吕家人以姜汤灌醒吕父,然后一起聚集邻居挖床下,果然挖到一红色棺材, 里面的尸体赫然就是那红衣女子。 从此父子俩不敢夜里去看守了。
三日后的夜里又有人倒在皂荚树下,吕子也灌醒他了。 问他哪来的。 他自称是西边的邻居,看见皂荚园无人看守就来盗果实, 结果发现树下一无头人跟他打招呼,他被吓晕。 吕家人又挖树下,挖到黑色的棺材,里面果然是一具无头尸。 如女子僵尸那样,此僵尸也不腐烂。 吕家人烧了两尸体,此后无怪事也。
【原文】
皂荚下二鬼
丹阳南门外吕姓者,有皂荚园,取利甚大。每结实时,吕氏父子守之,防有偷者。一夕月下,其父坐石上看树,树下有蓬发鬖鬖然从土中出,惧而不视,呼其子往曳之。有红衣女子闯然起,父惊仆地,其子狂奔入室。女追之,至大门,忽僵立不动,一足在门外,一足在门内。子大呼,家人持刀杖齐集,畏其冷气射人,俱不敢近。女子从容起行,伛身入牀下,遂不见。其子持姜汤灌醒其父,扶以归,招邻人共掘牀下,果一朱棺,中有红衣女尸,如夜所见。嗣后,父子不敢看园守树矣。逾三日,皂荚树下又有仆于地者,吕氏子亦灌醒之,问其由来,曰:“我西邻也,见君家皂荚甚多,无人看守,故来偷窃。不意见树下有无头人以手招我,我故骇而仆地。”其子又集人掘之,得黑棺,埋一无头尸,皆僵不腐。聚而焚之,其怪遂绝。
中山王
江宁布政司公署原为明朝中山王徐家的府邸。
中为安宁殿,供奉中山王(徐达)的像。
殿中一张茶几一把椅子,长年累月的灰积得几寸厚,人皆不敢擦,擦后必有麻烦。
殿中帐幕与桌祎皆为黄绫。
乾隆四十年(1775年),某布政使上任的当天去殿里面烧香,
心道徐达虽然尊贵,却为臣子也,
用黄色有所逾越。
因此换上红布。
结果当天晚上殿中起火,红布皆化为灰。
但是别的家具无所损,
布政使惶恐万分,连忙换上黄布。
(徐达 (1332年—1385年),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
元末,他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1363年大败陈友谅。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
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原文】
中山王
江宁布政司署,为徐中山王故府,中有宁安殿,供奉中山王像。一几一椅,灰高数寸,例不敢拭,拭者有灾。帐幕桌帏,俱以黄绫为之。乾隆四十年,方伯某上任之日,即往行香,心念中山王爵虽贵,亦人臣也,帷幔黄色,似乎太僭,命以红绫易之。是夕,火光照耀。急往视之,则一帐一帷,俱已焚尽,而几案丝毫无伤。细查并无引火之物,于是悚然怖惧,仍以黄色绫易之。
拘忌
有一位侍郎某某,性情多禁忌。每当遇到与人谈话中有“死”字或“丧”字,总会“呸呸”啐几口唾沫,以便驱散晦气。路上逢到出殡的灵柩,便赶紧去往亲友家,解下衣帽,挨个拍打几次,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将晦气撒到别人家,与自己无关了。
另外,有一位名叫薛白的医生,常到李侍郎家去诊病。有一次,他一大早就去等候,直到中午主人才出来。李侍郎以脸朝内,以背朝外,在两个儿子的扶持下,倒退着走了出来,坐下来接受诊脉,回答病源,也始终不肯转过脸来。薛感到非常吃惊,怀疑他的面部有恶疾,所以才不愿意面对客人。询问他的家人,家人说:“主人的面部很丰满,并没有什么恶疾。他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当天的喜神方是东方,所以他才会待在东面的房间里,出来时始终面朝东方,背对着客人倒退着走。又因为当天的辰时、巳时对主人有冲克,不吉利,所以他只能等到中午(午时)才出来诊病。”
【原文】
拘忌
有侍郎某,性多拘忌,每遇人谈有“死丧”二字,必作喷嚏以啐散之;路逢殡柩,则急往亲友家,解下衣帽,扑散数次,以为将晦气撒在人家,与己无与矣。又薛生白常往李侍郎家看病,清晨往,待至日午始出。侍郎以面向内,以背向外,两公子扶之而行;坐定诊脉,口答病源,终不回顾。薛大骇,疑其面有恶疾,故不向客。问其家人,家人云:“主人貌甚丰满,并无恶疾,所以然者,以某日喜神方在东,故不肯背之而出。又是日辰巳有冲,故必正午方出耳。”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