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769(宝镜记,出自唐代传奇)

大业十年,王度做到六合丞的弟弟王绩辞官归来,又准备游历山水,并以此作为生活理想。

王度劝他说:“现在天下纷乱,盗贼横行,在外游历安全系数不高啊!而且我和你志同道合,一直在一起,从来没有长时间分别过。这一次你远游,似乎会走得很远。昔日尚子平游历五岳,最后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你要是追随先辈贤人的脚步,那叫我该怎么办啊!”说到这里,他已经泣不成声。

王绩则说:“我已经决定,不会留下来了。哥哥是个豁达的人,一定能体谅我的。孔子说过:‘一个人实现志愿的权利是不该被剥夺的。’人生不过百年,也就匆匆眨眼之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有乐趣,不能做就是悲哀。让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才是圣贤的主张。”

王度没有办法,只好与他告别。

临行前,王绩又对我说:“这次分别,我还有件事想求哥哥。你的那面宝镜,不是普通的东西。我这次翻山越岭,在云霞间游走,希望哥哥能把宝镜送给我。”

我说:“弟弟你开口,我还有什么能不给你?”马上把宝镜给了他。

王绩拿了宝镜上路,并没有说他会去哪里。

到了大业十三年六月,夏,王绩回到了长安。

他把宝镜还给王度,并对他说:“这镜子真是宝物啊!和哥哥分别之后,我先去了嵩山的少室山,从石梁峰往下,在玉坛坪休息。到了日暮黄昏之际,走到一个山崖下,那里有一个天然的石堂,可以容纳三五个人,我就躲在里面过夜。当晚,两点多钟,来了两个人:一个长得像胡人,须发浓密,身形瘦削,自称山公;另一个脸庞宽阔,蓄白胡子,眉毛很长,长得又黑又矮,自称毛生。他们问我:‘你是谁,为什么住在这里?’我说:‘我来旅游,经过这里而已。’两个人就坐下来和我聊天,可是说话往往词不达意。我怀疑他们是妖怪,就悄悄背过手,从包袱里取出宝镜。宝镜的光芒刚一射出来,两人就惊呼一声,匍匐在地上。那个矮子变成了乌龟,胡人则变成了猿猴。我把宝镜悬挂起来,等到了天亮,两个家伙就都被照死了。我一看,原来是一只绿毛龟和一头白眉猿。

“随后,我去了天台山,游览那里的洞府深沟。

晚上我把宝镜别在身上,穿越山谷,光线直达百步之外,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而枝头的小鸟则被强烈的光线惊得到处乱飞。

后来,我在会稽遇到一个高人叫张始鸾,他传授了我一些奇门遁甲的法术。

我和陈永一起往回走,顺便游了游豫章,遇见一个叫许藏秘的道士。

他说自己是旌阳第七代孙子,会踩刀吐火的本领。他在说奇闻轶事之余,提到丰城县仓督李敬慎家有三个女儿,得了怪病,没有人见过,更不会医治。

他去疗救过,但也没有成功。我有个老朋友叫赵丹,很有才干,在丰城县担任县尉,所以我就顺道从那里经过。

赵丹准备安排我住宿,我对他说:“我想住到李敬慎家。”

赵丹随即就让李敬慎来接待我。

于是我就问起了他女儿生病的事。

他说:‘三个女儿都住在内堂的阁楼,每天一到晚上就打扮得花枝招展。

黄昏之后就躲在阁楼里既不开灯,也不出来。

在楼下仔细听,能听到她们在与人说笑。到了天亮,不去叫她们就不能醒过来。

而且天天不好好吃饭,人日渐消瘦下去。

我也曾阻止她们梳妆打扮,可她们就闹着要跳井自杀,实在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对李敬慎说:‘请带我到小姐住的阁楼去。’阁楼的东面有窗户。

我怕大门关了打不开,就先弄断了几根窗户上的横木,再拿东西顶住,看上去和原来一样。到了傍晚,李敬慎来告诉我:‘她们化完妆,回阁楼了。’到了一更鼓响,听见谈笑的声音。我拨开窗户,拿着宝镜闯进了阁楼,朝里面一照。

三个女子叫道:‘杀我丈夫了。’最初什么也看不见,后来等宝镜把里面照亮,便看见一只黄鼠狼,有一尺三四寸那么长,全身光洁无毛;有一只老鼠也不长毛,居然有五六斤重的样子;还有一只壁虎,和人的手差不多大,全身长满鳞甲,颜色绚丽,头上长着两只半寸来长的角,尾巴有五寸以上,尾巴顶端有一寸左右是白色的。他们都在墙壁前死了。从那以后三个女子的病就好了。”

“之后,我在庐山住了几个月,有时在树林里扎营,有时在草丛里露宿,那里豺狼虎豹多的不得了,但只要我拿出宝镜,就都吓得趴在地上动也不敢动了。庐山有个隐士叫苏宾,是个博学的知识分子,精通易经,能洞悉过去,预测未来,他对我说:‘天下的神物,肯定不会一直留在人间。现在世道纷乱,在异乡不是很安全,你手里拿着宝镜,可以自卫防身,但还是早些回家乡的好。’我不太相信他的话,还是按照原计划往北走。在走到河北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在梦里,宝镜对我说:‘你哥哥对我不错,但现在我要离开人间了,想和他告个别,请你早点回长安吧。’我答应了。到了早上,我一个人坐在那里回想经过的这些事,觉得后怕,所以匆匆回来了。现在看见了哥哥,总算实现了诺言。不过我觉得宝镜这样具有灵气的宝物,恐怕也最终并不属于哥哥的。”几个月后,王绩回了河东。

大业十三年七月十五日,镜盒中传来悲鸣之声,最初声音仿佛很遥远,而后渐渐变大,像虎啸龙吟一般声势磅礴,过了很久才安静下来。王度打开盒子一看,宝镜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