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三则——药师父,庄秀才,鬼糊涂

药师父

昆山籍的刑部徐尚书的儿子名字叫冠卿,幼时外号“药师父”,因为他曾经毒死过一教书老师。老师姓周,别号云核,受徐聘请的前一天梦到巨蟒口吐红丸逼他咽下去,因肠子痛而醒来。受聘后,督促冠卿很严格。冠卿素来淘气,被责打尤其多,冠卿与仆人谋划,在饭里下毒,老师吃后就死了。

后来冠卿成为翰林,但很不得志,写诗文多有怨诽,结果被人陷害,抓到刑部受审。冠卿见到刑部侍郎杨景震,大惊道:“我要死了!我最初见到他时,分明很像周先生啊。”第二天再审讯,各官员都因为是徐尚书的儿子,稍有同情,唯独杨有怒气,打冠卿脸数十下,牙齿都掉了,判处斩决。上报就行刑,杨是监斩官,徐家查访到,杨景震的出生年月日,就是周先生的死亡年月日。有人告诉杨,杨大笑说:“怎么有这样的事!如果我早知道这话,就转而枉法救他了。”

【原文】昆山徐大司寇之子字冠卿,幼时号“药师父”,以其曾鸩死一业师也。业师周姓,号云核,受司寇聘前一日梦巨蟒以口吐红丸逼令咽之,肠痛而醒。就聘于徐,督冠卿严。冠卿素佻达,笞责尤甚。冠卿与仆谋,置鸩于饭,食之而卒。

后冠卿为翰林,不得志,诗文多怨诽,为人所构,就鞫刑部。见左司杨景震,大惊曰:“吾死矣!吾初见时,俨然周先生也。”次日复讯,各官俱以司寇之子,稍加怜恤;杨独怒鞫,批其颊数十下,齿左右坠,定以斩决。狱上即刑,杨为监斩官,其家访之,杨景震之生年月日,即周先生之死年月日也。或告之杨,杨大笑曰:“岂有是哉!使吾早知此语,转当屈法以救之矣。”此与《太平广记》载王武俊事同。



庄秀才

通州的秀才庄成,戊午年考上举人,少年貌美。他家佃户有女儿喜欢他,竟然因此成了疾病,临终对她父亲说:“我是为庄秀才死的,我想嫁庄秀才,但想到自家门户贫寒低贱,婚事必定不成,所以郁郁不乐成了病。如今虽然死了,这个意思应当传给秀才,我就瞑目了。”她父亲急忙去告诉庄,庄前往探视,而女子气已绝。庄去秋季科考,遇到那女子在淮新桥上,宛然如生。进入考场,一切煮饭倒茶的事,见那女子亲身服侍,当年考中。每次有远行,那女子必定来,庄很害怕,为她安置神主牌位在家祭祀,写上“亡妾某氏”,见女子来拜谢,从此绝迹了。

【原文】通州庄孝廉成,戊午举人,少年貌美。其佃户有女悦之,竟以成疾。临卒谓其父曰:“吾为庄秀才死也,吾思嫁庄秀才,自念门户寒贱,事必不成,故郁郁成病。今虽死,此意当为致之秀才,则瞑目矣。”其父急告庄,庄往视,而气已绝。庄赴秋闱,遇女子于淮新桥,宛然如生。入闱,一切炊饭烹茶之事,见女子身为执役,是年登第。每有远行,则女子必至。庄怖之,为置神主祭于家,书“亡妾某氏”,见女子来拜谢,自此绝矣。



鬼糊涂

乾隆三十九年,京城有个无赖韩六打伤了他的父亲,刑部审理查明,判决处斩。某侍郎认为殴打不是致命,想要从轻发落。刑部尚书秦大人上报说:“这关系到名分,理应正法。”圣旨维持原判,派刑部司狱司(掌管监狱)的李怀中监斩。三天后,鬼附在李的身上,口里说道:“各位大人已经轻判我,而你却来斩我。我死也不甘心,所以来索你的命。”听到的人都震惊,以为这鬼认错了人太糊涂,然而李竟然就死了。

【原文】乾隆三十九年,京师有无赖子韩六殴伤其父,刑部审明,下狱拟斩。侍郎某以所殴非致命处,意欲减等发落。大司寇秦公奏:“名分所关,理宜正法。”奉旨依议,遣刑部司狱司李怀中监斩。后三日,鬼附李身,口称:“诸大人业已宽我,而汝来斩我。我死不甘,故来索命。”闻者骇然,以为此鬼胡涂,然而李竟不起。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