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袁翁

袁翁


长山人袁老翁,年少时极贫困,住在城外一间破屋中,几乎沦为乞丐。有一天,他窘迫极了,已经饿了好几天。没办法,只好收拾了几件破衣裤,到当铺,想押几文钱。当铺老板说:“这种东西一文不值,快拿走。”袁翁长叹说:“我不是个胡乱作为的人,只因为饿了没东西吃,没有门路借钱又不会讨饭,因此万不得已,拿这些来抵押,不过作为一个凭证罢了,有了钱便会来赎回去.希望老板念在素日相识的情份,抵押百十文钱,让我苟延性命。”老板认为这是笑话,不予理睬。袁翁偾愤地说:“可恨我一时在贫困之中。假如有一天我发了财,发誓也要开个当铺。到那时即使有人拿个死孩子来典当,也一定当给他。”当铺最忌讳当死孩子的说法,老板听了很不高兴,只是看他已十分贫穷,不值得与他计较,所以就忍耐了。

袁翁回去,一路苦想,觉得活下去已经没有一点趣味。就停步对天呼号流泪道:“我袁某扪心自问,做的事情,没有不可告人的,为什么竟会落到这种地步呢?”好久,才停下哭泣继续走。忽然,他的破衣服被荆棘刺钩住了,一下难以挣脱。弯腰去摘开,发觉荆棘下泥土很松。试着用手一抄,土中有不少东西堆着,白光灿烂,拿出二枚一看,原来是银元宝!他就用破衣裹了几锭,又用土密密地掩盖住其余的才回家。第二天,他再去拿,多得无法一下子拿完。就这样搬了几十天才搬完,大约有二万两银子。袁翁不敢露富,先做些小生意,再逐渐扩大,一年之后就成了巨商。袁翁于是买田造房,买了男女佣人,就在住宅旁开了个当铺。

以前那个当铺老板听说此事,惊讶道:“姓袁的饿鬼果然有这一天么?过去受了他恶言恶语,每次想到,心里实在不甘。如今乘他开市之初,何不去一次,故意犯他的忌,姑且出一口往日的恶气!”就找了两个死孩子,用襁褓裹好,挟到袁家当铺,要求押银子十两。掌柜的非常生气,看样子要动武了。袁翁正好在旁边,急忙制止,向那个当铺老板拱手说道:“老兄想证明我是否是个讲信用的人是吗?这孩子的死期,正是小店开张的日子,不算没缘份,就如数押给你吧。”就派人买了一口小棺材,把孩子装殓进去。又说:“这孩子不必送远,就在我站的那块地砖下埋下去就行了。”急忙叫僮仆拿了工具,在自己脚下掘一个坑,才掘了一尺多,忽然掘到一块石块。打开一看,板下排列着十几口大缸,缸内全装满了银锭。满店人都惊杲了。先前那个当铺老板见了感叹万千,才知袁翁是个厚道人,老天一直就在暗中开导人,就再三拜礼道歉而去。袁翁从此成了全县首富。不久生了儿子,儿子又生孙子,都能读书上进,有做到尚书的,做到总督、巡抚的,做到九卿的。中进士和举人的连绵不断,至今正是家道鼎盛的时候。


【原文】袁翁

  长山袁翁,少极贫,居城外一破屋中,几于行乞。一日窘甚,饥虚已数日矣,无如何,检点破衣襦数事,至典肆欲质钱若干。肆主曰:“此等物不值一文,可持去。”翁太息曰:“我非滥为者,特以饥不得食,称贷无路,乞食不能,故万不获已,以此为质,不过聊以为信,得钱则取赎耳。幸念素识之情,用质数十百文,以延残喘也。”肆主以为笑谈,置不理,翁愤然曰:“恨我一时在困苦中耳。苟有日发迹,誓亦开一解库,彼时虽有人将死孩儿来质,亦必质之矣!”店肆最忌质死孩儿之说,闻之颇不甘,第以其贫窭至极,不足与较,故为隐忍。

  翁归去,一路冥想,毫无生趣,乃止步向天号泣曰:“呜呼!袁某自问于心,所行之事,无不可告人者,胡为而竟至于此耶?”良久辍泣,复行。忽破衣为棘刺所牵,猝难摆脱,屈身摘之。觉棘下土甚松,试抄以手,土中有物累累然,白光灿铄,取视二枚,则朱提也。大惊喜,即以破衣裹数锭,仍以土密掩其余者以归。次晚,复往取之,多不胜取。数旬方尽,约略二万金,不敢彰露,先作些小生意,逐渐张大。一年之后,遂为巨贾。问舍求田,买僮蓄婢,故于宅旁开一典肆。

  前肆主闻之,讶曰:“袁饿鬼果有今日耶?昔者受其恶言恶声,每一念及,心实不甘。今趁其发市之始,盍一往,故犯其忌,聊申夙忿乎?”乃觅二死孩,裹以襁褓,挟至其市,求质银十两。主柜者大怒,势将用武,翁适在侧,急止之,而拱手向肆主曰:“老兄欲证成我为信人耶?此孩之死,正值小肆开市之日,不为无缘,请如数质之。”因使人贾一小棺,殓孩于内:“此孩不必远送,即我所立地砖下瘗之可也。”急呼僮仆执锸,就脚下掘一穴,才尺余,忽得一石板,发之,板下列巨瓮十数,瓮中白镪皆满,一肆大惊。肆主见之感叹,始知翁长者,天固有以默启之也。再拜谢罪而去。  翁自此富甲一县,已而生子,子生孙,皆能读书上达,有仕至尚书者、督抚者、卿贰者,科甲连绵,迄今正当鼎盛也。

《夜谭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