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告城隍,预兆不同,鬼知人心思(纪晓岚著)

狐狸告城隍


翰林院供事茹某说,从前我到邯郸去拜访一位朋友,主人不在家,就暂时住在城隍庙里。

刚好有个卖瓜的人,把担子一放,就横躺在神像前面了。

一个住在庙里的卖线人对卖瓜的人说:“你可别躺在这里呀,神可是有灵的。”

卖瓜人说:“神怎么会呆在这破旧的房子里呢?”

卖线的老人说:“当然在这儿。我半夜起来乘凉,就听见过殿堂里有人声。我蹑手蹑脚地听了一阵,原来是一只狐狸在神像前诉苦呢。大概意思是:邻居家的一只狐怪把一位青年迷惑住了,在年轻人快要死去、但还剩下一口气的时候,那狐怪还想吸取他的精气。年轻人家里的人气极了,就埋伏下猎人用枪、箭袭击狐怪。狐怪惊吓得现了原形逃跑了。大伙吵吵嚷嚷地在后边追赶。那狐怪不钻自己的窝,却跑到离自己家一里多远的一个邻居的窝里去了。大家把网安置在洞口外面,用火熏,一窝的狐狸都被熏死了,而这只狐怪反倒趁机逃走了。所以狐狸在神像前告状,说迷惑人致死的狐狸嫁祸于人。

城隍说:“它杀了人而你家遭了难,你状告它是应该的。可是,你的子孙中也有迷惑人的吗?”

过了很久,狐狸才答道:“也有。”

“也杀死过人吗?”

又过了很长时间,狐狸才回答:“或许也有。杀了几个人呢?,狐狸不吭气。城隍发了怒,命手下人扇狐狸的嘴巴。

狐狸这才说:‘有几十个人。”

城隍说:“你们杀死几十条命,又用几十条命抵偿,这样一来,也就相当了。这是冤魂依凭着狐狸,借助它而报仇。你还告什么状呢?”

城隍说完,就让人翻查生死簿让狐狸看。

狐狸看后,只好哭着走了。你怎么能说神灵不存在呢?”

由此可知:灾祸不会凭空出现,即使是突如其来的灾祸,也一定有导致灾祸的原因。只是那些就事论事的人,不能一一搞清其中的原因罢了。《阅微草堂笔记》


预兆不同


据杨槐亭说,即墨县有个人到崂山去,晚上借住在山民家里。

那间屋子有个后门,门外围了一圈矮墙,墙里就是菜园。

当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他打开窗户纳凉,看见墙头上有一个打扮得很漂亮的女子,露出一张脸,冲他微笑。

那人正盯着女子看,就听见墙外一群孩子喊叫:“快看!一条大蛇把身子缠绕在树上,脑袋放到了墙头上!”

那人一听,才知道是蛇妖变成的。

如果说小人有了好兆头,那是上天似此来加重他的罪恶;如果君子有了不祥之兆,那是上天向他报警。《阅微草堂笔记》


鬼知人心思 


俞君祺说:以前在姚抚军的衙门里时,独住一个小房间。

每当灯前月下,自己睡到将醒未醒的时候,隐隐约约看到桌子边有个人影,睁开眼睛看时,又不见了。

怀疑自己眼花,但是也不会夜夜都眼花的呀。

后来,我装睡等着,原来人影是个粗使的婢女,慢慢从墙角走出来,仔细听了很久,才敢移动脚步。

我稍稍翻身,她就缩进墙角去了。

我这才醒悟,这个幽魂滞留此地不能离开,又怕人,不敢走近,用心也很仔细。

因此,心里想她也不是作怪,何必靠近她。使她不安宁呢?

不如搬出去算了。

刚一有搬出去的想法,就仿佛看见婢女远远地向自己行礼。

可见人的心思一动,鬼神都会知道。

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人们的耳目,难道不是这样吗?

第二天,我就找个借口搬了出去。

后来,俞君祺做了我的幕僚,才把这件事说出来,还说:“我不想让主人受到惊吓。”

我说:“先生一生谨慎,但是还没有了结这个鬼的事情。以后一定还有人到那小房间住的,你辜负那婢女对你行礼了。”《阅微草堂笔记》


扶乩护短


据主事汪康谷说,有人在西湖扶乩,降坛诗道:“我游天目还,跨鹤看龙井。夕阳没半轮,斜照孤飞影。飘然一片云,掠过千峰顶。”

还没来得及写上姓名,一个游客就议论道:“既然是夕阳一半落了山,就该是光线反射,正如司马相如所说的‘凌倒影’,怎么能说是’斜照,呢?”

吊笔的架子突然震动起来,又写下四个大字:“小儿无礼!”之后就不再动了。

我觉得那位游客说得很有道理,那位乩仙何必过于护短呢,难道就没听说过古代有一字师吗?《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