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求画像
画师张无念,住在京城的樱桃斜街。
他的书斋贴了一张叵大的画纸,窗户中间没有一根窗框,为的是便于南窗采光。每到天清月朗的夜晚,肯定有一位女子的全影映在画纸的中央。
打开房门看,却什么也没看见;那全影依然映在窗纸上。
画师觉得那身影既不惹祸,也就随它的便了。
一天夜里,画师仔细地端详窗上的全影,觉得女子体态生动,可以入画。
他就随便用笔在那全影四周勾画了下来。
从那以后,那影子就再没有出现;而墙头上却不时有一位女子露出脸来向下看。画师突然明白,这个鬼想让我为她画张像,前些时候,让我看到她的身形,现在又想让我看看她的相貌。
画师和她说话,她却不吭声;注视她时,她也不害羞躲避,过了很久她才隐去。画师于是补画了女鬼的眉毛、眼睛及衣服的褶皱,终于创作出一幅仕女图。
夜里,画师听见窗外有人说:“我的名字叫亭亭。”
再问她,就悄无声响了。
画师就把“亭亭”的名字也题写在画纸上。
后来仕女图被一位知府买走了。有人说那女子是狐女,而不是鬼。
这种猜测更近于情理。有人说根本没有这回事,是张无念自己编造了一通神话而已。
这也说不定。然而香魂才鬼,常常想让自己名垂千古。
从现在追溯到古代,人的习性都是相同的。
按道理说,这是自然的事。《阅微草堂笔记》
破庙钟怪
文水的李华廷说:离他家百里远的地方有一座荒废的寺庙,据说其中有鬼怪,没人敢住。
有十几个贩羊的人,为了避雨住在那里。
夜里听见呜呜的声音,然后看见一个东西,圆浑浑的,显得很臃肿,看不出面目来,它蹒跚走过来,行动非常迟缓笨重。
那些人本来都是无赖少年,一点儿也不害怕,一同用碎砖头砍它。
打中时发出铮铮的声音,它渐渐缩回要跑。
众人觉得它也没什么本事,就大喊着追上去。
那东西跑到庙门边倒塌的墙边,就立住不动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口破钟,里面还有许多碎骨头,想来是被它吃掉的人骨。
第二天,他们告诉了当地人,将这钟重新冶炼以铸成别的东西。
从此庙里就不再闹妖怪了。
按说这种东西愚钝极了,还要出来害人,终于坏了自身。
可能是它见过一些善于变幻的怪物,有作怪害人的,它也就跟着仿效。
我家有个婢女,是沧州山果庄人。
说那个庄就是个强盗窝,有人看强盗获利很多,很是羡慕,就跟着他们走。
恰巧捕捉强盗的人急急追上来,别的强盗厮杀一番逃跑了,而这人却被抓住杀了头。这与那口作怪的钟也是一路货色吧。《阅微草堂笔记》
背叛狐友
我舅舅安介然说,有个姓柳的人和一个狐狸友好,关系非常亲密。
柳某很穷,那狐友就常常救济他。
柳某欠一个大户的钱,大户想让柳某的女儿去当人质。
狐友替他从那家偷出了借钱的字据,了结了这事。
狐友时常到柳家去,妻子儿女全都和狐友说话,但只有柳某能看到狐友的形。
后来这位狐友媚惑了一个富家女,用符咒也赶不走。
富家就用一百两银子招募能制伏狐狸的人。
柳某夫妇一向了解狐友的情况,柳某的妻子贪图赏金,就怂恿柳某找机会杀死狐狸。
柳某觉得那样做背弃友情,对不住狐友。
妻子骂道:“那狐狸能勾引某家的女儿,就不能勾引你的女儿吗?昨天它还用五两银子为女儿做了一身棉衣,恐怕它有这种心思吧。这个祸害非除掉不可。”
柳某于是暗地里买回砒霜,打了酒等狐友来喝。
狐友已经知道了柳家夫妇的歹心,它趁柳某和几个乡邻在一起,就在房檐上叫柳某的名字,先叙往日交情的深厚,然后又述说周济柳某家已有很长的时间,之后一一揭发他们夫妇商定的阴谋。
它说:“我并不是不能给你家带来灾祸,只是我们交往时间长了,不能忍心与你们为敌。”
说完,又把一匹布、一束棉花从房檐上扔下来,说:“昨天你的小儿子哭着喊冷,我答应为他弄条被子。我不能对小孩子失信。”
大伙听了狐狸的话,都愤愤不平,一起谴责柳某。
狐狸说:“我交友没选择好对象,这是我的过失。世态人情就是这样,你们又何必过多地指责他呢?我姑且让他心里明白就是了。”
狐狸说完,叹着气离去了。
从那以后,柳某就被乡人看不起,也没人肯资助、救济他了。
他只得携带一家老小连夜逃走,不知道上哪儿去了。《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