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姑神
尤琛,是长沙人,少年俊美清秀,偶然路过湘溪野地,看到有庙中塑像紫姑神很美,生出爱慕心,用手抚摩神的脸而题诗在墙壁上:“藐姑仙子落烟沙,玉作阑干冰作车。若畏夜深风露冷,槿篱茅舍是郎家。”(前两句是借庄子中的称谓来形容仙子落到荒凉地方,后两句意思是仙子如果孤单怕冷,就到我家来)
当天夜里三更,听到有人敲门,开门去看,来人说:“我是紫姑神。本是上清仙女,偶然贬谪人间,管云雨的事。承蒙郎君见爱,所以来相好。如果不因为我是鬼物而害怕的话,我愿意陪伴你。”尤狂喜,牵手进入房间,成为情人。从此后女神每夜必来,旁人见不到。女神拿一样东西给尤说:“这叫‘紫丝囊’,我朝拜玉帝时织女赐给我的,佩带能帮助人的文思。”
尤自从佩带后就入学,考科举,成了进士,任职四川成都知县。女神与尤同行,帮助尤处理政务,惩奸除恶,有神明的称谓。
忽然有一天对尤说:“今天摆酒筵,与郎君告别,我要走了。我虽然被贬谪,期限满了本来可以仍旧回归仙籍。因为私奔,无颜重上天庭,地府又因为我本是上界仙人,不敢收留。心想自己东飘西荡,终究不是办法,虽然落脚郎君家,却没有形体,不能为郎君生儿育女。昨天将此情苦求泰山神君,神君允许将我的名字收入档案,照惯例转生。十五年后,可以重续爱的缘份,永远结为夫妇,不知郎君能不能不婚娶、专一等待呢?”尤承诺,不觉流下泪来。女神也凄然,大哭而去。从此,尤作官不如先前的神明,因失误被革职了。有人向他求婚,毅然拒绝,年纪四十,还是单身,这样过了十五年。
主考老师某学士,同情他独居,为他考虑婚事。尤又坚决拒绝,并说明拒绝的原委。学士非常吃惊,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堂兄的女儿就是了。我堂兄的女儿出生十五年,不能说话,但能提笔写字。每次听到别人商议婚事,必定写‘待尤郎’三字,莫非就是你吗?”拉尤到他堂兄家,请堂女出来相见。堂女隔着帘子写“紫丝囊在吗?”尤解下紫丝囊给她验看,堂女点头再三,于是选择日子成婚。同房的夜晚,堂女仰天一笑,就能说话了。但从此完全不记得前生的事,就如寻常夫妇。
【原文】紫姑神
尤琛者,长沙人,少年韶秀。偶过湘溪野,庙塑紫姑神甚美,爱之,手摩其面而题壁云:“藐姑仙子落烟沙,玉作阑干冰作车。若畏夜深风露冷,槿篱茅舍是郎家。”
是夜三鼓,闻有叩门者,启之,曰:“紫姑神也。妾本上清仙女,偶谪人间,司云雨之事。蒙郎见爱,故来相就。若不以鬼物见疑,愿荐枕席。”尤狂喜,携手入室,成伉俪焉。嗣后每夜必至,旁人不能见也。手一物与尤曰:“此名‘紫丝囊’,吾朝玉帝时织女所赐,佩之能助人文思。”生自佩后即入泮,举于乡,成进士,选四川成都知县。女与同行,助其为政,发奸摘伏,有神明之称。
忽一日谓尤曰:“今日置酒,与郎为别,妾将行矣。妾虽被谪谴,限满原可仍归仙籍。以私奔故,无颜重上天曹;地府又以妾本上界仙人,不敢收之鬼。自念此身飘荡,终非了计,虽托足君门,尚无形质,不能为君生育男女。昨将此情苦求泰山神君,神君许将妾名收置册上,照例托生。十五年后,可以重续爱缘,永为夫妇,未知君能勿娶,专相待否?”尤唯唯,不觉涕下。女亦凄然,大恸而去。自此,尤作官不如前时之明,因挂误革职。人有求婚者,毅然拒之,年四旬,犹只身也。如是者十五年。
房师某学士,愍其鳏居,为议婚。生又坚拒,并道所以。学士大骇,曰:“若果然,则吾堂兄女是已。吾堂兄女生十五年,不能言,但能举笔作字。每闻人议婚,必书‘待尤郎’三字,得毋即汝乎?”拉尤至兄家,请其女出见。女隔帘书“紫丝囊在否?”尤解囊呈验,女点首者三,遂择日成婚。合卺之夕,女仰天一笑,即便能言。然从此绝不记前生原委,如寻常夫妇。《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