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福报
还金此丐本良材 博胜无贪更善哉
美玉居然忻得贾 妻财子禄一齐来
贾阿玉,是阳羡人。少年时乞讨为生,常信宿城外土地庙里。某年除夕日下午,见地上有蓝布一包,拾起来看是女衫包裹银子,约三十两。很高兴,继而想:“我是要饭的,哪用得着这个。那丢失银子的人,难保不因情急伤了生命。”坚持坐等失主来找。过了很久,见一中年妇女,从城里大哭而出,到处寻找东西。知道她是失主,招呼问她,妇人见是乞丐,不理他而哭得更厉害了。阿玉说:“你找什么?我坐这里很久应当见到。”妇人才告诉说衣服银子丢失了,并说:“我丈夫欠官粮被关押,我卖女儿偿还。现在丢失,只有去死而已。”阿玉问她衣服颜色及包银的纸,都符合,就拿出来交还妇人。妇人查看后非常感激,就分银子感谢,阿玉坚决不要。
当夜睡在土地庙里,见殿上灯烛辉煌,奇怪天没亮,怎么会有人烧香?忽然听到殿上说:“今天有一乞丐,拾金不昧,保全一家夫妇两条命,功德很大,应该给予福报。”又有人说:“这个人应该做乞丐终结,寿命到三十岁。”殿上的人说:“应该向东岳申报,添加福禄,并给他妻和子,好劝人为善。”又吩咐赐银一箱,马上有人搬大箱放在阿玉面前,说:“神赐给你的。”阿玉欢喜到极点就醒了,周围还是黑暗的。打哈欠伸懒腰想起来,脚下有声锵锵响,拿起来看,绳子拴着六枚大钱。暗笑:“这难道就是神赐的么?”因而揣在怀里。
阳羡的风俗,大年初一大户人家都要做糕饼施舍给乞丐。而城内外赌场很多,又有挑担卖糖的,担子上放六颗骰子,与人打赌,赢的人,随意拿糖或钱。那些糖担都聚集在长桥上,长桥就是,晋朝周孝侯周处斩蛟的地方。第二天,阿玉要得糕饼很多,吃饱后,带着六枚钱到长桥上,与糖担赌,接连十多个担子都赌胜了,赢一千多钱。又到赌场去赌,又赌胜了,从早到晚,赢钱有几万。当时有个贾老先生,在长桥旁开面馆,阿玉平时乞讨得钱,就去那里买面吃,老先生也一直同情他。当天阿玉把赢来的钱,都寄存在贾老先生店里。第二天又去赌,一赌就胜。四五天后,积累的钱达十几万。他忽然想到:“赌场赢的钱都是不义之财。我虽然是蒙神赐给的,但输家并不都是有富余的,这样得来,不免作孽。而且我是乞丐,突然得这么多钱,只要勤俭也可以成家了,何必再去赌?赌赢了于心不安,赌输了又要当乞丐。”因而向神发誓不再赌了。
这时贾老先生的面馆因为没资本,将关闭停开。阿玉与他商量,把所得钱都作为面店本钱,而自己也去店里打工。老先生也很高兴,因而择日重新开张,开时来吃的人很多,赚到利润超过以前数倍。几年以后,积资达数千两,面店更扩大了。贾老先生没有儿子,只有一女儿,很喜欢阿玉的品德,就把女儿嫁给他。阿玉也把贾老先生当父亲,相互依赖到老先生寿终。后来阿玉妻生了两个儿子,阿玉到七十岁才去世。至今他儿子还在开面馆,家道算是小康了。阿玉不知自己的姓,依贾老先生所以姓贾。
坐花主人说:“阿玉作为下贱的乞丐,而能拾金不昧,也算难得了!但还可以说,这不过是一念之善而已。到后来梦见神赐,赌博赢得很多钱,如果换别人,有不仗着赌博为聚宝盆,希望装满巨箱的金钱,都靠赌博中来的吗?阿玉能在屡战屡胜之后,想到输家的难堪,向神发誓不再赌而知道停止,可说是急流勇退,既仁义又智慧了。寿命得到善终,行善的余庆流传子孙,不也合乎情理吗?”
【原文】
乞丐福报
还金此丐本良材 博胜无贪更善哉
美玉居然忻得贾 妻财子禄一齐来
贾阿玉,阳羡人。少丐食里中,常栖城外土地祠。某年除日晡后〖晡,音逋,申时也。〗,见地有蓝布一卷,拾视则女衫中裹银包,约三十金。喜甚,继念:“我丐也,安用此?彼遗金者,难保不以情急伤生。”固坐以待觅者。久之,见一中年妇,自城中号泣而出,遍地寻觅。知其为失物主,呼问之。妇见其为丐者,不顾而泣益甚。阿玉曰:“若觅何物?我坐此久当见之。”妇乃以失衣及银告,且曰:“吾夫欠官粮被押,吾卖女以偿,今失去,有死而已。”阿玉询其衣色及银包纸,皆符。即出以还妇。妇检视感甚,分银以谢,坚不受。
是夕卧祠内,见殿上灯烛炳耀,疑天未明,何遽有烧香者?忽闻殿上言:“今日有丐者,不昧遗金〖不昧,犹言不隐没也。〗,全人夫妇两命,功甚大,宜予以福报。”复有人言:“此人应以丐终,寿至三十。”殿上者曰:“宜申东岳,添注禄籍,并予之妻子以劝善。”又命先赐银一箱,旋有人携巨箱置阿玉前,曰:“上神赐汝。”喜极而醒,则黑暗如故。欠伸欲起〖欠伸,注详首篇〗,足下有声锵然〖锵,音枪。锵然,铜铁声也。〗。拾视之,绳系大钱六枚〖枚,音梅。六枚,犹言六个也。〗。窃笑曰:“此岂即神之所赐耶?”因藏之怀中。
阳羡风俗,岁朝大家多为饼饵以施丐者〖饵,音耳。(说文)饵,粉饼也。〗。而城内外博场甚众。又有卖糖者,置六琼于担〖骰子,古号明琼,出列子。六琼,犹言六颗骰子也。骰,音头。〗,而与人博,得彩者,糖与钱惟所欲。其担皆集长桥上。长桥者,晋周孝侯斩蛟处也〖(晋书)周处,谥考侯,阳羡人。少孤,膂力绝伦,好田猎,不修细行,州里患之。父老尝叹曰:三害未除,奈何?处问故,答曰:长桥下蛟,南山白额虎,并子为三害。处遂入山射虎,投水斩蛟,己亦励节改行。陆士龙勉之力学。后官中丞,以节义著闻。〗。诘明,阿玉乞得饼饵甚多。食既饱,携六钱至长桥上,与糖担博而胜。历十数担皆胜,得钱千。复至博场博,博又胜。自朝至暮得钱数万。时有贾翁者,开面馆于长桥侧,阿玉每乞食得钱,即往买面,翁亦素怜之。是日所得钱,皆寄贾翁店。次日复博,博则必胜。四五日后,积钱至百数十千。忽自念:“博场所得皆非义财,我虽蒙神赐,彼负者非尽有余〖负,输也。非尽有馀,犹言非皆有馀钱也。〗,猎而取之〖(蔡邕月令章句)猎者,捷取之谓。〗,不免作孽。且我以丐者,骤得钱百余千,苟勤俭亦可成家,复何事博?博而胜于心不安,负则将复为丐。”因誓于神不复博。
时贾翁面馆以无资本,将闭不复开。阿玉与之谋,尽举所得钱以益店本,而身为之佣。贾翁亦喜,因择日复开。开则人趋若鹜〖鹜,音务。若鹜,出文选曹植闲居赋。(玉篇)趋,奔也,疾也。(按)人趋若鹜。犹言人争来。〗,得利数倍于前。数年后,积资数千,店益起。贾翁无子,止一女,德阿玉甚,即以妻之〖妻,音砌。(论语注)妻,为之妻也。〗。阿玉亦事之如父,而相依以终。后其妻连得二子,阿玉寿七十而卒。今其子尚开面店如故,家称小康〖小康,犹言小富也。〗。阿玉不自知其姓,以依贾翁故姓贾。
坐花主人曰:“阿玉以乞丐之贱,而能不昧遗金,亦云难矣!然犹曰,此特一念之善耳!及其梦邀神贶,博致多金,他人处此,有不恃花骨头为聚宝盆,以冀巨箱中金钱,皆由博进哉?乃能于屡战皆捷之馀〖犹言连赌连赢之时。〗,念负者之难堪,誓神明而知止〖犹言对神明立誓,不再赌也。〗。可谓急流勇退〖闻见前录,钱若水见陈希夷于华山,有一老僧与希夷并坐,熟视若水久之,徐曰:急流中勇退人也!后若水年才四十致政。〗,既仁且智矣!寿考令终〖(说文)考,老也。(诗经)周王寿考。(又)高明令终。(注)令终,善终也。〗,庆流子孙,不亦宜乎?”《坐花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