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秤砣仙

秤砣仙

转自:零点鬼话

昆明东郊,有一个村子叫岗头村。很早以前,这个村里有户人家,夫妻俩生得一小男孩后相继去世,留下小男孩和一所房子。这个小男孩在乡亲们的关照下慢慢长大。他人又直道,心地又好,外表显得有点呆板,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石砣子”。石砣子长大后,娶了一房妻室,靠做棉花生意为生。平日妻子料理家务,碗子出外做生意,夫妻俩恩恩爱爱,日子还过得下去。转眼一晃十几年,却没有生得一男半女,夫妻俩为这件事有些苦恼。

有一天,石砣子上街卖棉花,到了街上才发现秤砣放在家里。

石砣子请熟人帮照看棉花,自己回家拿秤砣去。石砣子的妻子一人在家很孤单,想要上一男半女做个伴。这一天乘石砣子出外做生意,就在家找了个男人跟她接后,恰巧丈夫突然回来,慌乱中急忙把奸夫藏在床底下,耽误了一阵才把门打开。石砣子进得屋来满屋子找秤砣,忽然发现床下面有个男人,吃了一惊。他回头看了一眼女人,发现她神色慌张,也就明白了几分。石砣子没有发脾气,不动声色地对女人说:“我们家不是穷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客人来了,你咋个能把客人安排在床底下呢?”女人没有回答,石砣子就把那个男人从床底下叫了出来。此人平时不务正业,在这个地方是一个有名的懒汉。石砣子把他叫了出来,并没有给他难看,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他,还要留他在家吃晚饭。石砣子的女人一直不安地站在旁边。石砣子看了看她说:“我要做生意去了,等我卖完棉花,买好酒肉,才好招待客人。”石砣子一路上左思右想,虽然他们俩夫妻一场,十几年却无儿无女,到如今自己的女人背叛自己,家已不像个家了。既然这个家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牵挂,倒不如成全这对奸夫淫妇,自己也过上几年清静日子。

这个懒汉见事情虽然败露,但石砣子还如此宽宏大量,也就无所顾忌,石砣子走后,便和女人调情。挨近傍晚,石砣子回来了,果真买回酒肉,还请了几个乡邻来在家中。

其中一位老人说道:“砣子,你叫我们来有哪样事呀?”石砣子道:“今日家中来了一个朋友,我想出外修身养性,所以决定将我的女人托付给他,请长辈们来作个证人。”年长者道:“砣儿,你咋个这么糊涂,怎么说出这等没头没脑的话来?"石砣子道:“各位长辈,我主意已定,你们咋个劝都无用,请各位长辈作个证人便是。”大家见他这样固执,也就不好多说。

第二天天刚亮,石砣子告别了那一对奸夫淫妇出了家门,随身只带着那个秤碗。一路上他想起香山有座寺庙,前些年烧香许愿曾到过两次。据老人们说,原来那是一座破庙,后来有个化缘的住了进去,并在山上开荒种地,自耕自食,过了几年,攒下些银两把小寺庙修复,并在庙前建了一座拜斗台,拜星星拜月亮,自称香山道人。小寺庙修好后又收得两个弟子,慢慢地四周乡邻来这里求神算卦、烧香的也就多了起来,往日的寺庙也就成方圆百十里的名胜了。这一天,石砣子来到这个寺庙,并在这里借宿。晚间,石砣子和香山道人闲聊,得知离这里不远有一个仙人洞。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个仙人居住过,现如今洞内空空无人,倒也是个清静去处。石砣子决定去看一看。他走过一座山,又过了一条河,来到仙人洞旁。此洞依山傍水,周围苍松翠柏,风景幽美,他就在洞内修行。

以后来了一个道童要拜石砣子为师,石砣子说:“小小童儿,你一个人来到这里,就不怕豹子把你吃了吗?”那道童就跪拜在石砣子面前道:“请师父收我为徒。”说完就叩了三个响头。石砣子就答应收他为徒,给道童取了一个名,叫红山童儿。师徒俩在洞中修身养性,石砣子也修得一些道法。

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朱元璋派沐英治理云南。此时正逢云南天早无雨,土地开了大裂,沐英(称沐国公)到仙人洞求见石砣子。石砣子就叫红山童儿将沐国公打发回去。第二天,沐国公又来,石砣子还是不见。第三天沐国公来时,红山童儿告诉沐国公,让他穿素衣、戴小帽来见。

沐国公为人亲政,求雨心切,果真素衣小帽而来。沐国公见到石砣子急忙参拜:“师父,近来天干无雨,百姓四处逃亡,恳请师父下山求雨,普度黎民百姓。”石砣子言道:“要我下山万万不能,但求雨之事我还是能帮忙的。”说完石砣子命红山童儿到黑龙潭龙宫取来三片青瓦,他口中念着咒语,念完后言道:“沐国公,你把这三片瓦背回去,自然会天降大雨。”沐国公回到府中,把青色瓦片放在桌上守在旁边,霎时狂风四起,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逃散的黎民百姓得此甘露又陆续回来辛勤耕作,重建家园。沐国公为了感谢石砣子,再次来到仙人洞中,要重金酬谢。石砣子道:“出家人要金银何用,你若有心就建座寺庙吧。”

沐国公一听满口答应,很快就在仙人洞前建了一座寺庙,名“虚凝庵”。

却说那对奸夫淫妇,自石砣子离开岗头村后,越来越穷,那懒汉整日游手好闲,天天赌博。有一天,妇人听说前夫在仙人洞修道成仙,就想去见一见。一则思念前夫,石砣子在时吃穿不愁,待她不薄;二则后夫好吃懒做,点灯钱都找不来,只知道吃喝玩乐,因此更加思念前夫。她把银子换成零钱,买了鱼打了酒,用提箩拎着去仙人洞看望前夫。妇人走进洞中,秤砣仙佯装不见。

妇人道:“砣子,你咋个一出门就不归,一去就好几年?所以前来看你。砣子,你平日爱吃的煎鱼、烧酒我带来了。”说完妇人就从箩中把酒和鱼拿出来,秤砣仙随手接过一条鱼说:“如果我把你煎的鱼吃了丢在水中,鱼活过来,你就一人回去。”他在鱼的背上咬了一口道:“可惜,好好的鱼儿咋个整成这般模样?”说完就把鱼放入水中,那些鱼儿果真活了过来,背上缺了一个口子,身上背着葱和蒜,在水中游来游去。


随后秤砣仙人就打发妇人回家。临行之前,秤砣仙送她一箩瓜子,妇人一路走一路丢,行至家中瓜子也丢完了。却说这女人的后夫出外赌钱,输光了买米的碎银,米也没有买回来,饿着肚子等女人回家。天色将晚,见妇人提着一个空箩回来,后夫不问缘由便破口大骂。妇人一言不发,走到灶前打算做点吃的。她顺手把提箩放在灶前,忽然箩里金光闪闪,急忙细看,见箩底夹着三粒瓜子,取出一看却是三粒金瓜子,两人大喜。待妇人把原由道出,两人又急忙返身沿路寻找,找至天明半颗也没有找到。

后夫得到三粒金瓜子又吃又赌,不多时又用完了,叫妇人再到仙人洞要点金瓜子回来。妇人细想,前夫现在如此有钱,后夫又是这样的无用,不如去找前夫,请他看在十几年夫妻情分上言归于好算了。

这一日,妇人收拾打扮后,又到仙人洞去了。妇人来到山上,一不见道童出来迎接,二又找不到洞口,从此方圆百里的人再也没有谁见到秤砣仙人。据说秤砣仙人已得道升天了。

(网络上现代志怪挺多,但像这样叙述简洁,立意深远的好作品不多。这个故事也有古典文学的影子,我忘记那个雷同故事的出处了。)